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3 月25 日,丘吉尔、布鲁克、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布莱德利、辛普森都来到美军第16 军司令部。大家欢聚一堂,气氛热烈。丘吉尔一见艾森豪威尔便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
“我亲爱的将军,德国佬是打败了,我们已经把他逮住了,他快要完蛋了!”
随后,一行人来到河边观战。只见莱茵河上一片繁忙景象,来来往往的船只川流不息,工兵们正在架设浮桥。丘吉尔看得心里直发痒,自言自语道:“我真想坐着船过去。”
“不行,首相先生,”艾森豪威尔马上接过话头,“我是这里的最高统帅,我不能允许您过河。您的安全我要负责。”
丘吉尔再没说什么,他知道,有艾森豪威尔在,他根本不会被允许过河。
艾森豪威尔利用这次见面的机会和布鲁克谈起他的两路突击战略。这位曾极力反对这一战略的帝国总参谋长转过身来对他说:
“谢天谢地,艾克,多亏你坚持了你的计划。你是完全正确的,真抱歉。我对分散兵力的忧虑增加了你的负担。德国法西斯现在已土崩瓦解,整个战局已发生了变化。德国佬正在垂死挣扎,他们剩下的只是选择停战时间问题了。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在各处尽一切可能,无情地打击希特勒,直到他彻底灭亡。面对目前这种状况,毫无疑问,我们有必要实施强有力的两面包抄战略。感谢上帝,你坚持了自己的主张。”
艾森豪威尔听了心中得意,随后与布莱德利一同告退,前往霍奇斯处部署向法兰克福和卡塞尔进军的“航行”计划。
艾森豪威尔一走,丘吉尔便转身对蒙哥马利说:“现在我是指挥官,我们过河吧!”
蒙哥马利回道:“有什么不可以呢?”
他们上了一艘美军登陆艇。坐定后,丘吉尔象个孩子似地快活得不行,嘴里嚷着:“我过河了!”
踏上东岸的德国土地,丘吉尔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想起上一次英军在德国境内打仗是1813 年的莱比锡之战,当时打败的是与英国争霸的拿破仑,这次打败的将是曾把英国逼到绝境的希特勒。
被冷落的柏林
3 月27 日,艾森豪威尔收到马歇尔一封电报,要他注意“防止敌人形成任何有组织的抵抗区,南方的崇山峻岭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地区之一”,建议美军应向纽伦堡、林茨方向或卡尔斯鲁厄、慕尼黑方向进攻。同一天,艾森豪威尔还收到蒙哥马利的一封电报,宣称他将以登普西和辛普森的装甲部队为先导,以最快的速度全力向易北河挺进。“我的指挥所移动路线将是韦瑟尔——明斯特——黑尔福德——汉诺威,然后沿着公路直抵柏林,我希望如此。”
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主攻路线:一个是向东南,一个是向偏北;一个指向慕尼黑、林茨,一个指向汉堡、柏林。
马歇尔的路线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3 月里,来自各种渠道的情报纷纷表明,说希特勒正在德国南部、奥地利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建设“民族堡垒”,军政部门和要员们正向那里转移,准备凭险据守,负隅顽抗。盟军最高统帅部情报处在汇总了各种情报后,提出了一个吓人的报告:“迄今为止领导德国的那些力量,将能依靠天险和最有效的秘密武器继续存在下来,准备东山再起。这里有许多能容纳军火工厂、粮食和设备的大山洞,还准备成立一支接受游击战专门训练的青年地下军,从事暗杀和恐怖活动,以从占领者手中解放德国。”
战后人们才知道,所谓“民族堡垒”是根本不存在的,它只是纳粹分子头脑中幻想的神话,是情报部门的想象和猜测。但在当时,这种说法甚为流行,而且就希特勒的本性来说,这又不是不可能的,几乎让人无法忽视它。艾森豪威尔就认为:“实现这个阴谋的可能性是始终存在的,因为有那么多德国青年狂热地崇拜希特勒。”他为此而忧心忡忡:“如果让德国建立了‘民族堡垒’,它就可能迫使我们陷入旷日持久的游击战或是代价很大的围攻战。这样,它就可以保有它的最后希望,即由于盟军间的不和,它还可以获得比无条件投降更为有利的条件。”
决不能给纳粹实现这种尝试的机会,必须制止这个阴谋,占领德国全境,尽快与苏军会师!在这一点上,艾森豪威尔与马歇尔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在主攻方向上,他们之间又有不同。马歇尔倾向东南,而艾森豪威尔主张正东:以布莱德利第12 集团军群3 个集团军实施一次强大突击,横穿德国中部,向莱比锡、德累斯顿方向推进,直抵易北河;蒙哥马利的第21 集团军群和德弗斯的第6 集团军群将分别掩护布莱德利的北翼和南翼,一个指向丹麦,一个指向奥地利。一句话,先中央突破,把德国分成两半,然后再向两翼扩张。
至于柏林,把它让给俄国人好了。朱可夫已经渡过奥得河,离柏林只有30 多英里了,而盟军远在250 英里之外,再怎么赶也不会抢在苏军前面进入柏林。另外,为占柏林而在北部集结重兵,不仅会使后勤补给再度紧张,而且意味着其他的攻势不得不停下来,那中部和南部的敌人谁去收拾?再者说,雅尔塔会议上不是已经划分了占领区,确定苏联将占领包括易北河以西90 英里范围的德国东部吗?即使你经过千辛万苦在俄国人之先占了柏林,到时候还得交给人家,这岂不是为他人取栗、愚蠢至极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