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冯玉祥少将是向所有与会的中法将领宣布新战役部署的,对中方将领而言,根本用不着说最后一句话,不过这里还有法军几个集团军和军级的将领,就不得不表示谦虚一点了。
法军将领们是感动得差点就要匍匐在地了。这个命令实际上把中央突击集群的一半兵力转用到西突击集群的战役地段上,也就是去帮助法军负责的防线。在攻击即将发起的前夜,中国的周上将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来,是与会的法军将领们绝对想不到却事实发生了的“大公无私”的真正朋友的作为。这个决定将导致在战役结束后,中国军队将有一部分从总预备队转入最前沿作战!
周昆和冯玉祥已经从瓦伦——凡尔登一线德军的大规模调动中预见到了危机,经轰文音的同意,才做出了这样的部署调整。
没有任何意见。作战会议立即结束,相关的部队调动立即就开始。时间,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珍贵的。
1917年4月18日清晨,在西北方向上康布雷战区英军从伤亡巨大的野战转换成新的堑壕战后。法军在瓦伦出击了,而中国远征军地朝鲜军两个师则在第一装甲旅的掩护下发起了对雷代尔的进攻,海军陆战师和朝鲜军第三师(金顺熙)则位于主攻部队左右侧翼。法军部队一如既往地担任后续扩展任务。
8时整,隆隆的坦克前进声与第七、第八航空队强大的机群“”霍霍“的临空声同时出现在雷代尔德军阵地前。对突然其来的攻击,德军的心理准备并不充分,德军统帅部认为中国远征军的主力应该在康南地区,因此,雷代尔这个小小的桥头堡在统帅部醉心于新战役地时候并不受重视。
地面部队与空中力量同时进攻,考较的是中国远征军的地空立体作战的协调能力。当然,这样的进攻如果完美的进行,那将是无坚不摧、无可阻挡的。
一线坦克在地面火炮和伴随自行火炮的掩护下以每小时口公里地速度缓缓推进。坦克后面是用于发展战斗和占领阵地的装甲输送车运载的机械化步兵,再后面是徒步的朝鲜军两个师七万战斗员!最后,是法军第二殖民地军的黑忽忽的刚果战士。
中型轰炸机的轰炸线准确地保持在一线坦克前100米左右,俯冲轰炸机和战斗机随后可以通过坦克部队营级指挥官的呼叫提供点对点的支援,打击企图顽抗的德军部队。
其实,这是一次铺张地、豪华的、有实际敌人的空地协同作战演习,就如同几年前在内蒙古沙漠和去年在海参葳的演习一样。
从人数对比来看。德军两个师相当于中国远征军一个师。
从兵器对比来看,没的比!德军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经营了一年多的混凝土碉堡群,但是这些东西连猎豹的坦克炮也抵挡不住,就更不用说自行火炮营里地加农炮和天上地炸弹了。
随着轰炸机的地毯式轰炸在向德军阵地推进,攻击部队地战车群和随后的步兵群也同步推进,根本就没有给那些在轰炸中幸存下来地德国人以还手的机会。
8时40分,德军雷代尔的主防御阵地被攻破,大量的德军开始向后溃退,企图通过雷代尔北面的埃纳河公铁大桥撤出阵地,在北岸建立防御。
这给空中的杀手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俯冲轰击群无情地带着厉啸反复地轰炸、扫射,考虑到战役任务规定要保住大桥。方便攻击部队在北岸建立桥头堡。所以俯冲轰炸机并没有携带重磅炸弹,只是用小炸弹和机枪构筑了一道空中火力封锁线,将几万德军硬生生地压制在桥头附近不敢动弹。
空军立即把德军的动向通报给第一装甲旅指挥官房海洋准将。这个时候,准将正在组织兵力兵器对依托雷代尔镇西古堡顽抗的德军实施最后攻击。按照战役计划,桥头堡将由海军陆战第一师的装甲部队去夺取。不过,准将还是派遣杨建忠上校带领装甲2营向大桥方向突击。以便策应兄弟部队达成战役任务。
海军陆战师正面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德军构筑在濒河山脊南面的暗堡群阻碍了部队的攻击速度,刘大柱只能通过呼叫战机的帮助打击那些坦克炮无法打击的目标。或者是由步兵用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去一一摧毁那些拦路虎。
008号坦克上,杨建忠上校并没有看到海军攻击德军侧翼的迹象。在他的位置上,视线无法绕过山脊看到南边的激烈战况。不过,他可以看到德军在溃退中顽抗,也可以远远地看到大桥上空战机在盘旋。
“全营各车,成三角突击阵列摆开,速庶20.冲击。”
三个装甲连立即摆成前一后二的突击阵形,边用机枪扫射前方零星的德军,边用20公里的时速向大桥南猛冲。失去有效战斗组织的德军根本无法实施对装2营的有效攻击,眼睁睁地看着80多辆钢铁怪物势如破竹直扑大桥。
桥头的德军疯狂地用手中的步枪、机枪和能够搜集到的火炮向装2营射击,在人潮涌动的桥头,这80多辆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在整体上并不起眼,但是一冲上桥头,就成为德军无法撼动的钢铁阵线。一片片求生心切的德军冲了上来,在榴霰弹和机枪的打击下成为一堆堆的尸体,后续的德军再次冲上来,再次成为自动火器的打击目标。直到残余的德军无可奈何地举起白旗的时候,桥头阵地前已经积累起了齐腰高的尸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