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身前的一刹那,他顿了一下:
“哥儿几个,来年清明,给俺坟头儿来碗烩面啊。”
他头也没回,噌地爬出了战壕。
其他班、排坚守的战壕里,也爬出一个个抱着手榴弹捆的灰蓝色身影。
萧剑扬不知怎的,觉得鼻头有点儿酸。
可这当口,哪还顾得了许多。他迅速据枪,瞄向鬼子战车后头跟着的步兵。
战壕里的不远处,二排长的嗓子也在扯着喊:
“机枪!扫住鬼子的步兵!”
四辆土黄色的战车,拉开距离,基本成一条横线,迅速地移动,像四幢长了脚的铁房子。后面跟着弯腰前进的步兵。
十来个灰色的人影,从中国人据守的战壕里爬出来,缓慢地向前匍匐,迎向这四座会移动的铁棺材。
萧剑扬觉得自个儿的手心里都是汗。
低沉的轰隆声从鬼子战车发出,让他的心也跟着乱跳。战车的履带折腾出的金属撞击声、摩擦声,更是让他心烦意乱。
他尽力地克制住自己的心绪,瞄准伴随战车冲锋的鬼子步兵射击。随着手里中正步枪的击发,不断地有土黄色的身影倒下。
但更多的鬼子步兵依旧在跟着战车前进。
战车吼叫着,颠簸着。
战车上射出的炮弹落在阵地上,腾起团团土色的烟柱。战车前头的机枪,也把子弹朝这里飞洒过来。
萧剑扬一边射击,一边不时地用眼角的余光找寻副班长他们俩的身影。
“咋爬得那么慢啊?”
他心里有点儿发急。
突然间,副班长的身子一下停住了。好像是给子弹或者弹片打着了。
萧剑扬心里一紧,他吃不准要不要再找弟兄上。
好在另一个夹着手榴弹捆的弟兄没事。他匍匐得很好,接近了一辆鬼子战车。那铁东西开得很快,朝六班的阵地猛冲过来。
灰色的小点和土黄色的大铁罐儿,两个大小悬殊的东西越靠越近。仿佛地面上有一个无形的旋涡,正把它俩往一块吸。
在它们即将交会的一瞬,灰色的小点儿猛然往起一跃,然后向右边闪开。
一团硝烟夹着土雾,遮住了土黄色的战车。集束手榴弹的爆炸声,压过了战车的吼声。
“打着了!”
萧剑扬兴奋地右手握拳,在胸墙上使劲儿捶了一下。
可转瞬间,他一脸的兴奋就变成了惊愕:
那辆鬼子战车从硝烟土雾中钻了出来!
它的车头向左面凶猛地一转——那个灰色的小点儿,消失在了它的履带底下。
刚当上班长不久的萧剑扬,遇到这种情况,一时没了主意。脑袋像给灌了洋灰似的,懵了。
“手……手榴弹……快……”
他冲着班里剩下的弟兄,嘶哑地喊着。
(十一)
那辆土黄色的乌龟壳,继续向六班的阵地突过来。战车前部左方的机枪在不停地咆哮着。地面上的土块、草屑,被飞速转动的履带卷起来,然后又落下去。
鬼子战车的履带,眼看就要压着原先那个躺在地上没有动静的灰色身影——那是刚才被什么东西击中的副班长。
就在这时,那个身躯突然动了起来。
------------
第二章 南京外围(17)
------------
萧剑扬清楚地看到,副班长艰难地挺起半个身子,然后把怀里的那捆东西往前一送。
又是一团裹杂着土雾的硝烟,吞没了副班长的身子。
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日本人的铁甲玩意儿,猛地向左边一歪,彻底地收住了脚。
战车顶部炮塔上的盖子掀开了。战车前部左侧的机枪下面,一扇小铁门也猛地打开了。
开始有矮小的身影,分别从铁甲王八的顶上和前部往外爬。
【抗日战争初期的淞沪会战、南京战役期间,在装甲兵器方面,日军大量使用了“八九式中型战车”。
该战车战斗全重为13.6吨,车高2.56米,装备九○式57毫米口径火炮一门,九一式6.5毫米机枪两挺,乘员四人。
该战车车体前部左侧有一挺机枪,机枪下方有一个进出舱门。
甲型动力装置为直列6缸水冷航空汽油机,118马力;乙型为日本设计的J3型直列6缸风冷4冲程柴油机,120马力,两个油箱,分别为100升和70升。机械变速箱4进2倒,单行星转向机,两个规定转向半径。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且带齿。每侧9个小直径负重轮,4个托带轮。平衡悬挂,弹性元件是14-15片钢板弹簧,2-5和6-9负重轮一组,第一负重轮为水平螺旋弹簧悬挂。每侧履带81节。车体尾部可安装尾橇,可将越壕宽从2米提高到2.5米。铆接结构前装甲17毫米,侧装甲12-17毫米,顶装甲10毫米,材料为镍铬合金钢。车长5.75米,宽2.18米,高2.56米。最大行驶速度2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170公里。】
迎接他们的,是从二连阵地上飞来的愤怒的子弹。
二排长亲自操起一挺捷克造轻机枪,把枪托底部顶在肩窝处,嘴里干冷冷地吼道:
“操!一个也别让跑了……”
他怀里的捷克造吐出了一个漂亮的长点射。
一名小个子日本战车兵,刚从战车前门钻出来的,就被二排长的长点射在身上开了几个血窟窿,沉重地瘫倒在地面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