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想一举击溃这群胡人,只有赌上一把了。“大家听好了,南方的友军已经开始行动。我军要一举冲入敌营,把他们的将领全部斩杀,击杀主将者,直接晋升为将,得此战三成战利品。”语毕后,祖逖命手下支起大旗,四千早已在杀戮中成长的勇士,雷霆万钧般的扑向胡人大营。
一路上,凡遇抵抗者,瞬间就被击杀。这些多年前就了解胡人凶残的军士,在挥下那一刀的同时,往往还不忘记补上一句“胡狗,操你妈的!”……
祖逖和苏峻冲在最前面,他们手中的武器,在已送别了十数个胡人后,在胡人营中,遭到了敌人顽强的抵抗。虽然,祖约也率着他手下的八百人,拖住了前面的数千胡人,在那儿浴血奋战。不过,人数相差实在悬殊,义军的武器装备也落后于胡人,到现在为止,他们的突进已不像开始那般犀利了……
就在两军杀得难分难解的时候,陈留城一月未开的城门,终于打开了,后面是一片黑压压的人流,向正在混战的胡营涌去。人流最前面的冉隆微微一笑,这是欣慰的一笑,只有经历过绝望,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笑得如此的温馨。
因为他看见,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乱军之中,有一面红底军旗,上面书写了一个大大的‘祖’字,一直插向胡营深处……
祖?忽然间,他想起了离开晋阳的那一刻……
“冉兄!如果他日你能遇见一个姓祖名逖的人,能帮我给他带一句话吗?”
“刘兄大义,莫说一句话,就是从百万胡营中把这个人救出来,在下也必当赴汤蹈火!”
那个沧桑的面孔又浮现到了眼前。冉隆大吼一声“救援友军!把这些胡人的狗头都削到地上去!”……
朝阳,把它的光辉给予这个世界时。它看见了,满地的尸体和被鲜血染红的大地!地上那些活着的人,疲惫不堪的站立着,对着它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因为这些熟悉的面孔,又再一次的见到了它……
“请问哪位是祖将军?”满脸是血的冉隆高声问道。
“我就是!”远方一骑前来,背对着耀眼的朝阳,让人看不清面孔。
来人近了之后,冉隆才看清楚,此人虽然长相中规中距,但是让人感觉到十分的沉着稳重。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你觉得他是个值得信任,值得托付的人。
冉隆谢过祖逖此番前来营救的恩情后,向祖逖问道“请问祖将军,你认识一个叫刘琨的人吗?”
闻言后,祖逖握紧的双手不断颤抖,好一会才平静下来,问道“我贤弟……现在还好吗?”
一见此景,再回想当时刘琨托付他时的情景,冉隆心中明白,这两个人,用‘生死之交’这个词来形容,都还有些欠缺。
冉隆看着祖逖,把刘琨托付的那句话说了出来“两年前,在下见过刘将军一面。他的气节,他的抱负都是在下所景仰。当时他托付给了我一句话,叫我他日若遇见祖将军时,替他转达。他说‘自去红尘寒窗掩,月下常忆友人言。’”
此语一出,祖逖清晰的看见了,和昔日好友度过的每一个瞬间。他望向了北方,他知道此时刘琨一定在等着他,一起去创建心中的那个盛世……
去南方,去建康,我要更多的力量。我要北伐,驱逐那些胡虏,光复我汉人的大好河山……
告别冉隆前,祖逖对着他说道“冉将军,如果他日有机会,麻烦也帮我带句话给刘琨将军好吗?”
“放心吧!我一定会帮你带到。”冉隆爽快的应道。
“帮我带一句话‘志取功名三千万,来换共眠一席间。’”……
一首诗,名曰《手足》,至此流传在后世,流传在每个文人骚客、英雄豪杰的心中。在遥远的今天,乃至于每个三五岁的孩童,都能倒背如流……
自去红尘寒窗掩,
月下常忆友人言。
志取功名三千万,
来换共眠一席间。
说不尽的天下伤心事,每当人们读起时,想起这一段历史往事,无不黯然落泪……
长江边,祖逖乘船南去。在他身后的大地上,不止有刘琨在等着他,还有千千万万,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汉人同胞,在等着他……
第二卷 反弹琵琶奏元曲:拔不断——凌云志 第六章 谁懂谁颂
建康城中,琅琊王司马睿,站在点将台上,封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率军北伐,光复中原……
大江中,百艘简陋的小船,随着风浪不停颠簸。船头,是又老了几岁的祖逖。
滚滚长江,向东奔腾,祖逖望着远去的石头城,又看了放在船尾的三千匹布——这就是晋王朝,对他北伐的所有实质性的支持,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三千匹布。
在后世的史学家眼中,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划算的一笔买卖了。三千匹布,去换当时的大半个天下,万里河山。估计当时的晋王朝,也只是随便敷衍一下祖逖罢了。然而正是祖逖的北伐,阻止了胡人的南下,才使得晋王朝在建康又延续了百余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