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东林和罗国强等人的工作计划里,还有战车二号、三号、四号……根据手下的参谋千方百计从技术人员那里打探回来的消息得知:以后国防军不仅仅要装备“坦克”,还要装备什么“自行火炮”、“装甲输送车”、“步兵战斗车”、“工兵坦克”、“特种坦克”……反正,这些东西都在邝东林邝半仙他们手里捏着呢!
不管怎么说,胡景伊因为自己的军服被机油搞脏而生的火气,换来得是自己加大掏自己腰包的力度……
也不管怎么说,即使在没有装甲部队投入的情况下,对海参崴的施压性攻击还得照常进行。
攻击时间选在夜间,对此戴文韬准将是有充分信心的,杜奈不就是在16旅夜间转守为攻后拿下来地吗?部队敢于夜战、敢于近战的特点在夜间更能发挥出来,而夜晚对躲在要塞内的俄军则是一大不利因素,他们缺乏必要的照明器材,炮台间相互的配合在黑夜里要大打折扣了。
拿下康斯坦丁高地西侧的六号炮台,是16旅今晚的既定任务。经过两天的不定时炮击,六号炮台前方的野战工事已经被摧毁,两翼的筑垒工事也遭到极大的破坏,从态势上来看,六号炮台已经暴露在国防军的面前。
六号炮台,是海参崴北部要塞最西北的一个掩护性炮台,构筑在廉斯坦丁高地的西侧山腰上,左右有成雁翼型的永备工事,前面,有野战工事和一道深深的反突击壕。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16旅三团三营。
“炮台里的大炮对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最讨厌的就是东边4号炮台的火力,我是担心到时候咱们的炮兵压不住那些乌龟(指躲在钢筋混凝土工事里的俄军炮兵)。所以,我们要从这里,119等高线的下方凹地运动上去,用爆破筒和手榴弹对付炮台下方的几个碉堡。解决了这几个碉堡,六号炮台就是我们的了。”营长徐志平跟几个连长猫在战壕里开着战前的小会。其实,在16旅从杜奈过来后,也就是对海参崴实施炮击的当天,16旅的各团营就在组织对俄军北部要塞的攻击准备。现在,徐志平少校做的无非是再强调一下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而已。
“明白!”一连长覃宪中尉回答着,他的一连,就是突击连。
“说说你的打法。”徐志平伸手按了下覃宪的肩膀,示意这位大嗓门的连长小声些。
“是,主要是利用四地的地形,在徐进弹幕后推进了反突击壕,在那里,组织四个突击组,分别携带爆破筒攻击六号下的四个机枪碉堡。然后用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从西面绕上去,摸到炮台的后面发起攻击,争取控制炮台。其余力量在正面策应。”萃宪按着自己的喉咙小声地说着,不过这样一来,他的声音走有点荒腔走板的味道了。
“好。二连担任预备队,三连在四号炮台方向发起佯攻,营机炮分队由我掌握。好了,都下去。认真检查部队的准备情况,准点行动。”徐志平少校边说边拍打着这些部下的肩膀或者是后背,把他们一一送走。
1905年7月18日子夜时分。中国国防军炮兵毫无征兆地突然开炮,打破了夜间不炮击海参崴的规律,也打破了惶惶不安的俄军上下好不容易才开始的梦境。
炮击表面上是没有重点的例行炮击夜间版,可实际上,大部分155mm榴弹和一些105mm的加榴炮都把六号和四号炮台作为重点照顾对象。在俄军防线的其他地段上,只是些75mm的炮弹在负责刨地皮。
炮击刚进行了不到10分钟,天空中突然淅浙沥沥地下起了小雨,不一会儿,小雨变成了中雨,到预定的徐进弹幕射击开始时,中雨夹杂着雷鸣闪电变成了大雨。
按照平方图射击的中国炮兵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他们按照着司令部炮兵指挥官分划下来的任务区域,按照炮击计划表不停地将炮弹倾泻到俄军阵地上。而俄军,完全是按照炮兵前沿观察来确立炮击目标地,在这样的雨夜,他们的炮兵观察哨全变成了瞎子,还击的炮火,反突击准备的炮火是稀稀拉拉没有多大作用的。
当震天响的炮击声终于消停下来的时候,覃宪已经和他的200名部下进入了反突击壕。这里,距离六号炮台下的四个机枪碉堡,平均只有60米的距离。大雨,实在是帮了中国国防军的大忙了。
60米的距离,使得覃宪中尉他们无法看清楚60米外的俄军碉堡,而碉堡里的俄军、以及炮台里的俄军更看不见在雨幕后的中国官兵。
“通讯员,去报告营长,请他每五钟往这里打一发照明弹,5分钟。”覃宪说完,又在雨幕中仔细地分辨着前方黑糊糊的一片阴影。他需要照明弹,尽管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照明弹能够起到作用很小,但是只要能够让他能确定机枪碉堡的位置就行。他可不愿意在没有把握的备件下就贸然派出突击组。道理很简单,在黑暗的碉堡中的俄军更容易发现雨幕中窜出的身影;而一连的突击组队员们,则在快速的突击中必须准确的确定目标,接近目标,没有时间可以用来在雨幕中分辨那个是岩石,那个是真正的碉堡……
照明弹很快就在整个北部要塞的天空中出现了。“嘶嘶”燃烧着的铝镁粉放射出短暂的耀眼光芒,很快,就耗尽了燃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