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这个阵地的伪装上,二排长倒是督促着弟兄们下了大力气。
他们把挖出的新土运到很远的地方倒掉,用地面上原有的旧土覆盖了整个阵地表面。然后又采来不少枯草枯枝,把掩体、堑壕都精心侍弄了一遍。
这时候,阵地前面派出去的两个步哨弯着腰一溜儿小跑地回来了,报告了敌情——来的果然是鬼子的骑兵。
很快,十几个高高的影子出现在了阵地的前方。
弟兄们七里八拉地将早就编好的草圈扣到头上,在自己的掩体里趴好,架上枪,手榴弹拧开后盖。
二排长何进财低低地吆喝: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开枪!操,不准暴露阵地!”
萧剑扬趴在自己的掩体里,眯着眼睛向远处张望。
十来匹高大的东洋马慢下了前进的步子。
不知道是马太大,还是骑马的家伙个儿太小,远远看去,似乎只瞅得见马,瞅不着骑马的人。
萧剑扬从自己的单兵掩体里撤出身来,沿着堑壕爬到二排长的身边。
二排长正趴在机枪掩体里,亲自操着挺捷克造轻机枪。原来的机枪射手,现在下放成弹药手了。
“排长!”
萧剑扬尽量压低声音:
“估摸是来踩盘子的。”
【踩盘子——土匪的黑话,侦察的意思。】
“你以为老子没长眼?”
二排长呲了呲牙,眼睛盯着前方:
“操!要不是怕暴露阵地,老子一梭子就让你们趴下!”
“排长,让俺摸到那儿……”
萧剑扬指了指阵地前方的北侧,那里有一小块儿凹地。
“……放两枪,撵走得了。”
“操,就知道放枪!”
二排长扭过头来:
“你现在是班长了,带兵的!回去待着,别乱动!”
萧剑扬挨了顿凶,默默地爬回自己的掩体,没吭声。
已经快一个月了,他的中正步枪没沾过荤腥,这会儿连扳机都好像痒得厉害。
这时,从他左侧的那个掩体里,传来一阵轻微的“咯咯哒哒”。这声音在早晨的空气中显得细微而清晰。
那是由于紧张而发出的牙齿磕碰声。
萧剑扬尽管没扭头,可也知道,那声音是班里的小苏北发出的。
小苏北是个新兵,刚补充来不久,枪还不怎么会打。他年纪挺小,家在苏北的涟水,所以大伙儿就“小苏北、小苏北”地叫起来了。
这工夫萧剑扬可顾不上照看新兵蛋子了,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十几只马猴。
那十几匹马停了下来。观察了一阵儿之后,有几个家伙摘下背上的马枪,冲着小土包的方向开了几枪。
噼里啪啦的枪声,在清晨的冷风中显得单薄。
------------
第二章 南京外围(11)
------------
“这帮东西老待在门前不是办法。”
这回,二排长爬过来找萧班长了。
“你去把他们吓跑得了。记住,只许放两枪!”
萧剑扬抬手敬了个礼,刚要转身爬开去,忽然又停下了。
“再多放一枪成吗?”
“操!”
二排长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少废话!”
萧剑扬爬出了阵地。他先向后,接着拐了个弯儿,最后摸进了那个小凹地。
地面冰凉,还有未化的霜茬子。等他爬到位置,棉军衣的前半身又冷又湿。
他在几蓬枯草下面卧好,然后悄悄地抬起脑袋,用眼睛估摸了一下自个儿到鬼子骑兵的距离。
接着,他把左手的食指伸进嘴里,然后把蘸着唾沫的指头悄悄往上举了举,定了定风向。
这时,突然有个情况发生了,吓了他一跳。
就在他为狩猎作准备的时候,那十几名日本骑兵变了队型——所有的战马排成一条横线,每两匹马之间相隔几步远。
队型很快地列好了,队列中央一个较为突前的家伙,将手臂举起,然后向前一压。十几匹高大的战马向二排隐蔽着的小土包冲过来。
萧剑扬一惊:
莫非鬼子这就要冲锋?
他当年在长白山干义勇军的时候,遭遇过鬼子的骑兵部队。在他印象中,鬼子的骑兵一般都是下马之后再发起冲锋的。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在很多时候,日军骑兵并不是乘马发起冲击,而是下马徒步作战。(这种战法很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澳大利亚的Lighthorse——轻骑兵。)
日军大多数的时候,并不把骑兵当作主要的正面突击力量,而是将其当作快速机动部队(俺将其称为“畜力摩托化部队”)。
就具体的战术使用而言,日军骑兵被用来从中国军队的侧翼或间隙部进行包抄、迂回、渗透、穿插。
小股的骑兵部队,主要的使命是进行战场侦察。一旦遇到抵抗,并不进行攻击,而是立即避开。
得到加强的大股骑兵部队,常被用来对中国军队的指挥系统进行突袭。当中国军队一线部队的防线被日军突破后,骑兵便从突破口向纵深快速插入,追打中国军队的指挥部(如团部、师部、军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