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清朝当海盗_自由与荣耀【完结】(478)

  大凌河以西,从义县渡河的乌棱台骑兵旅一直在大凌河与辽河之间的地域隐蔽待机。

  两天的时间里,日本人并没有闲着。至少在大山岩元帅和他的参谋长儿玉源太郎大将(原日军台湾军司令)以及各军司令官的心里,中国军队已经上钩了!

  东北在一月的冰天雪地里,没有江河的天险!江河上任何一个水流缓慢的转弯处,都有厚厚的冰层,足够大量的部队踏冰而过。别说目前中国人源源地在凌海一线从海路、陆路上插进了大约四万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翻一番,也才勉强满足大山岩元帅的胃口。

  奉天,皇族奥保巩大将的第二军已经出动,将向西沿着兴隆店、新立屯、阜新到北票,然后跨过大凌河,切断中国军队两河(大凌河、小凌河)集群,也就是西北纵队的陆路补给线,堵住中国军队西去的通道。

  黑木为祯大将指挥的第一军,将继续保持在大凌河东的“不作为”态势,等待陷阱里落入更多的猎物。

  野津道贯大将指挥的第四军,将在关东军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配合第一、第三军合围两河集群。目前,该军的两个师团在旅大,另外两个师团正沿着渤海海岸线布防,重点守备良港营口,并随时准备支援凌海一线的攻击作战。

  至于第三军,大山岩元帅非常的放心。在乃木大将的指挥下,锦州已经犹如铁桶一般的坚固,7万兵力坚守锦州,那自然是绰绰有余的了。等攻击作战一发起,第三军还可抽出两个师团的兵力夹击中国北方军的两河集群呢!

  真正让元帅苦恼的,是补给的问题。锦州倒不用担心,前段时间花了三个多月在锦州建立入关补给基地,那里的物资足够第三军使用。可三十万军队还有20多万需要国内和朝鲜的补给啊!海战的失利,将使得关东军能够得到的补给越来越少,说不定,到哪一天还有中断的可能!

  因此,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中国的新年来临前的三天,下达了就地征集物资的命令!这个命令,使得关东军各部队迅速组织了大量的征集队,在东北日控区里大肆搜刮钱粮物资。大到骡马大车,小到门板棺材,还有钱财、粮食,能够用于作战的物资统统被征用……东北的日占区,顷刻间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在日本军队忙着在锦州巩固阵地,忙着向西迂回包抄,忙着在各处征收物资时,中国国防军北方军北线集群的主力正逐步从绥中向北推进,经兴城、葫芦岛逼近高桥日本第三军外围阵地。

  整个东北战场上,形成了一环套一环的复杂态势。中国国防军用北线集群对锦州的日本关东军第三军形成合围之势;日本关东军用锦州为支点,企图通过迂回作战,形成对我国防军西北纵队的合围。

  双方,采取了几乎相同的战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比拼的不再是双方统帅在战略的智慧了,而是前线指挥官的战役决断、指挥能力和部队的战斗力!

  当然,这是一场日本人拖不起的战争,也是中国人不愿意拖的战争!双方60万大军,每天的消耗要用百万来计算,这样的战争,最好的结局就是速战速决。不过,这个道理是最常见的、最普通的想法!只是日本人当面鼓对面锣的碰上了一个怪人!这人就是龙剑铭。

  按理说,中国刚刚经历了革命,内政尚未理顺,要征集全国的财力、物力、人才来打一场战争肯定是极端困难的事情。可在龙剑铭的心里,除了激发国民的战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以外,硬是强撑着不动用国家的经济根本,完全用自己的私产来资助国家经济建设和战争!可以这样说,在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下,对日战争成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催化剂!

  因为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在快速发展,军队有了龙剑铭的财力支撑,对军事物资的采购显得很大方,使更多的投资涌向了工业,在主管部门的合理分配和引导下,迅速地建立着整体的工业体系。

  因为战争的需要,大量的农民开始在爱国热情的鼓舞下离开自己的土地,当民夫、参军、进工厂、筑路、修军港、建机场,这样一来,农村的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农村经济改革的压力大为减轻,中国以前一直存在的农民不稳定的隐患,在战争期间得到了消弭。

  因为战争的需要,商品流通渠道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商路逐渐通畅起来。而教育、卫生体系也快速地壮大和健全……

  当然,因为战争的需要,龙剑铭本人,也再次濒临穷困潦倒的境地。不过,对自己快要成穷鬼这件事,龙剑铭并不知情。目前,只有王镛、朱其琛和洪翰祥三个人清楚,加上知道一些情况的司徒燕和德龄,也不过是5个人了解一个事实:中国的对日作战,打得是龙剑铭的私产!

  对此,王镛是很有怨气的!作为龙剑铭最放心的一个兄弟、同志,他一直担任着龙剑铭财务总管的角色,任务就是“大方”地把龙剑铭的亿万身家花出去!花到工业建设、交通建设、补贴财政、装备军队、大办教育卫生……等等方面,创造出以四川和苏南为龙头的全国建设热潮,也创造出中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个对钱没有概念的家伙,只知道在条子上、公文上歪歪扭扭签上自己的名字,来一句“找王朴之去”就了事……

  所以,王镛在口袋快见底的时候,不得不找到朱其琛和洪翰祥想办法。当然,机灵的王镛没有忘记先给旧金山的吴良拍个电报,希望能从旧金山搞一笔钱来缓解目前的危机。也许,王镛的机灵有点过头了,出于维护龙剑铭个人利益的想法,他还找到了德龄。他龙剑铭不把自己的钱当回事,也得给司徒燕他们考虑一下吧?!找不到司徒燕,找德龄也一样,大家商量一下,怎么给龙大司令大总理留点老本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