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平街五十一号_啸々天【完结】(416)

  老师还说,传闻不一定可靠,但也不可完全不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里曾说,于悼红轩里,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既然他历经十年,修改了五次,那么这本书应该早就写完了。后来只剩下前八十回,那么,后面几十回的手稿究竟到哪里去了?在红学权威对《红楼梦》后几十回手稿的的研究,坠入漫天迷雾中的时候,这传闻也不失为一条能探索出路的仄径。在他们不倦地访问中,一次长风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从一位须髯皆白的老学究那里,购得了一册脂砚斋评的《石头记》,清乾隆年间的手抄本。有了这书,洪鹢老师更坚定了老百姓传闻的可靠。脂批中曾有这样的批语:回思将余比作钗黛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脂砚斋以曹雪芹将自己比作宝钗、黛玉为荣幸,脂砚斋的命名在砚前冠以脂,显然,这里向人们昭示,脂砚斋其人应该是女的,不管他们是兄妹,还是情人,或者是兄妹兼情人,总之应该是曹雪芹的红粉知己。脂批中还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可见曹雪芹死时,脂砚斋还活着。说书未成,似乎与曹氏说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相龃龉,其实并不矛盾。这是因为曹氏说的增删,是在书成之后,而脂砚说书未成,是指增删(即修改)没有完毕。不过她也应该与曹氏一样,处境艰难,对曹雪芹爱莫能助。《石头记》第十三回中又有这样的批语,因命芹溪删去。可见曹氏还未写完该书时,她就抄去写批注,甚至还参与了创作,切望其能广为流布。后来阴差阳错,许多抄本皆失,唯有她的有幸成为珍本。以后清人高鹗续写了四十回,并据红楼梦十二支曲子名,将全书命名为《红楼梦》,才出现现在的通行本。有人说,曹雪芹、脂砚斋是一个人,书、评均出自曹雪芹一人之手,这种说法荒诞不经。脂批中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于九泉矣。可见曹、脂绝非一人。因此,查明脂砚斋其人,应该是弄清《红楼梦》创作中的来龙去脉的关键。

  他本来想北大研究生毕业以后,留在北大一边教书,一边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可惜当时军阀混战,北平摆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其时,他又经人介绍,拟英国剑桥大学讲授国学,因此,他研究《红楼梦》的愿望就成了泡影。

  第五章午宴说梦(下) 2 仰墨宝得寻书门道,入寒水知盘飱艰辛 2

  脂评《石头记》这本书,长风把它视为宝贝,一直珍藏着。后来,恩师准备应邀去剑桥时,长风觉得他远离祖国,往往有思乡之痛,就把这本《石头记》送给了他,并在扉页上题签了海初消闷四个字,意思是如果在海外思乡的时候,读读它,可以消除自己的苦闷。后来,崎岖力劝老师南下参加革命,长风又从中极力鼓动,他也觉得,在祖国母亲多难之秋,一个有热血的儿子,怎么能贸然离开母亲,而不为她早日摆脱苦难奋力抗争呢?于是他就留下来了。与崎岖、长风一道来到东海市,他在光华大学一边教书,一边跟着崎岖从事工人运动;长风办报,先后供职于《大公报》、《文汇报》。

  这本书老师一直视为至宝。可是一次偶然的疏忽,竟然痛失。那是行将解放的一九四六年的上半年,曾在光华大学就读、是崎岖和他的学生的曹政,来请他为他在白浪湖新修的茅舍题写居室雅名趣联。曹政本来是昆阳素不堪耐而又心狠手辣的守财奴——曹百万的大儿子。老师一贯鄙视曹百万,从不与他有任何交往。但是没想到曹政竟出污泥而不染,是只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是他们的得意门生。他不只学业成绩好,而且思想进步,是从事工人运动的骨干。后经崎岖举荐,又到黄埔军校学习,北伐中能勇猛冲锋陷阵,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后来虽违心地追随蒋介石围剿革命,可他往往怠惰消极,曾一度受到降职处分。在抗日战争中他屡立奇功,升任少将师长。战后蒋介石发动内战,曹政决心与蒋氏分道扬镳,归隐田园。他也不满意父亲的做法,于是便在远离老家的白浪湖,选址建造庐舍栖息。为了营造庐舍隐士氛围,曹政雇了四人抬的大轿,亲自登门去请老师。老师为了赞扬他不与蒋氏同流合污的举动,便欣然答应了。于是才有上面说的题字。后来他又多次请老师到他家做客,**人被反动派追捕时,也常去他家避难。他知道老师有本珍藏的脂砚斋评点的《石头记》,就提出借给他一读。老师知道他的人品操节,便借给了他。不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此时,蒋介石以通共内奸之罪名,秘密逮捕了他。此后曹政与这本书都杳如黄鹤,不见了踪影。解放后,据可靠的消息,曹政被抓进重庆白宫馆,严究其为共军提供情报的罪名,行将解放时,被秘密枪杀了。

  蒋氏逮捕曹政前,开始发出信息,说是请他出山,另有重用。老师听到后,即刻去雨蕉轩,想索回这本书,可是走近的时候,远远望去,亭前挂的钓竿不见了。他就知道曹政出了事,因为曹政与密友及革命者有约,亭上挂着钓竿,平安无事,否则,就可能遭灾。这样,他就未遂其愿,痛失了心爱的学生,也痛失了这本他视为宝贝的书。失却这本书,一直成为了他的隐恨,特别是长风牺牲以后,他认为这是对烈士的亵渎,是对党对人民的极大的犯罪。曹政被抓走后,老师本来想趁热打铁,立即去寻找,怎奈gmd特务还秘密守在那里,企图抓捕来往的不知情的革命者,因而他无法去。接着是解放、土改,他家曾是一方的财主,去那里会产生不良影响,又不能去。这样,当时他去曹宅亲自觅书的打算,只能作罢。这些年来,他打听到土改时,曹政家有一批书散落民间,他几乎年年都去白浪湖。他想,只要海底仍有针在,他就要千方百计把它捞出来。可是,找来找去,没有这本书去向的蛛丝马迹。他想只怕是患有严重恐共症的党国权贵们,把它当作赤色文件销毁了。不过他还没有死心,还怀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心态,期有万一之得。因此他总是不厌其烦,向学生讲述这本曾染着革命烈士鲜血的书的故事,希望学生争取去浪拍湖工作,希望去浪拍湖工作的学生,不要忘记为他找这本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