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兵的部署,据说是由各头领抓阄决定的。具体如下:
革里眼、左金王向南发展,阻挡湖广来的官军;横十万、混天王向西迎战陕西来的官军;曹操、过天星在荥、汜间活动,牵制中原官军;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向东出击。
因为陕西官军洪承畴的实力太强,以射塌天、改世王加强西路。
老回回、九条龙作总预备队,四处策应。
荥阳大会结束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合兵东出,连破密县、上蔡,进抵汝宁。在汝宁城下分兵两路,高迎祥一路由新蔡、寿州进军凤阳;张献忠、李自成一路取颍州,至寿阳与高迎祥会师。
崇祯八年元宵节,农民军突然赶到凤阳,守城官军没怎么抵抗就溃散了。李自成放火烧了朱元璋当年出家的龙兴寺(即皇觉寺,洪武十六年迁建改名为龙兴寺),并毁掉了关押宗室犯人的“凤阳高墙”,张献忠则烧掉了明皇陵的享殿,并掘毁了陵墓。崇祯皇帝对此十分震惊,哭祭太庙,处死了凤阳巡抚杨一鹏,兵部尚书张凤翼也受到处分,“戴罪视事”,南京兵部尚书吕维褀落职为民。
洪承畴虽然不担责任,但也主动上书请求处分,崇祯知道他知兵善战,不予处分,反倒提升他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许便宜行事。洪承畴对此颇受感动,表示要与农民军死战。因各路明军纷纷向凤阳赶来,三天后,农民军各部撤出凤阳,经河南返回陕西,洪承畴紧紧尾随,也回到关中。
崇祯八年夏秋间,农民军在陕西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战果。
六月中旬,李自成的老冤家,孤山副总兵艾万年受命帅三千兵马由平凉出发夹击农民军。李自成调集人马迎击艾万年,十四日,双方遭遇于宁州(今甘肃宁县)。明军力战,杀农民军数百人,李自成佯败后撤,艾万年追击,中伏战死。
两天后,前来报仇的明军名将曹文诏,在真宁的湫头镇和李自成遭遇,又中伏阵亡,曹文诏的侄儿曹变蛟率残部拼死突围。曹文诏和曹变蛟,都是当时出名的勇将,所向克捷,人称为“大小曹将军”,农民军首领对之多是闻风丧胆。此战中,李自成本不知道自己网住了这么一条大鱼,因有明军小卒向他喊“将军救我”,才被指认出来。曹文诏在重重围困下,左右跳荡,手杀数十人,转战数里,最后见无法脱身,老将军不愿当俘虏,遂自刎而亡。小曹将军帅残部拼死突围,虽然损失很大,但其所部仍然是官军中的头等主力。崇祯十四年,明清决战于松山,曹变蛟随洪承畴参加了这次历史性的会战。当各部纷纷突围溃散的时候,勇悍的曹变蛟却放弃突围,亲率标营夜袭皇太极御营,皇太极差一点就亲自提刀子上阵了,可惜小曹将军身被重创,力尽而退,功亏一篑。
次年松山粮尽城破,曹变蛟殉国。当然,这是后话。
艾、曹二将都是镇压农民军中颇有战功的大将,这二人的战死,是对明王朝的沉重打击。
崇祯皇帝以洪承畴负责追剿陕西农民军,卢象升兼督陕西、山西军务,并赐尚方宝剑,许便宜行事。这两人智勇兼备,久历沙场,他们联手会剿,对农民军威胁很大。这一年的下半年,李自成继续留在陕西与洪承畴周旋。高迎祥、张献忠等部再度进入河南,与卢象升数战不利,到崇祯九年春末,遂又转回陕西。七月,高迎祥在陕西盩厔约南二十里的黑水峪,与洪承畴和陕西巡抚孙传庭部进行了一次会战。当时连日大雨,高迎祥本人疾病缠身,在下马射箭时,坐骑又被自己人偷走,他只好逃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随即被官军搜获,押送到北京处死。
李自成继承了高迎祥“闯王”的名号——这以后,我们就把他称为“闯王”李自成。
四、大挫折:潼关南原之战
崇祯九年到十年这两年,李自成带着官兵在陕西、四川之间来回兜圈子,积蓄力量。崇祯十年的九月他率十余部农民军围攻汉中,遭到曹变蛟的伏击,只好又退到四川,一度围攻成都城,在得知洪承畴入川后才撤走,进入梓潼、剑州一带的山区活动。在四川转战了三个多月后,崇祯十一年初,李自成又突围回到陕西,他没有想到,明末农民军最大的一次挫折即将到来。
在前一年里,皇帝启用杨嗣昌为兵部尚书,制定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方案。
四正,指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围剿的主战场,设四名巡抚,分剿专防。六隅,指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六个辅战场,设六名巡抚,分防协剿。简而言之,就是划区实行承包责任制。另设总督、总理各一人,“随贼所向,专征讨”。以洪承畴为总督,熊文灿为总理。除此之外,杨嗣昌还在兵力和粮饷上积极筹备,计划再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户部专设剿饷侍郎一人负责此事。
平心而论,杨嗣昌这些措施,从军事上看还是相当有效的——但在经济上则是饮鸩止渴。这是一剂猛药,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剿灭农民军,巨大的经济压力会先把大明王朝自己先压垮。杨嗣昌是明白这一点的,他准备“下三个月死功夫,了十年不结之局”,将崇祯十年的十二月、崇祯十一年正月、二月这三个月作为“杀贼之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