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清朝当海盗_自由与荣耀【完结】(936)

  “这么说吧?现在帝国的工业用电和照明生活用电怎么来的?”

  “火电厂发的啊!”有人小声在角落里回答了一句。

  龙剑铭没有兴趣去分辨这是哪位大臣的声音,继续道:“是烧煤得来的,燃烧煤炭得到热量,热量加热水产生蒸汽冲击发电机同轴叶轮,带动发电机工作产生电流,再经过变压处理后输送到电网,最后。点亮了这屋子里的电灯。没有煤炭就没有电,地下的煤炭看似很多,可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帝国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很快,100年或者200年300年,这煤炭就会用光。”

  “用汽油。”还是那个声音小声说了句,龙剑铭这下看见了,原来是邝东林大院长在配合自己搞科普呢!

  “汽油来自石油,石油和煤炭一样。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地,总有用完的一天。而且,北京城里大家都有感受了,我们在口外的退耕还草、退牧还林的工作减少了风沙侵蚀,可黑烟又来了!这是石油和煤炭提供能量的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相对清洁的、使用时间更长、更有效率的能源,就是这个研究室的工作,如今,这个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这么说吧,一公斤铀核能够提供相当于燃烧2700吨煤所产生的能量!”龙剑铭讲了半天道理,发觉越说越复杂了,眼看着自己都可能被自己的话绕进去,忙改变了方向,道理他们可以不去懂,但是效益数字一拿出来,这些要员们就明白了,就知道自己强令政府拨出1200万元搞实验室和后继人员培养的目的了。

  还别说,最后一句话还真的是谁都能够听明白!一时间办公室里惊讶的议论声响引起来。

  财政大臣和银行行长在讨论2700吨煤的价格,在猜想一公斤铀的价格,想象着这样能够给政府带来多少收益。

  工业大臣在测算什么时候能够用这个“什么能”来取代燃煤,那各地的煤矿企业应该如何转产?应该如何安排工人?

  商业大臣在打算着怎么把这个“能”卖出去赚真金白银……

  龙剑铭和邙东林相视苦笑,大臣们的话两人都听到了,可要真做到他们议论的那样,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中子实验只是一个开端,一个验证性的开端,距离真正的核能实用性还隔着十万八千里那么远呢!何况,还有一个重大的副作用还没有给他们说——核污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还没有提及——核爆武器。

  道路确实还很漫长。要利用核裂变就要控制核裂变地速度(时间)和规模(当量)。就要找到相应的中子减速材料。要利用核能就要防止核放射性泄露污染环境对人产生伤害,就要建造控制设备。寻找隔绝放射性地材料。这些,尽管龙剑铭那里有资料,但是这不过能够提供一个方向罢了,如何去实际搞出来。特别是那些材料在搞出来以后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性。核能利用不是那么简单的、能够一蹴而就的,关键性地一点,就是如何大规模地发掘铀矿并提炼出铀235、铀238?

  众人散尽后,邝东林留了下来。今天既然已经成功进行实验了。那么实用化的进程势必就要启动。他作为科学院的管理者,现在必须得就这个事情向皇帝伸手了。说了半天,啥都可以说不缺。就缺钱!核研究是新项目,就应该有新的专项资金来支撑。找总理是解决不了问题地,总理大臣先生不知道这个东西究竟为何物,又怎么能够痛快地批去那一大笔钱来呢?

  龙剑铭看看时间,再看看一脸严肃的邙东林,打消了尽快回到“后宫”去的念头。

  “钱?”

  “对,钱!朝鲜铀矿开发,新材料锆合金、镍铬合金等等都需要专门拨款,博士提出建造环磁流真空室进行核聚变(在上亿度地高温条件下,使一定密度的原子核克服相互排斥力而聚合。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叫核聚变,也称热核反应)可能性的研究也要钱,在帝国大学物理学院增加第三物理系也需要钱,没钱啥都弄不出来。”邝东林摊开双手说着,不过他知道龙剑铭是能够痛快拨款的,只不过这次的数量比较大而已。

  “多少?说个数。”

  “怎么能有数呢?现在谁都没有谱。不过博士估计要完成全部实用性研究需要大量的铀,加上新材料的研究,先给个6000万吧。听说这两年财政上比较富裕了,应该没问题吧?”邙东林带着点小心试探性地问着。一个项目一年就不靠谱地预计要6000万。整个科学院体系去年才三亿的资金投入呢!

  “给!”龙剑铭立刻就回复了。这个事情一搞成那就不是6000千万的问题了,是整个大中华帝国在能量控制和利用上地绝对领先地位。抢先发展、抢先利用、技术封锁、战略遏制这一系列的策略是保持这种领先优势创造巨大财富的基础。这个潘多拉魔盒在1911年冬矢的这个夜晚一打开,就谁也说不清楚以后会怎么演变,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但是,不能不去打开,因噎废食的事情是傻瓜才去做的。可惜,龙剑铭不傻。

  没有讨价还价,一场金钱和技术的交易就完成了。不,是口头完成了。这个时候的龙剑铭自己都不知道皇家的财产状态出现了些微变化,他要拿出这些钱来不是不行,不过要比以前头疼得多了。他清楚政府地资金预算和储备情况,众多的建设项目和庞大的造舰计划、陆军换装计划、空军建设计划把政府财政搞得始终很紧张。这是一种建设的惯性作用思维,建设——收益——再建设——更多收益,中国要成为工业强国就需要不断去建设和投资,因此,财政收入的增加并不能为政府的财政状况提供富余的资金,计划,早就是拟订好了的,必须要执行。也就是说,科学院要求的6000万,政府很难拿出来,还得在自己这里想办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