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之死_柏杨【完结】(142)

  同囚永安宫

  十四岁的刘辩少年皇帝,在凉州兵团前呼后拥中,战战兢兢,返回他的宫廷,跟他娘亲皇太后何灵思女士见面,母子们抱在一起,庆幸他们终于脱离危险,马上可以恢复皇家权威啦。虽然何进、何苗,和她手下的那些宦官,刹那间全从眼前消失,有一种恍如隔世孤独无依的伤感。但魔杖无恙,体制也无恙,仍可很快建立起来新的国家领导中心,和新的摇尾系统。

  然而,前已言之,跌成碎片的磁器,谁都无法使它恢复原状,即令何进先生仍活着都没有用。正如那些反对征调外兵的人士所料,形势已发生基本变化。凉州兵团控制洛阳,中央政府陷于瘫痪,董卓先生成了唯一有本钱发号施令的最高头目。中国历史上,谁掌握兵权,谁就是大爷。董卓先生本来只不过一个兵团司令官,现在一步登天,小人得志,烧得他简直不知道怎么折腾才好。他每天带着铁甲卫士,出入被视为尊严神圣的宫廷,好象出入厕所一样,政府官员以及一些兵力脆弱的中央军将领们,包括袁绍、曹操在内,一个个目瞪口呆,怒发冲冠,可是他们束手无策。

  这些事情——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被杀,皇太后跳楼,小皇帝逃亡,以及法纪荡然,军队横暴,都发生在一八九年八月。用不着我老人家自作聪明的向贵阁下指出,贵阁下就会发现,东汉王朝政府已成了一个火药库。

  到了九月,董卓先生把这个火药库燃爆。他阁下是一个毫无政治细胞的土佬,只当了一个月权,就头昏眼花,认为可以想干啥就干啥。他大张旗鼓的召集中央政府全体高级官员,宣布废立。为了先声夺人,他板起谁欠一块钱,而又三年不还的面孔,曰:“大者是天地,其次是君臣,而今皇帝既呆又弱,怎能主持国家大事?我现在要效法霍光前辈的往事,要立刘协当皇帝,各位以为如何?”一言既出,好象晴天霹雳,那些平常誓以忠贞自吹自擂的衮衮诸公,用艾斯光眼睛一瞧,董卓先生背后站着杀气腾腾的凉州兵团,就象吃了哑巴药,谁都不敢吭声。但董卓先生仍不满意,因为他没听见欢呼雷动,显然他们还多少有点不服,于是喝曰:“从前霍光决定大事时,田延年拔剑对付那些反调分子,如今谁敢阻挠这项决策,一律交付军法审判。”只有那位拒绝向宦官屈膝的宫廷秘书(尚书)卢植先生抗议曰:“从前刘贺皇帝被废,仅只公布的罪状,就有一千多条。而现在皇帝才十四岁,即位不到半年,有啥过失?这两件事似乎不能相提并论。”

  董卓先生简直不相信天下竟有不怕死的硬汉,他跳起来,就要下令把卢植先生拖出干掉,但他仍是忍了又忍,大踏脚步离开会场。他有点扫兴,这点扫兴当然不能改变主意,于是也再不征求别人同意啦,决定蛮干。教刘辩小子升殿,由他的智囊李儒先生宣读早已拟好的废立文告,文告曰:

  “孝灵皇帝(刘宏),早弃臣民,皇帝(刘辩)承嗣,海内仰望。而帝(刘辩)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何灵思)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董孝仁)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缺?陈留王协(刘协),圣德伟懋(柏老按:九岁的娃儿,有屁圣德),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柏老按:不知道哪里找来这么多优美的形容词)。宜承洪业,为世世统。兹废皇帝(刘辩)为弘农王,皇太后(何灵思)还政。请奉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宣读文告已毕,首席宰相(太傅)袁隗先生把刘辩小子扶下金銮宝殿,何灵思女士看到这场面,一句话也不敢说,只脸色苍白,掩面流涕,呜咽出声,高级官员们也陪着悲戚,没有人敢表示不满。其实表示不满又有啥用乎哉,徒招杀身之祸。

  董卓先生不会放过何灵思友士,他曰:

  “何太后逼迫永乐宫(董孝仁女士),至令不得其死,完全丧失作媳妇的本性,这笔帐不能不算。”

  算帐的结果在意料之中,《三国演义》曰:

  “卓请陈留王(刘协)登殿,群臣朝贺毕,卓命扶何太后及弘农王(刘辩),及帝妃唐氏于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无得擅入。可怜少帝(刘辩)四月登基,至九月即被废。董卓身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失去权势的帝王皇后,没有自卫能力。何灵思女士母子已成了瓮中之鳖,走到生命尽头,没有人能阻止下一步的发展。

  美女恶棍俱尘土

  “正史”上对何灵思女士之死,只寥寥数语,《后汉书》曰:“迁于永安宫,遂以弑崩。”《资治通鉴》曰:“乃迁何太后于永安宫,鸩杀之”。“鸩杀之”比“弑崩”要具体,而《三国演义》则更详尽,呈现给读者老爷面前的是一项生动的黑社会谋杀镜头:

  “却说少帝(刘辩)与何太后、唐妃(刘辩的姬妾),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缺少,少帝(刘辩)泪不曾干。一日,偶见双燕飞于庭中,遂吟诗一首,其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生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董卓时常使人探听,是日获得此诗,来呈董卓,卓曰:‘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遂命李儒带武士十人,入宫弑帝(刘辩),帝(刘辩)与后(何灵思)妃(唐妃)正在楼上。宫女报李儒至,帝(刘辩)大惊。儒以鸩洒奉帝(刘辩),帝(刘辩)问何故。儒曰:‘春日融和,相国(董卓)特上寿酒。’(董卓先生屁股上好象绑了火箭,一炮就冲到了最高峰的‘相国’。不能再高啦,再高就是皇帝啦)。太后(何灵思)曰:‘既云寿酒,汝可先饮。’儒怒曰:‘汝不饮耶?’呼左右持短刀白练于前曰:‘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唐妃跪告曰:‘妾愿代帝(刘辩)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儒叱曰:‘汝何人,可代王(刘辩)死?’乃奉酒与何太后曰:‘汝可先饮。’太后(何灵思)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洛阳),致有今日之祸。儒催逼帝(刘辩),帝(刘辩)曰:‘容我与太后(何灵思)作别。’乃大恸而歌。其歌曰:‘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唐妃亦作歌曰:‘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恨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别,奈何茕速兮心中悲。’歌罢,相抱而哭。李儒喝曰:‘相国(董卓)立等回报,汝等俄延,望谁救耶?’太后(何灵思)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绝。’儒大怒,双手扯住皇太后(何灵思),直掷下楼。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刘辩),还报董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