6 .进攻方法:这是最重要的一项,要确定进攻方法以及完成任务后的行动,特别要规定下列事项:
1 )战斗队形;
2 )其它兵种配属分队(摩托步兵、工兵、炮兵等)的战斗任务;
3 )参与进攻的步兵(与坦克协同的步兵)的行动;
4 )进攻方向,最好能规定基准线;
5 )展开地区(当出发位置距敌人前沿较远时);
6 )中间地区,主要是在与步兵组织协同时指定;
7 )进攻开始时间(如能在占领出发位置之前确定进攻开始时间,就要在命令中说明。
7 .上级长官掌握的兵器的支援:师炮兵和军炮兵、火箭炮和强击航空兵等。
8 .物资技术保障:此项说明进攻中需要的一切物资技术保障措施,应指出:
1 )出发阵地上有哪些物资技术保障分队;
2 )何时、何地最后补充油料和发放给养;
3 )如何使用修理连,如何分配后送损坏车辆的牵引车。
4 )哪些物资技术保障分队留在原地,在进攻发起后再前进。
5 )如何组织医疗卫生勤务,医疗救护站的位置以及药品的分配方法。
6 )战俘收容所的位置。
9 .通信联络:地图上的代号和目标使用的代号,准备好无线电通信联络的时间,在分队之间电台的分配。
10.指挥所的位置:在出发位置和在进攻过程中指挥所的位置;应位于指挥所的配属分队的指挥机构;司令部的位置。
坦克兵进攻的实施
坦克进攻的方法和形式,主要根据坦克的数量和战斗性能以及各兵种配属分队的作战能力而定。进攻的目的和战斗任务也要根据这些情况来确定,如果指挥官辖有大量的坦克,可计划在较大的纵深内实施进攻。进攻中,由于敌人火力的杀伤和车辆本身的故障,一些坦克要掉队,这会使坦克进攻的突击力逐渐削弱,因而坦克的先头梯队就需要有后续坦克分队的补充,以便能在敌人的防御纵深内继续打击敌人。否则,进攻就会遭到失败。
坦克顺利进攻的主要保障是压制敌人的火力配系。为此必须灵活地指挥坦克本身的火力,并且要正确区分配属的各兵种分队。坦克应及时利用本身火力、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突击的效果。进攻应在宽大正面、深远纵深内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决定意义的战果,并保障翼侧安全。如果地形条件迫使坦克暂时收拢队形,坦克即应尽快收拢成原来战斗队形。
坦克根据本身的战斗性能,可适应情况的需要,由战线的某一地段调到另一地段。因此,在某些地段上可以建立起必要的坦克预备队。这些预备队准备用于最易于取胜的地点,也就是敌人的薄弱地点,或者说是易于突破敌人防御的地点。坦克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在战斗进程中改变行动方面。根据以上两点,可以认为坦克能灵活地实施进攻。
大战期间,无论是外国还是德国的坦克都区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类型。进攻中运用这些坦克的观点是不相同的。俄军在进攻开始时,一般先将重坦克投入战斗,以便用它的强大的突击力粉碎敌人的初期抵抗,尔后再以较轻的、机动性能好的坦克转入追击。德军的西方敌手则先使用轻型坦克,在中型坦克火力的掩护下实施冲击,使敌人暴露其火力配系,尔后再将重坦克投入战斗。
德军的重坦克主要用于在大规模的进攻战斗中支援步兵或中、轻型坦克。中、轻型坦克用于执行其它任务,而轻型坦克首先是用于侦察和警戒任务。在既有重型、又有中型坦克的情况下,可把它们混合编组投入战斗,因为这样便于相互支援。
然而,一成不变地使用坦克是不允许的。如果敌人兵力雄厚,而且在预有准备的阵地上防御,最好是把重坦克用于第一梯队,突破敌人主要防御地带,其它坦克则执行辅助任务。如果重坦克不需要它们援助时,最好把它们编入第二梯队,完成机动性较强、行程较大的任务。在遭遇战斗和追击时,最好先将轻型坦克投入战斗,以便能迅速开进,实施机动性较大的战斗。跟随在后边的重坦克,则用于在需要粉碎敌人猛烈抵抗的地段造成兵力优势。
追击
坦克的进攻如不转入追击,就丧失了它的意义。只有追击才能巩固在激烈战斗中取得的战果。因此每个坦克指挥官必须力争以所有战斗车辆不断地进攻,只要油料够用,进攻就要坚持到底。为此,事先要把物资补给工作组织好。
坦克最适于实施追击,因为它的战斗性能使得它能够迅速压制和迂回在防御纵深内进行抵抗的敌人。如果直到黄昏才有可能粉碎敌人的防御,那么就该不遗余力地利用夜间实施追击。这时,人的意志力不能在坦克发动机面前示弱。
德军的坦克乘员常常拼着最大的体力去战斗。他们懂得,只有这样才能使接踵而来的战斗轻松些,或许会避免尔后的战斗。车长的行动准则是:“把一切都抛在后边!”但是要使他们相信,他们能及时得到兵力的加强和物资器材的补充。在俄国的艰难条件下作战,通常只能实施正面追击。这时德军则利用追击时造成的缺口,在关键地点集中兵力,迂回敌人,以切断其退路。当然,也常出现危险情况。有时,追击部队突然被敌人包围,或者是要夺占重要桥梁、隘路和高地而陷入困境,这时追击部队只有靠空中补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