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李承乾突然越众而出,恭声道:“十五万汉奴在草原受尽苦楚,如今已经脱离突厥屠刀,如何安置这批同族堪称我大唐目前头等大事,儿臣在此请命,愿意划出名下一百座农庄,专门供养这些受苦受难的同胞。”
李世民哈哈一笑,赞道:“承乾不错,你能体察百姓,朕心中很是高兴。”
李承乾大为兴奋,连忙恭声道:“儿臣乃是大唐储君,汉家百姓即是父皇您麾下之民,也是儿臣麾下之民。为国为民乃是君之职责,儿臣必然要将这些同族解救于水火之中,让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这话有点不太对劲了,通篇不提韩跃的功劳,渐渐开始把自己塞到事件主角上去,细听李承乾这话,分明是刻意忽视韩跃解救之功,重点宣扬安置百姓的重要性。
摘果子,这是赤裸裸的摘果子,偏偏心向韩跃的一帮国公皆在东北,如今朝堂上留下的大臣不是世家出身就是儒家子弟,竟无一人出来说句公道话。
“父皇,还请您下旨准允,并派红翎急使飞扑东北,让那个韩跃尽早护送汉奴归家……”
他说到这里微微一停,目光偷偷观察一眼李世民,随即语带所指道:“东北乃是苦寒风霜之地,汉奴们经年遭受磨难,眼看终于有了回家希望,却被韩跃扣住不放,儿臣觉得此人行事十分不妥。他扣住这批汉奴不放,分明是为了博取名声,如此置汉奴苦难于不顾,实在令人担忧!”
“是么?那么承乾你呢?你又是为了什么?”李世民淡淡一笑。
李承乾郑重道:“儿臣乃是一国储君,自然不会贪图名声,儿臣只想献出一百座农庄,让那些汉奴满足归家心愿,从此过上安稳生活。”
李世民随意拍了拍龙椅扶手,笑眯眯道:“承乾吾儿,终于也长大了……”
他这话似是夸赞,又似是别有所指,李承乾一时不好回答,只好拿目光往两侧朝臣微微一扫。
接到太子暗示,朝中忽然跳出一大帮人,纷纷出言赞叹道:“太子宅心仁厚,堪称国之储君典范。臣等为陛下贺,我大唐有此贤德储君,臣等为陛下庆贺。”
李承乾趁机道:“父皇,还请速速下旨,斥令韩跃放归汉奴,安置百姓乃是朝堂大事,儿臣身为储君勉强可做,他一个侯爷还没有资格。”
李世民的眼神有些飘忽,他看着这个十五岁都不到的儿子,忽然缓缓从龙椅上站起来,意味深长道:“东北虽然苦寒,但却建有当世第一大城,韩跃生性仁厚,汉奴的生活未必就会苦楚,朕相信他能妥善安置。”
言下之意,分明是拒绝了李承乾的请求。
太子被拒绝,最开心的就是魏王李泰一方。李承乾十五岁,李泰却只有十四岁,然而这个十四岁的魏王可了不得,小小年纪便已显出聪慧之姿,李世民曾多次当众夸奖,隔三岔五就有封赏赐下。
“父皇,儿臣也以为泾阳侯可以妥善安置百姓,大哥言称泾阳侯有私心,我看是他自己有私心!泾阳侯乃是大唐第一奇才,母后曾经告诫儿臣说,只要是泾阳侯做的,那就一定是对的,儿臣纵观泾阳侯行事,发现母后说的一点不差。”
李泰很聪明,真的很聪明,这小子开口就怼李承乾,话语之间却无限推崇韩跃。果然李世民听了龙颜大悦,称赞道:“青雀不错,你年纪虽然不大,然而见地很是不凡,哈哈哈,朕书房里有一套春秋古卷,等会散朝后便让人拿来,算是给你的赏赐。”
皇帝当众宣布赏赐,这就是宠爱的一种表现,李泰笑嘻嘻行礼,故作呆萌道:“儿臣感谢父皇,总是给我古书,让我能懂圣人之语。”
李世民“嗯”了一声,他现在心情不错,忍不住询问李泰道:“青雀不妨说说,对待汉奴之事该如何处理?朕知道你虽然年纪尚幼,然而胸中自有乾坤,来来来不要拘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就当是朕对你饱学圣人之言的一次测验……”
“汉奴之事很简单,交给泾阳侯便可!”李泰一脸坚定。
满朝文武都是一愣,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魏王明明也觊觎皇位,怎么会将汉奴拱手让人?这分明是资敌嘛。
第290章 我杀了好几万突厥人
“你让朕把汉奴交给韩跃?”李世民也有些惊讶,他看了一眼面色铁青的李承乾,转头打趣李泰道:“太子一心想要汉奴,青雀为何不帮他进言?”
“大哥有私心,但是泾阳侯没有!”李泰小脸上显出很郑重的样子,看似呆萌小儿,又似崇拜韩跃,大声道:“儿臣纵观泾阳侯行事,一行一举无不为民。他改良水车造福天下,培育地瓜养育众生,一座关外互市每年为大唐创造几百万财富,养活了数十万百姓。如今又建设了沈阳城,十五万汉奴正好可以牧养。”
李世民哈哈大笑,点头赞道:“青雀所言正合朕意,既然你极力推举,那么朕便同意你之请求,将十五万汉奴留在东北。”
李泰笑嘻嘻道:“十五万可不够啊父皇,儿臣听说沈阳城建设极其雄伟,其规格足有长安城五倍之大,这可是能够居住上百万人的巨城。”
他刻意将“长安城五倍之大”这句话咬得极重,言语之中已经凸显出险恶之意。
偏偏李世民目光悄悄一闪,皇帝仿佛没有听到这句话,反而直接问道:“青雀到底是何意思?不妨跟朕明说,小小年纪也学会绕弯子,该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