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他脑子里想的不是金州南山上的残酷防御战;也不是凌海一线在经历日军疯狂进攻后陷入胶着的战局;更不是在消灭日本关东军第二军大部后正在向北挺进,出医巫闾山北麓,威胁奉天的混成旅。地图,只是他用来聚焦视线,在意识上催眠自己,把所有的精神放在国内政治问题上。
昨天晚上与杨度的谈话,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
“……目前,国内一切的政治问题都掩盖在战争的节节胜利光环下,我和宏明都认为,趁热打铁处理好国内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为战后的全力经济建设打好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至关重要。现在,国内的政治势力可以用三大三小来概括。三大,是咱们民兴会、中华革命党和老北洋系统;三小,是以江浙商会为基础的工商势力,以满清遗老为主的旧势力和尚未整合的原地方督抚残余势力……各方各派对新中国未来的政体和发展走向至今没有达成一致。不过,从总体上来讲,潮流是革命的,是衷心拥护新政府的……”
民兴会,在领导旅美华人取得合法、公平的在美居住权、在促进美国政府改变对华政策,在发起民族独立革命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全国当然的第一政治团体。如今,又成为光复国土,抵御外侮战争的骨干力量,成为全国老百姓的主心骨。
中华革命党,在早期的反清斗争中前赴后继,赢得了一部分热血青年学生的支持。如今,革命党提倡的民主平等,致力民生的精神,也符合民兴会和龙剑铭本人的政治建设规划。基于这个根本,民兴会和革命党在达成某种程度的密切合作,甚至融为一体极有可能!
由李鸿章、袁世凯一手缔造的老北洋系统,在北方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军队中,还有北洋军第2、第5两镇(师)对新的中央政府有一定的成见,仍然在明里暗里表示支持袁世凯。要解决这两支部队的问题,可以有很多的手段。一是尽快消灭在天津的日本驻屯军,让这两支部队开上前线,在消耗和整补的过程中,与国防军实现统一。这个方法,会给已经有一定基础工业规模的、人口稠密的天津地区带来战火,细算下来,实在是得不偿失。一是给予袁世凯一定的政府地位,最终以政府和国防军的名义来解决问题。可袁世凯,能否真心地与新政府合作,能否真的抛弃个人私利……
至于江浙地区的商会,本来就受到民兴会在经济上、思想上和商会组织上的深切影响,在未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中,江浙商会是民兴会强有力的同盟军!
旧有的地方势力和民族势力,龙剑铭用岑春煊担任政府副总理,用西藏保持地方自治的事实,尽量地使这团乱麻在战争期间逐渐理出了线头。对地方势力,必须强调中央的行政集权和适当的地方自治之间的利害关系。地方政权,必须有民兴会的力量来主导!这,是一个原则,任何人、任何利益团体都要在这个框架内与中央政府达成协调。少数民族的问题,一是维持政治现状,二是尽量改善生活,三是树立全民的大中华民族观念,在文化上达成大一统小差异……
满清的遗老遗少,似乎在丧失军权、政权、民心以后,不再拥有在政治上影响中国的能力。不过,这些人手里有大把资金,而未来国家建设需要利用这些资金和抓在这些人手里的一些商业网络和人脉。时代变了,形势变了,这部分人的观念如果能够跟着时代大潮而转变,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大中华民族内部,没有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矛盾,把满族的问题处理好,蒙古族的绝大部分问题也就能够顺带着处理好。今后,国家要发动对俄战争,把北边、西边的隐患完全消弭。这,需要蒙古的稳定、需要蒙古族人民在出现乌棱台骑兵旅这支英雄部队后,再涌现出更多的革命军队、更广泛地参与到国防建设上来。边境的巩固,首要的是边境地区人民对中央政府坚强的向心力!
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才能够把大小的各方势力拢在中央政府麾下,才能够保障自己的建设规划和既定战略不在国内政治的层面上遭遇掣肘?政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完全的民主制度?不,这个制度用来处理少数民族存在的封建制度甚至是奴隶制度要坏事!在国民民主意识还没有抵消几千年来的封建意识残余和儒家的洗脑教育前,完全民主的制度还不能够在中国实现!这,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强大明朝来分析。在明朝前期和中叶,中国还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经济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可为什么在短短的几百年时间,就被西方超过了呢?为什么西方的工业革命不是在中国出现呢?按理说,中国在明代初期的基础比西方各国坚实得多啊!观念!问题就在千年的观念上!统治者习惯用儒家的思想来奴役人民,用重农抑商、限制百姓流动的方法把诺大的国家分而治之,用闭关锁国来防止外夷的侵扰……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国防上重视防御,是在文化上禁锢思想,在科技上压制发明创造,在军事技术上因循守旧,在经济发展上设置重重障碍,在国家统治者的自我修养上逐步蜕化,成为关着门做春梦的蠹虫!这样做的结果,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是重文不重理的学术氛围,是读书人比工匠在社会上高得多的地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