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接近于攻下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的飞机场,当时只有防纳德这支部队真正在抵
抗日军的进攻。美国袭击八幡的行动促发了这次进攻,虽然多亏史迪威的先见之明,
成都的B —29轰炸机基地距离日益逼近的前线有六百英里,仍然是安全的。陈纳德
将军的飞机基地的安全以及国民党政权的继续存在都成了问题。一九四四年六月十
八日,日军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城市重庆以东、相距不过四百英里的长沙。由于失去
了中国南部大米产区,蒋介石的重庆政府正面临着严重的饥荒。日军又向前推进了
一百英里,围困了衡阳及其附近的机场。日军曾一度撤走,衡阳之围暂时解除,但
日本人撤走不过是为了换来四个师重新发动进攻。八月八日,衡阳陷落,原因是蒋
介石一怒之下切断了对中国第十军的补给,他怀疑该军军长在密谋反对他。陈纳德
竭力援救,但史迪威拒绝增加汽油和弹药供应,说那是“徒劳”。
就在日军向渐趋缩小的国民党区域的纵深地带进攻的同时,一九四四年八月三
日,在喜马拉雅山脉以西八百英里,盟军对密 *** 围攻了两个月的战斗胜利结束,
指挥第十八军的日军将领剖腹启杀。他的残部沿伊洛瓦底江向曼德勒溃退。经过十
一个月的奋战,史迪威终于取得胜利,但是这场战役带来的伤亡数字达一万八千多
人,使之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最血腥、代价最高昂的战役之一。攻占缅甸北部这个具
有战略意义的交通中心,意味着进入中国的“驼峰”航线在这个关键时刻可以缩短,
每月空运给国民党军队的军需物资的总吨位可以加倍。向南约一百英里,十二个师
的兵力挡住了盟军钳形运动的东路进攻。这一在腊戍周围展开的钳形运动的目的,
是要重新打通滇缅公路。英国人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支持这一即将达到目的的
行动。“很明显,既然史迪威已经把我们带到密 *** ,”布鲁克将军写道,“我们
只得在缅甸继续作战。”
这一得来不易的胜利使史迪威晋升为四星上将,并接到了调离前线前往设在康
提的东南亚司令部上任的命令。但是,罗斯福总统建议蒋介石让史迪威指挥他的全
部军队,因为史迪威“有能力、魄力和决心消除威胁着中国的灾难”。那时,罗斯
福正在竞选第四次连任总统,因此急于表白他没有忽略美国对中国的支持。六月间,
他曾派遣副总统亨利·华莱士访华,设法劝说蒋介石和毛泽东停止争吵,并把他们
的军队联合起来,归这位曾率领中国士兵取得惊人成功的美国将军统一指挥。然而,
蒋介石仍然支持陈纳德,他不想让美国总统把史迪威强加于他,也不打算同他的共
产党对手和好。惯于施展缓兵之计伺机而动的蒋介石,对于日本人在向他的南部省
份——那里持异见的军阀们一直是给国民党人制造麻烦的根源——人举进攻的局面
并不象华盛顿那样焦急不安。他同意按见美国总统特使帕特里克·赫尔刊将军。赫
尔利同唐纳德·纳尔逊一起于八月间经莫斯科抵达中国。赫尔利此行肩负着几乎不
可能完成的使命:说服这位国民党领袖同中国共产党人和解。这位前陆军部长既不
能使国民党和共产党达成协议,也不能制定出一项对付日本威胁的共同军事战略。
在华盛顿,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制定最后击败日本的战略,他们对中国的军事
潜力的看法比总统乐观得多。马里亚纳群岛被攻克后,成都轰炸机基地的重要性降
低了,因为塞班岛上的机场离东京更近,而且遭到日本袭击的威胁更少。马歇尔在
法国视察了迅速向前推进的盟军前线井于六月中回国后,便向麦克阿瑟将军和尼米
兹海军上将发了一个指示,要他们考虑“加快太平洋战争进展速度的可能性”。他
概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制定的向日本发动进攻的各条进军路线的计划,并征求他们
的“意见和建议”。
麦克阿瑟认为,计划中反复提及福摩萨而极少提到他定于十一月进攻棉兰老的
计划,这是不让他实现他保证要进行征战的诺言。六月十八日,他答复马歇尔说:
“我坚定不移地认为,绕过菲律宾群岛而横越太平洋直接进攻福摩萨的建议是不可
取的。”他请求“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亲自去华盛顿申述我的意见。”尼米兹对参
谋长联席会议的要求的答复也很谨慎。他也认为,进攻福摩萨而不首先夺取帕劳群
岛或菲律宾群岛,将使进攻部队承受巨大风险。尼米兹所有的指挥官中,唯有哈尔
西赞成下一步在吕宋岛登陆,然后经琉球群岛中的冲绳岛直接进攻日本。
“我们必须谨慎地不要让个人感情和对菲律宾的政治考虑超过我们的伟大目标,
这个目标就是早日结束对日战争,”马歇尔将军告诫麦克阿瑟说。同时,他的答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