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素一呆,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现在不足三百之数,此宴少了世家出身的官员……”他忽然倒抽一口冷气,咋舌道:“若按比例来算,大约正是八成!”
韩跃哈哈大笑,直到此时此刻,他才开始回答张玄素早先的问题,道:“张大人你听好了,今晚宴会无世家,这就是本王要更改士卒赏赐的原因。”
他看了一眼张玄素,接着又道:“自古至今,皇族与世家共治天下,此次朝堂八成重臣辞官,引动天下八成官员追随,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心中只有门阀,眼中从无百姓。这个臭毛病,本王要给他们改一改……”
“原来王爷剑指世家!”张玄素恍然大悟,随即又皱眉沉思道:“但这和私改兵卒赏赐有何牵连?”
“当然有牵连!”韩跃微微一笑,淡淡道:“我大唐采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均田,所以士卒无饷,就算立下战功也只能折算银钱。此次本王平定草原,百万大军个个有功,我欲趁此机会更改赏赐,精选数万兵卒飞扑各州各府,让他们去做个小官!”
张玄素目瞪口呆,喃喃道:“让兵卒去做地方官?”
“不错,让兵卒去当官。此次世家和儒门辞官逼宫,天下八成州府县衙空缺,他们想用这种办法逼迫我父皇让步,本王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哼哼,做官而已,不一定非要士子才行……”
这话一出,满殿哗然。
千百年来,世家一直把持朝堂和地方的官员职位,读书才可以做官,这已经是刻进世人骨子里的想法,然而现在韩跃却想改改。
“荒唐!”一个大臣突然站起身来,大声指责韩跃。
“你住嘴!”这个大臣才刚指责半句,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暴喝,正是李世民亲自开口。
皇帝虎目闪着精光,他呵斥那大臣闭嘴,目光却紧紧盯着韩跃,郑重道:“跃儿你好好说说,为什么要让士卒去当官?自古只有读书人才能治理天下,跃儿你让一群百姓出身的士卒去当官,此举会不会天下大乱?”
李世民用的是疑问句,偏偏他的口气却带着迫切,不但迫切,隐隐还夹带着丝丝兴奋和紧张。
旁边张玄素也很期待,小心翼翼道:“王爷可否予以解惑?若是真能削弱世家,臣跪地给你磕头谢罪……”
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倒是真正的忠贞之臣。
韩跃负手而立,脸上带着沉吟,心中却在不断组织语言。就在李世民等的有些焦躁之时,韩跃突然开口道:“我朝吏治有问题,古代各朝的吏治也有问题。有些职位设置的不合理,有些职位千年空缺……”
李世民一呆,张玄素一怔,满大殿重臣全都一脸吃惊,谁也想不到韩跃张口就放大招。
吏治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千百年来慢慢总结的经验,圣贤尚且不敢动吏治,现在一个青年却大放厥词,他今年才只有十九岁,要到明年才及冠……
……
……
韩跃不管众人如何反应,他目光带着一丝回忆,语带感慨道:“中原天下,国土浩渺,我大唐自立国以来,总共设立了十二个道,三百六十州,一千五百一十一个县,父皇在上,儿臣说的这个数字没错吧?”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不错,这是大唐最基本的常识,每个皇族都必须谨记,弘文馆大学士给皇子公主们授课,讲的第一课就是这个。”
韩跃嘿嘿一笑,他是后世穿越而来,知识上网无聊搜到的,可不是弘文馆学来的。
李世民又道:“跃儿你继续说,朕听你开口就说国土,觉得你还有下文。”
韩跃点头,继续又道:“儿臣说起大唐的州府各县,就是要引出吏治的问题,朝廷要治理天下,所以分化天下一千五百县,每县有正职一人,为县令,副职五人,分别是县丞、主簿、县尉、录事、佐使。然后又设有六曹,分别是司工、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
他看了一眼皇帝,接着道:“县府这个级别的衙门,正副职加起来是六人,但是六曹却需要几十人,因为司工等职位负责琐事,一般是一个正司工带领七八个副司工,司仓、司户也都是如此,这些职位都要读书人来做,而读书人大多世家出身……”
李世民轻叹一声,无奈道:“是啊,一个县就是七八十人,有的大县甚至上百人,天下一千五百县,就得二十万读书人做官,此外还有三百六十州,官员也需要两三万,再往上是十二个道,大概需要三四千,然后还有朝堂重臣,有资格上朝的足足五百,四品以下的约有一千。”
“也就是说,全部官员加起来,总数接近三十万!”韩跃突然开口接过李世民的话。
皇帝再叹一声,苦笑道:“你说的没错,三十万官员八成出身世家,这就是他们敢辞官逼宫的底气,这就是他们敢和皇族共治天下的力量,整整三十万官员啊,朕想想就头疼……”
韩跃心中嗤笑一声,三十万官员皇帝就头疼,后世中国有党八千万,各级政府官员加起来五百万,如果加上列编的正式工作人员,数字达到一千零五十万。
如此庞大,国力照样腾飞,大唐三十万官员和后世比起来,简直连小儿科也算不上。
韩跃仰头看向大殿的穹顶,目光炯炯道:“父皇,儿臣此次要更改士卒封赏,其实不如说是要改大唐的吏治,三十万官员太少了,儿臣准备增加到三百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