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清朝当海盗_自由与荣耀【完结】(528)

  因此,咨议员中农民和工人的比例比较大,知识分子则在省级议会中得到较高的胜出几率。地主和资本家因为绝对人数比较少,在咨议会中的影响力缩减到最小。当然,开明的、占有全国绝大多数生产资料的地主和资本家仍然可以通过咨政会影响国家决策。不过,咨政会的作用是政府地高级幕僚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而已。

  这,就是龙剑铭在一边积极准备推行集权帝制的同时,逐步培养国民民主精神的办法。这样的咨议会。才能真正地反映出全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需要。而这样的咨政会,也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把各种建议送达政府高层。

  开会等于争吵?基本土是这样。尤其是在咨议公和咨政会同明召开的节骨眼上,那就吵得翻天覆地了!

  原因,还是在国家政体的决定上。

  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工厂地咨议员是帝制的积极拥护者,在他们的眼里,拥护帝制就是拥护总理,就是拥护四川新政(现在是全国新政),就是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因为。龙剑铭总理的种种举措,表明了这个未来的皇帝就是农民和工人的代言人。是谁给农民免税的?是谁给农民派来技术人员搞农田水利、搞副业的?是谁把农民变成工人、小商人的?没有多少大道理可讲地工农代表占有在咨议会绝对的人数优势,把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问得一愣一愣的。但是又无法回答工农议员提出地现实问题。这个时候的人,还没有把政治体制和领导者个人的作为分开来讲,并且讲通只认现实不认“弯弯绕”地农民和工人的能力。

  咨议会内部吵完了。决定了帝制,可咨政会那边不太同意了,这个时候,就变成了咨议会和咨政会代表的大论战!

  不能不提到几个重要的人物,按照本身的社会地位,他们应该是咨政会议员的领导者,可偏偏站到了咨议会那边。张寨、汤寿潜就是代表。两位前君主立宪制的吹鼓手,实业界的领袖。在加入天命会以后,就成了改朝换代,继续集权帝制地信徒。在这个时候,自然把矛头对准了咨政会其他议员,这些议员,还抱着君主立宪制不放!而在两会里,完全民主制度的呼声则轻微到完全听不见的程度。1906年的中国,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何况,与另一时空相比,还少了一个强有力的革命党作为完全民主论的领导和支撑。

  争吵归争吵,咨议会表决的结果是代表全国老百姓的,自然就成为临时政府和大会采纳的最终意见。皇帝的人选没有丝毫的争议,那是在全体议员疯狂地鼓掌和口号声通过的。国号,则定为大中华帝国,寓意是延续了民兴会提出的大中华民族的含义,代表着在中国国土上所有民族团结一体。国旗则是采用拿来主义,把国防军的军旗去掉了护套上的字,换成了青地金龙十八星(全国18个行省)旗。

  政体一确定,咨议会又选举了常务执行会,主持10年宪法的制订和皇帝登基大典的事宜。所谓10年宪法,是指帝制在10年后要转变成为君主立宪制,因此宪法有效期也只有10年“阵后制定的宪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

  完全掌握了国内政治主动权的龙剑铭把会议的事情甩给了杨度,反正他对这个事情最热心。而龙剑铭则把精力投入到了外交和军事准备上。现在和俄国谈什么领土问题还早了一点,先把与英法两国的《和平友好条约》谈妥了再说!

  朱尔典公使兴冲冲地受邀来到总理府龙剑铭的办公室。唐绍仪在之前告诉他地好消息让他对这次与龙剑铭的见面充满了期待。英国政府要出附华公使尽快解决的问题实在太多。一是升格外交级别,结束在外交问题上被美国压住击的局面。二是西藏战争英军俘虏遣返的问题,必须要求中国中央政府督促西藏地方政府加快遣返的速度。三是与中国政府修订条约的问题。这个牵扯的东西就太多了!香港、威海卫的租借地问题,扬子江特权区域的问题,海关问题(中国海关还把持在英国手里),双边技术交流地问题,军售的问题,军事状态正常化的问题,结盟的问题……

  “总理阁下,不,皇帝陛下。本公使首先代表大不列颠国王和国王政府祝贺大中华帝国国民咨议会的顺利召开,并祝总理阁下成为帝国皇帝。鄙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目前已经从伦敦启程赶赴中国。在陛下登基大典的时候,大臣将为您献上大不列颠的祝福。”朱尔典一见到龙剑铭就开始大拍马屁,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是有道理的!何况,目前中国在战胜日本并将其收入附庸后,《英日同盟》就成了昨日黄花,不再具有任何的作用。失去了在远东地工具,英国迫切地需要与远东的当然领导国——中国处理好关系。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遏制德国策划的中德美三国同盟。当然,国际政治并不这么单纯。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还将继续保持遏制中国发展的策略。

  英国可以跟日本结盟,是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国,发展起来充其量就是英国的一个伙伴;而中国完全不同,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已经绽放出勃勃生机了,再发展下去,势必成为大英帝国实现全球霸业地竞争对手!所以,即使跟中国结盟,也会是短期的。为应付当前国际形势需要的。

  英国打着这样地主意,熟读历史了解英国的龙剑铭在充分分析中国和英国的当前实力以后,也有自己地主意。他不指望在对俄战争中英国会站在中国这边。甚至不指望英国拒绝向俄国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各国有各国的利益,中国需要与英国建立的合作关系,要点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