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走,留在这里干嘛?等死吗?”一个兄弟马上发表意见,等众人目光汇集过来,补充道:“形势还不清楚吗?陛下名义上召大将军进宫宿卫,其实是在夺取大将军的兵权,每天都往军营里派驻新将领,再这样下去,咱们在这里也得不到保护。”
“对,并州、荆州、吴州都有咱家的人当官,不如前去投奔。”
“并州最好,沈牧守与楼家是多年至交,不至于落井下石。”
不是所有人都想逃离东都,“不能走,咱们走了,置大将军于何地?岂不是更令陛下对楼家生疑?”
“大将军写下亲笔信,让咱们出京的。”
“大将军的意思是让咱们从军,立功表忠,不是让咱们逃之夭夭。”
“嘿,平时没见你跟大将军有多亲近,这时候倒比别人更了解大将军的心思了?”
对大将军的本意,两派人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
楼硕早已焦头烂额,恰好有人请他前去会面,楼硕举起双臂,高声道:“吵架有什么用?想好再说。等我回来,你们给我一个准信儿。”
楼硕气哼哼地大步走出帐篷。
众人安静一会,一人道:“他当自己是谁啊?三哥他们不在,他就以为自己能当家作主了?”
“就是,连个主意都拿不出来,还想管家?笑话。”
众人编排一会楼硕,重新争吵起来,还是无法说服对方,又都怕担责任,不敢各行其是。
楼础站在角落里一言不发,也没人询问他的意见。
饭时一到,众人一哄而散,楼础留下,坐在一张小凳上默默等待。
楼硕进帐,见里面空空荡荡,愣了一下,“人都跑哪去了?我这边四处奔走,急得要死,他们倒自在。十七,你去将人都叫回来,今天无论如何要商量出一个办法。”
楼础起身道:“明明有人能做主,大家为何还要争议不休?”
“谁能做主?我可不行。”楼硕马上撇清自己的责任,打量楼础两眼,“你更不行。”
楼础笑道:“当然不是我,是大将军夫人。”
楼硕皱起眉头,好一会才道:“夫人在城里,咱们在城外……”
“所以得有人进城,一是请示夫人,二是打探宫中形势,形势若是明了,主意自然也就有了。”
“你这个主意不错,可是让谁回城呢?现在家里可不太安全……”
“愚弟愿往。”
楼硕神情变得和善许多,笑道:“还真就是你最合适,因为你之前不在家,不必遵守大将军的从军之令。”
一大早,楼硕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派仆人送楼础回城。
城内的大搜已经结束,街上的行人依然不多,个个步履匆匆,见到熟人也不抬头,更不打招呼。
大将军府门前难得地没有车马守候,街道显得比平时宽阔许多。
想见夫人得层层通报,楼础与普通客人一样,等在门房里,四名守门仆人陪同,没了往日的飞扬跋扈,神情呆滞得像是在守丧。
楼础以为要这里等一阵,结果没多久里面就传令出来,让十七公子进后堂拜见夫人。
自打七八岁以后,楼础就没再进过后院,当年他还是幼童的时候,可以随意进出此地,大声地喊兰夫人为“母亲”,直到六岁那年,才明白自己的生母是那个偶尔见面的吴国公主。
打那以后,他有几年时间不开口说话,越来越不得长辈的欢心,几乎没再见过兰夫人。
兰夫人老了,身子倒还硬朗,站在廊庑之下,身边站立诸多侍女。
楼础跪地请安,“孩儿楼础拜见夫人。”
“起来吧,你从城外军营回来?”兰夫人语气淡漠,似乎早忘记了这个她曾经养育过几年的庶子。
“孩儿前些天出门游历,刚刚回京,在军营里见到七哥他们,受七哥委派,回家探望夫人,顺便请示下一步计划:是该留守营中,还是投奔外地的兄长。”
兰夫人冷笑一声,“大将军子孙上百人,聚在一起好几天,就想出这么一个主意:回家问我一个老妇人的意见?”
“人多嘴杂,难出定论。”
“唉,也不能全怪你们,一个个打小锦衣玉食,没受过苦,大将军平时管得又严,你们啊,都习惯了依赖父兄保护,遇事就慌。三郎不在,否则……”
“大将军和中军将军深受陛下信任,应该不会有事。”
“呸,既然没有事,你们还想逃?”兰夫人说发怒就发怒。
“夫人息怒,孩儿若是想走,就不会进城来见夫人。”
兰夫人怒意稍解,“至少你还知道回来,其他人平时装得孝顺,这时却都假装没有这个家,连自己的亲娘都不顾及。”
兰夫人左右扫视,诸多姬妾羞愧地低头。
“反倒是失去亲娘的孩子自愿回来。”兰夫人还记得楼础,也知道他不是楼硕派回来的。
兰夫人转身进屋,一名丫环向楼础招手,示意他可以跟进去,别的人仍然守在外面。
兰夫人入座,楼础站在门口,再次行礼拜见。
兰夫人沉默多时,开口道:“有皇太后看护,大将军父子在宫中暂时无忧,可陛下……唉,我看着陛下从小长到大,从来就猜不透这个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我是陛下的亲姨,大将军父子更是忠心耿耿,为什么就是得不到他的信任?反倒是一群王子、王女,被他视为亲信。就因为他们姓张?可姓张的更危险,广陵王、湘东王这些诸侯,哪一个没有称帝的野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