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围攻桂林城三十三天之久,见城池难以攻克,遂掉头他去,拟穿过灵渠,自漓江水系进入湘江水系。这条路还是秦始皇南征百越时开辟的,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唐朝黄巢北上争天下时<网罗电子书>,就是走的这条路。而此刻,洪秀全也步上了黄巢的后尘,走上这条不归之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无怪乎后人要感慨万千。
在广西最北端的全州城下,太平军却遭受了一次极其偶然而又影响深远的的损失。五月二十四日,太平军前锋抵达全州城下,见城池坚固,遂准备绕城而过。然而全州城头的清军却惹是生非,一名炮手望见对方行军序列里有一顶装饰华丽的轿子,颇感手痒,鬼使神差地瞄准它放了一炮。这一炮打得出奇的准,轿子被击毁,里面的人也滚落出来,看起来似乎受了重伤。
接下来,正在绕越城池的太平军纷纷停下脚步,开始恶狠狠地强攻全州城。尾随太平军的清军鉴于永安城下之惨败,不敢进军,即便是全州知府写血书求援,也没人理睬。六月二日,全州城破,太平军一反常态的屠城两天,只有少数人逃脱。
这位坐轿子的,正是天王的挚友,创建太平天国的元勋南王冯云山,这支军队中的大部分中级以上军官,都是由他发展入会的。这样的人物,怎么能用炮打他?
全州之战,牵住了太平军的猛进的步伐。为甩开追兵,他们未加休整便继续上路,由于疲惫和大意,居然没有向前方派出侦查分队。
六月五日,太平军继续沿水路两路向湖南进发,进抵离全州城北仅十来里地的蓑衣渡,在这里遭到清朝候补知府江忠源的奇袭。
今天,人人都知道曾国藩,然而却少有人还记得住这个江忠源——早早的战死,注定他只能成为浩瀚青史中的一颗流星。
江忠源,湖南新宁人,比洪秀全大两岁。早年颇无赖,在北京拜会同乡先达曾国藩,老曾竟老实不客气地让门房去告诉江先生:“主人敬谢客,客新宁无赖秀才,平生工喝雉耳,主人不暇与若辈游也。”所谓“喝雉”者,赌博也——译成白话就是“我家主人不想见你这种只会赌博耍无赖的家伙”。江先生大怒道,事诚有之,然而“天下岂有拒人改过曾国藩邪”?门房回报,曾惊起,亲迎入,甚为礼敬。江先生谈笑中声震屋瓦,挥顾间茶盏落地,一派豪杰派头。事后,曾国藩评价称“平生未见如此人”,并断论“此人虽名满天下,然当以节烈死”。
然而江先生所作所为,还有更让时人拍案的。陕西邹举人,和江先生一同进京应考的邓老师,两个人同时肺病发作,大口呕血,又穷得请不起仆人,多亏得江先生亲自“量水称药,数月不少懈”。邹举人苦撑数月,终于还是死掉了。江先生自掏腰包,为素昧平生的邹举人治丧,并打发其族人护送灵柩回陕西。而他自己,则亲自护送邓老师,想回湖南故乡。可走到半路,邓老师也死掉了,江忠源是扛着一口大棺材回到老家的。这还没完,过几年,他又有一位同乡曾春田在京城亡故,还是由他千里迢迢护送回湖南老家。那年头,交通不像如今这般发达,数千里地,得走上小半年,何况还带着这么大口棺材!莫说湖南同乡冠盖满京华,当时有谁能顾及得到这些落魄潦倒客死异乡的倒霉鬼?也只有这个江忠源肯挺身而出,因此“当是时,公之义声已震京师矣”。当时有人写打油诗道是:“代送灵柩江岷樵,包写挽联曾涤生。”前者说的是江忠源,后者说的是曾国藩——不过剃头先生是因为给活人写挽联被揭穿而出名的。
道光二十八年,江忠源在家乡新宁开办团练,镇压当地瑶民起义有功,迁升浙江秀水知县。太平天国起事前,他恰好因父丧在籍,遂就地募兵数百人,称为“楚勇”,入广西助剿太平军,隶属于乌兰泰部。这是湖南地方团练升格为正规部队之始。
蓑衣渡地处湘桂之交,重峦叠嶂,地形复杂。湘江在此急转东向,西岸有沙滩突出于河面,渡口处河床狭窄,宽仅百余米,水浅而流急。由于太平军在全州耽搁了十天,江忠源部得以抢先赶到,并且有了充分的时间设置陷阱。
江忠源军砍伐竹木,打桩堵塞河道,并用大铁钉将这些木桩牢牢固定,使船只无法通过。然后,他将自己的人马埋伏在河西的丛林中,静候太平军出现。
六月五日,太平军差不多是后队刚出全州城,前锋就到了蓑衣渡。第一批船队驶过浅滩,才转过河曲就迎头撞上江忠源的木桩,并遭到清军炮火攻击。因水流太急,后队停不住船,又纷纷撞上前面的战舰,大小船只挤在一起,一片混乱。亏得江忠源手里兵力不强,太平军主力得以弃船向湘江东岸突围冲出。但即便是这样,损失也相当大,约有一万人战死,三百多艘船只被焚毁或俘虏。已受重伤的南王冯云山,在这次袭击中因伤势加重而死,他的死,给太平天国的前途埋下了隐忧。
蓑衣渡之战标示着,在太平军前进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已不再是清朝的正规军,而是迅速崛起的地方团练中的佼佼者。
受到重创的太平军自湘江东岸的陆路进入湖南,攻克永州,随即又于六月十二日攻克道州,在这里休整了一个半月,才得以重振旗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