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驼峰航线_刘小童【完结】(50)

  问过认识陈文惠的老人,想听到他在"驼峰"上遇险的事情,老人都这样回答我:

  "从没听他说过。"听老人的口气,好像当年不是在飞越"天堑",而是在走平坦的康庄大道一样。

  看来,也是"性格"使然!

  但通过一件事情就可以管窥全貌:1946年3月31日,陈文惠驾驶C-46从昆明飞上海,在贵州郎岱上空突遇结冰,旋即,左发动机停止工作,右发动机抖动"放炮",机身严重倾斜和颠簸,失去高度,紧要关头,陈文惠一面操纵飞机、一面喝令副驾驶伍庆香、报务员杨立德迅速跳伞。同伴先后离机,此时陈文惠已经失去了跳伞高度,只好迫降。

  地无三尺平的黔西南除了山就是山,哪里有适宜"迫降"之地,眼看C-46往山上撞去,在即将撞上山坡前,陈文惠拼命拉杆,利用C-46最后的惯性顺着山坡的走势使机头稍稍抬起…这个动作做得相当及时,C-46接地(应该是"山")时没有粉碎,而是断成两截,陈文惠骨折…这就是陈文惠的一贯"作风",危急关头,他把生留给别人,自己向着死神走去!

  "两航"起义时,已是"央航"机航组主任的陈文惠,不顾顶头上司的劝阻,谁都拉不住,就是回去。从小在外长大,即使是在头号自由世界,也是一个"二等公民",他要回去。回去建设自己的祖国。他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一定最民主、最自由、最富强!

  熟悉内情的老人说,抗战胜利后,陈文惠才从中国航空公司去的中央航空公司,是先过去的老搭档、老朋友陈文宽把他弄过去的。当时,陈文宽是"央航"副总经理,得知陈文惠要参加起义,为了挽留朋友,给他开出的"条件"相当不错,结果还是回来了。

  1980年,经军方特批,陈文惠赴法国定居。看样还是"故土难离",老人转了一大圈,还是选择离家门近一点的地方-香港。八年后,陈文惠在香港病故,享年七十六岁。

  ------------

  死亡档案

  ------------

  如果不是纯属机长技术高超和运气使然,只在"驼峰航线"上空飞一次的"中航"副董事长简直就差点在劫难逃!

  飞越"驼峰"并能在驼峰航线上活下来,已经实属不易,而那些几乎天天在地狱门前徘徊的飞行员们,就已经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形容他们天天都要经历的磨难!

  费尽周折找到一份当年飞越"驼峰航线"失事飞机记录,翻开有据可查的档案,一份份坠机、死亡名单,简直让人触目惊心:

  1月8日,58号C-47坠毁。

  2月13日,46号DC-3坠入江中。

  还不到一个月,3月11日,53号C-53在昆明-汀江间失踪,正驾驶福克斯(J. K. Fox),副驾驶潭欢、报务员王国生死未卜。

  接着,仅隔两天,3月13日,49号C-53再次由昆明-汀江间失踪,正驾驶韦尔什(O. M. Welch)、副驾驶王铭佩、报务员黄少华下落不明。

  4月7号,由正驾驶罗斯伯特(C. J. Roseberk)、副驾驶(C. R. Hammell)报务员王耀东执飞的58号C-53失踪…8月11日,48号C-53在由昆明飞往汀江途中失踪,正驾驶安格林(S. C. Angllin)、副驾驶陈锡庭、报务员胡仲文下落不明。

  10月6日,69号C-47由昆明至汀江,起飞三十分钟后坠毁。

  10月13日,72号C-47从汀江至昆明,中途遭到日本飞机攻击,以斯罗德为机长的三名机组成员牺牲。也就是从此,"中航"决定,为避免日机拦截,飞越"驼峰"走北线,并夜间飞行。

  10月17日,由佩塔奇(J. Petach)担当机长驾驶的84号C-47从昆明飞往汀江途中坠毁。

  10月23日,由柯里帕特里克(Kirk patrie)驾驶的78号C-47从昆明到汀江,中途坠毁。

  10月26日,由机长霍克斯恩达(Hockswinder)驾驶的78号C-47,历尽艰险飞越"驼峰"后,在汀江坠毁。

  11月19日,59号C-47由汀江飞昆明,在飞抵陈家营穿云时坠地,机长普利文沙(A. J. Privensal)、报务员张启荣遇难,副驾驶黄伯英死里逃生,但右腿被生生扯断。

  同日,63号C-47从汀江飞往昆明,中途坠毁,正驾驶查维尔(J. A.

  Charville)、副驾驶陈重、报务员李承德牺牲。

  12月18日,79号C-47,从汀江飞叙府(今宜宾),撞山失事,机长陆铭逵、副驾驶王中英、报务员陈国精牺牲。

  同日,83号C-47也是从汀江飞叙府,和79号只相差十几秒钟,同样撞山失事,机长赖特(A. M. Uright)、副驾驶库克(C. R. Cook)、报务员龚式忠牺牲。

  …这仅仅只是有据可查、并白纸黑字写在纸上的,是中国航空公司在1943年,仅一年的失踪牺牲和坠机的记录,其中,除一架为日本人击落外,其余都是由于恶劣的气候所为,至于是否还有没有记录下来的,谁都无法说清。根据"租借法案",1943全年,"中航"只有十架飞机日夜不停、穿梭于昆明、汀江之间。十架C-47,加上原来已有的几架C-53,总共摔了十六架飞机,牺牲了十几套机组人员,对于公司而言,"中航"几乎全军覆没!

  全摔没了。

  采访中,一位老人说,小伙子,你试着找一找"印中联队"同期资料,他们飞机多,估计伤亡更是惊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一年多时间,还真找到一份"印中联队"伤亡数据,打开一看,心都缩成一团:

  1943年6月至12月,短短半年时间,在穿越"驼峰航线"中,"印中联队"共有一百五十五架飞机或是在茫茫冰雪世界失踪、或是被拦截的日机击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