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夺者中远程轰炸机是未来战略轰炸机的雏形或者说是试验型。装备4台空冷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采用单翼全金属机身,最大载弹能力为23吨,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300公里,最大航程2900公里,最大作战半径不小于900公里。装备集束电子管式陀螺仪,电子-简表复合式投弹瞄准器,大功率机载超短波电台和航迹半自动记录仪、无线电定向导航仪等一批新式的仪器。全机拥有4挺自卫12.7mm机枪,机组成员5人。这次跨越太平洋的飞行任务,就由掠夺者来承担。
考虑到航程长达15000公里,用于计划的两架飞机都作了轻量化改装。武器和没有必要出现的仪器折除了,炸弹当然不用携带,换成了燃油,通过专门的机械乘与机身燃料舱连通,机组成员也从5人削减为4人,正副驾驶员、领航员和机械师。这样一来,掠夺者的最大航程增加到3500公里,连续飞行时间也从九小时增加到12小时。
等司令官和伯爵在首席位置上坐定后,第二航空队指挥官欧阳汉上校就站了起来,敬礼后走到台前,拉开了墙上的幕布,现出一幅太平洋地图来。
“……整个航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抚远机场飞往横须贺机场,第二阶段是从横须贺到威克岛,第三阶段从威克岛到檀香山,第四阶段从檀香山到旧金山。本计刮得到了海军和美国军方的支持,美国甚至在威克岛和檀香山临时修建了机场供我们降落,海军方面也派出松花江号驱逐舰利用雷达前驱导航,在完成任务后将作为美国观礼团座舰的引导舰。全部航程拟于五内完成。”
欧阳汉回头看了看邸志国和叶成林,继续道:“掠夺者的经济飞行速度是180-220公里,我们将保持200公里的平均时速飞行。威克岛上没有油料供应,因此我们必须等待松花江号到达威克岛后才能补给起飞。这样算下来,五天时间堪堪能够完成任务。”
“上校,你选择谁担任导航员?莽莽大海,一旦出现哪怕一个罗经点的偏差,结果毫无疑问就是燃料耗尽!对此,你们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充分的应急准备措施。”叶成林插口问道。
“我们从海军航空兵部队借调了冯德忠中校担任长机副驾驶兼编队总导航,领导两名导航员的工作。”欧阳汉上校早有准备,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就算现在叶伯爵和邸将军不问,计划报上去的时候总司令也肯定会问起的。
1908年9月21日,两架掠夺者式轰炸机带着强大的轰鸣声从山海关抚远机场腾空而起,向东飞行……
第21节 飞越太平洋
四台功率强大的发动机把巨大的轰鸣声几乎毫无保留地传到机舱里,因为要减轻一切不必要的重量,以增加燃油的携带量和增加飞机的续航力,所以飞机本身的降噪措施等于零。
欧阳汉再次紧了紧飞行皮帽的带子,让通讯耳塞能够更多地隔绝噪音,也使自己能够听清楚机组成员以及编队成员的谈话,哦,还有地面控制人员的声音。
飞机一直向东,现在已经爬升到了3600米的高度改进平飞的状态。上校清楚。再过几分钟,塔台的电讯就会从通讯器里面消失了。因此,机组成员们几乎都没有说话,就让通讯器保持着静默,这些远征冒险的将士们,其实在期待着最后时刻塔台给自己的祝福。
耳塞里传来“啪嗒啪嗒”的声音。反复两次后,一个洪亮的声音的响引起来:“汉鹰,我是塔台。我是邸志国,总司令期待着你们用成功跨越太平洋的喜报,向帝国国庆日献礼!祝一路平安,完毕。”
欧阳汉上校正要回复两句的,可是耳机里却传来无法建立通讯联系的一阵盲波噪音。遗憾中,他伸手关掉了与塔台的联系的频道,转到与海军驱逐舰松花江号的频段上来。松花江号已经于19日离开上海吴泓码头向威克岛方向而去,估计在15个小时以后,也就是从横须贺机场起飞后的第10个小时,才能与海军取得联系,在海军雷达和无线电导航设备的引导下,飞向威克岛。
编队内8名飞行员都知道一个事实:自己正在飞向一个从来没有人飞行过的区域,要在茫茫的大海上找到一个小小的威克岛,其难度跟大海捞针差不了多少。不过,有了海军的导航,一切都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也即将变成现实。
“二号,报告情况。”欧阳汉开始了例行的编队飞行工作。掠夺者二号就在他驾驶的一号机右后侧。
“一切正常。发动机运转良好,人员状态良好。建议提升高度到4500以节省燃料(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对飞机运动的阻力越小)。”二号机长兼正驾驶顾子谦中校地声音清晰地响起。
“爬高4500。”欧阳汉正等着这句话。他本来就准备在问过二号机情况后提升高度的。
云层,被两架掠夺者轰炸机踩到了脚下。与刚才一望无际的碧蓝地大海不同,这里完全是一片白色的海洋。大片的云组成了波澜起伏的海面,一些高大的云团不停地变幻着形状,喷吐着一股股白色的烟气。更远处和头顶上,是蓝得无比纯净的天空和不知疲倦地放射着热量的太阳。
在这个高度上飞行,可以提高平飞速度,可以节约燃料。可同时也会失去对地面参照物地观察。还要承受太阳带来的灼热的辐射。这对欧阳汉上校和他的双机编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