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可不是官人。当官途径是考举,能过不能过和运气等很多因素有关系。当商人则是综合实力较量。想比之下,周安如今这地位虽然不高,但过程之艰难不亚于蔡京。
由于欧阳毕竟是从八品的芝麻官,知州为防有人说话,不敢出面礼遇。几天后欧阳离开,周安安排了马队送欧阳去新城。按照正常逻辑,这经济好了,大规模的劫匪出现比率就会低,再着欧阳这一行人都不是吃素的,不需要周安安排。但周安还是坚持,按他说,而今这官道正在修葺,又是主要的陆地通道,有他派出去的人,路程会比较平坦。
由于是经济一体,各县都会抽调农闲农民对自己县内官道进行修葺。这是学阳平的,农民可以增加收入,而后再转换成消费,带动经济。刚开春,农作物还没下地,官道上确实乱七八糟。还好有周安派来的十几个人,一直在前面协调,欧阳这队人也没多耽误时间,在拥挤处,货运的队伍都让欧阳这边人先过。
梁红玉出来透气道:“官人,这修路四个月,用路八个月,很不划算。”
“这路用的太狠了,而且只是填填补补的黄土小石路。别说是重货过,就算是雨天过客,也弄得坑坑洼洼。”这个问题是全大宋的问题。而厢军步军最大一个作用就是修路。欧阳很惭愧,不知道水泥怎么整的,也不知道沥青是怎么弄的,更别说橡胶轮胎。这边还算好的,秦凤路那边打仗,就为了把物资运上去,动用厢军加劳工就有几十万。光修路就花费了几十万贯。要么说古代非游牧民族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照我看,这茶叶、大米就算了。如果是鸡鸭或者是水果一类的东西,这路上要耽搁些时间,钱就打水漂了。”
“东南还好,除了陆路还是水路。北方那边才是真麻烦。”欧阳笑道:“你也别把我当万能的,对这路,我还真没办法。”
由于产业的建设,导致大批的货车出现。有牲畜的也有人力的,即使有人开路,几天的路程,欧阳一行人也是花费了十来天才到新城。欧阳想好了,回去打死也要走水路。这走陆路其实就是为了重温一次当年离家的自由感觉。
到了新城,迎接人马甚巨,鞭炮、锣鼓等全摆了出来。有头有脸的乡绅都来迎接欧阳。这面子可算是摆足了。但也是应该的。不说欧阳当官的事,就算是其投资当地十万贯做采茶基地也是应当的。这投资可不能算十万,欧阳拿的十万是作为本地投资入股,又阳平那边商人再注资管理。一来一回,那钱就多了。一种产业带动产业链,价值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而当地官府也知道欧阳是位低权重,再者新城富裕起来也让他们有视金钱为粪土的能耐,所以也是接待相当殷勤。
梁红玉在欧阳身边笑道:“这就是衣锦还乡。”
“错!是惠兰版的浩荡皇恩策略。”欧阳伯母只是卧床不起,并不是什么要命的病。欧阳是应惠兰要求回来感动的。将自己塑造一个爱名之人。赵玉到时候一看,丫的,原来你吃这一套,那就好办。于是欧阳以后也好办了。
接下来第一个拜访的人物一定是先生,这要是过先生门而不入,很有可能会被参的。这种非律法,而全民皆重视的道德礼仪是万万不能少的。先生早就在国子监内翘高了脚等欧阳。欧阳进去把礼数做足,先生还是比较满意。
但先生仍旧教导:“当年给你取字为宏学,就是想你不拘小节,学天下所能学之事。凡事先学而后做,心中才有三分把握。而今你虽然官职卑微,但总是可以算是栋梁之才。万万不可为了身外之物而耽误前程。”
“先生教导的是。”
“有点风月,倒也算是小雅。但我听说你西北期间,流连乐营,却是大大不该。幸好有功而无过,以后切记要多加小心。”
“先生教导的是。”
“还有,忠君爱民,乃是当官的本分。你抗旨不遵,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凡事讲究一个因果。此次没事,不代表下次没事。我赠你韬光养晦四个字,你且好生琢磨。这为官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先生教导的事。”
“恩!”先生很满意欧阳态度道:“今天就在这边吃饭吧!”
“是!”
第168章 回乡琐事(下)
第二天去拜访的是欧阳生母柳氏,这就可去可不去,毕竟是改嫁的,在朝中没有注册。这次带的是梁红玉一起去。虽然有县里事先提醒,但柳氏是真没想到欧阳会来。虽然有所准备,但也是手忙脚乱。幸亏欧阳同母异父的十一岁妹妹也能帮忙,买小点,烧水泡茶。柳氏除了这个女儿,还有一个八岁大的儿子。柳氏现在丈夫是县里为数不多的郎中,看得出一家人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小康。不过丈夫这几天送儿子去杭州上学堂了,没在家中。
梁红玉把手镯套在欧阳妹妹手上问:“叫什么?”
“王保福。”
欧阳恶寒一个,这名字也太滥了。不过身为当代文人代表宋徽宗女儿名字也是滥得没边。什么赵金奴、赵金罗、赵富金。欧阳问道:“上学了吗?”
柳氏一边说:“女孩子家上什么学。这家我一个人也操持不过来,她在家还能帮上点忙。我不是也不识字,还不是过得好好的。”
“话不是这么说。你看杭州扬州和洪州,还有阳平附近那一带,不识字嫁都不好嫁。你说妹妹将来就找个好人家,不识字可不好找好人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