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战意大利海军作战史_[意大利]M·A·布拉加丁【完结】(80)

  由于驻防托布鲁克港的德国指挥官是在离港约30公里处过夜,因而他于次日上午方才回来,于是在他回来以前的防御工作便由意海军隆巴迪司令来指挥。一个连的意大利和德国水兵加上若干警察,把从驱逐舰下来的400 名爆破手挡住,并击退了。从圣马科团来的一队陆战兵把来从海岸炮台地区的500 名爆破手阻住了。停泊港内的17只意大利摩托登陆艇和三艘护航驱逐舰,用浓密的炮火来欢迎英国高速炮艇。敌炮艇迅即撤退,它们全都受伤,其中有一只起火。03时过后不久,英国人的企图完全失败了,没有一座陆军或海军的军事设施遭到些微的损害。甚至还不到天亮,英方各路部队全都败退,而且跟着初升的阳光,海岸炮台也对敌开了火。04时20分,“祖路”号受伤甚重并在燃烧中,它退到射程以外并放出烟幕自蔽。后来“锡克”号也被一发齐射所击中而失去活动力。有三只高速炮艇沉没了,其余也受了伤。一会儿大约有20架意大利战斗机投入战斗并以机枪扫射英舰艇,击沉一只炮艇,击伤多只。“锡克”号于07时52分又被岸炮击中而沉没。于是战斗机便对“祖路”号施以最后一击,它也沉没了。意大利的护航驱逐舰和登陆艇从港内出击,俘获了一只被敌放弃的巡逻艇并从水中救起475 人。岸上的残敌也投降了。在被俘的英军指挥官身上搜到全部作战的秘密计划,虽然他曾奉到严令不许把计划带在身边。

  08时过后不久,有7 只英方高速炮艇一瘸一瘸地向亚历山大港回航,还有以巡洋舰“科文特里”号为中心的一个舰群也在向基地回航中。这些便是参加这个战役的英军残部了。此时德国空军也投入战斗,它击沉“科文特里”号和一只炮艇,还击伤一艘驱逐舰。

  上述的情况表明了暴露在沙漠侧翼的陆上补给线是何等的脆弱。事实上,这个侧翼经常遭到英方派遣专门训练的小组的袭击。可是在对付托布鲁克港的这次作战中,英方却全军覆没。如果敌方的计划成功,则对于艾耳阿拉曼前线的局势将是多么惨重的打击。英国人付出了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和大约10只巡逻艇以及数以百计的兵员的代价,至于其他损害这就不在话下了。可是这些代价没有捞到一点补偿,意方的设备一点没有受到损害。毫无疑问,这一功绩应归功于意大利海军。令人发笑的是,次日回到托布鲁克港的德军司令,却对隆巴迪提出强烈的抗议,因为后者没有等待他来组织防务!

  包围圈缩小了

  在美国和英国出版的若干论述中指出,盟军在阿尔及利亚的登陆对于德意最高统帅部说来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情况并非如此——至少对于意海军总部说来,并非如此。在登陆以前的好几个月里,意海军派驻阿尔及利亚的停战小组在其报告中明白表示有种种迹象暗示盟军很可能正在准备向该地区作一次登陆。从9 月上旬起,海军总部一直收到关于直布罗陀敌军动向的报告,知道该港运来了各种类型的登陆装备,这就充分证实了前述的假设。早在9 月末,在向意最高统帅部陈述盟军各种行动的可能性时,海军总部曾报称最可能的战役恐怕是向阿尔及利亚登陆,敌人很可能在几个星期之内就要下手。

  可是,一种尖锐的看法分歧立即发生了。德国人肯定盟军在来春之前不会准备好这样的战役。他们还决定地排除阿尔及利亚登陆的可能性,说纵使有一次在地中海的登陆,大约也一定会以普罗文斯(法国南部)为目标。意海军总部则致力说明,盟军要以普罗文斯为地中海的第一个登陆点是绝不可能的。这些有关登陆的论据不能改变德国人的信念。德国人的顽固态度不免引起意大利人怀疑。他们恐怕是不打算从欧洲前线抽调兵力来应付可能的事变,因为如果他们同意意方的看法,便不能不有所部署,正因无意部署,所以便一味否认阿尔及利亚登陆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危险是存在的,而且这种登陆对于意大利的战运说来,简直是灾难性的。要有效的制止登陆,便只有集中使用现有的全部海军力量,而要这样使用,则这些兵力便应立即做好战备,以便不论何时一有情况发生便能发挥全部威力。否则,如果只做半心半意的准备,则战争的经验已经一再表明,只能招致损失和损害而不能有任何结果。燃油的补给问题,不消说,又是最严重的老问题。如前所述,此时的缺乏是从主力舰身上吸取燃油来补充的。

  按实际的情况说,即使有了正常的燃油补给,也还是不够的。盟方的空中优势不仅先天地使一切奇袭失去任何可能,而且使意舰队感到某种程度之灾难威胁,如果它进入战斗而没有空中支援的话。意—德空军部队现在的处境是,他们既绝不可能把任何有效的空中掩护给于意大利舰队,也无法保证给予舰队以远程的空中侦察。简单一句话,如果要意舰队向阿尔及利亚沿岸作战,那么在敌方海军的巨大优势和空中的压倒优势面前,这种决定不外是自杀性的决定罢了。要反对敌人登陆,就得从德国把大批的燃油和巨大的空中增援拨到地中海。但什么也没有来到。

  前述的德国派驻意海军总部联络官魏肖耳德海军少将同意了意方对于形势所做的估计,同时他也相信盟军正在准备一次向法属北非的登陆,因此他主动企图解决问题并转向有关当局积极建议,正如他在其战后报告中所写的,“如其不然,我们便非很快走上灾难的道路不可。”他还申请把足够的德国部队向地中海增援,但是来从柏林的答复却说“由于别的战场的形势关系,要想德国陆、海、空军大举向地中海增援是没有指望的。又由于资源的现状,此时要补给意大利舰队和空军的需要也是绝不可能的。”魏肖耳德在其结论中指出:“德国最高统帅部拒绝给与进一步的任何支援,这对地中海战局说来,乃是致命的打击。由于德国武装部队在地中海战局中负有一份责任,因此这些决策的后果,必须由参与此项决策的德国司令官们来按比例承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