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迹象表明珍珠港是日本人特别感兴趣的目标——也就是说,不比自马尼拉、运河
区和西海岸来的定期报告更有兴趣,太平洋舰队的海军情报机构没有破译紫色密码
的机器,所以金海尔手下的人不可能随时了解外交电报。从七月份对“魔术”小组
的材料加强安全措施起到十二月第一周,唯一能得知这种重要情报来源的途径只有
斯塔克在给太平洋舰队司令信件中谈到的点滴情况。可是,斯塔克后来作证时却说,
他曾“在两三次适当的场合下问过,金梅尔是否能看到我们翻译的收听到的某些电
文。……人们对我说,他能看到”。[ 重点是作者加的]
在华盛顿,谁能收到哪些“魔术”小组情报存在着明显混乱状态,这件事关系
十分重大,因为日本特别注意珍珠港的般只行动的重要线索就在喜多领事从檀香山
发出的电报里。一直到发动攻击的前几天,这些电报都是用J19 密码播发的而不是
用紫色密电码。虽然破译J19 密码对于美国的密码工作者来说不是什么大难题,但
是这些密码只能在华盛顿破译,那里的工作人员有更重要的密码要破译,工作很多。
因此,译电工作一般都要拖延,往往要推迟几周。九月二十四日从东京发往檀香山
的指示要求把珍珠港分成五个区,用字母依次标明,并且在每周的报告里使用。这
条电报在十月九日破译,克雷默中校在上面标了一个星号,表示值得注意,但是没
有转告太平洋舰队。类似的情况还有十一月十五日东京发出电报,要求每周要送两
次报告,并且强调需要“绝对保密”,当这份电报终于在十二月三日译出后,也未
转告珍珠港。两天之后,十一月十八日东京提出要求得到指定地区的报告,电文一
直留在华盛顿的档案里,因为看起来并不重要。
假如这三封电报曾经转给太平洋舰队的情报官员莱顿中校,对于一位身在当地
的人可能会造成大不一样的印象。要是莱顿和罗彻斯特中校的密码破译员当时知道
东京要求了解的详细情况异常之多,而且檀香山领事送出的报告增加了一倍,他们
本来很有可能会优先破译当地的谍报人员在十二月二日以后发出的电报。那一天喜
多遵照他得到的指示,除了最低一级的密码外,销毁了全部密码,此后他的报告都
是用PAK-2 密码发报了,罗彻斯特的一伙人辨认这种密码并不费力。东京(在十二
月四日和五日)连续要求得到留港船只的详细报告,几乎可以肯定会引起他们的疑
心——尤其是喜多十二月六日的长篇报告更会引起怀疑,他的报告特别提到缺少防
范飞机的阻塞气球,没有保护战舰的鱼雷防护网,并且预测,“这为利用突然袭击
的办法造成了大好机会”。这个情报本来还可能使他们更多地注意到当地的联邦调
查局关于可疑的海外电话交谈报告(当地的一位牙医和日本的一个人的谈话),谈
话内容有时是气象报告和领馆人员在烧毁文件。
这些最后时刻发出的电报却无人注意,尽管在十二月第一周向珍珠港送过三次
截获的材料——太平洋舰队的情报人员本来可能会认为这是很不寻常的。第一份材
料是十一月二十九日截获的日本驻曼谷领事馆发的电报,所以要先送这份电报是因
为文内谈到一项入侵策略,目的在诱使英军越过边界,使帝国陆军的进攻有正当理
由。看来这个文件证实了金梅尔的看法,他认为,敌人作战的主要地区在太平洋彼
岸。他预料,最多不过是可能有些破坏行动,因为在十一月二十七日收到海军作战
部长的战争戒备令的第二天,斯塔克转达了陆军的警戒信号是命令进入破坏活动戒
备状态。十二月三日金梅尔收到了他在斯塔克信号之后得到的最重要的警告,战争
迫在眉睫:“已经收到极为可靠的情报,昨天已向日本的各领事馆发出必须绝对服
从的紧急指示……焚毁和销毁密码。”第二天,这件事得到另一份“魔术”小组截
获材料的证实——所以三天以后,海军从当地的联邦调查局听到日本领事和他手下
的人在拼命烧毁大量文件时,显然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准备送交金梅尔的唯一的另一份“魔术”小组报告后来由于国会举行听证会而
具有重大意义。就是那个“风向”信息,是十一月十九日用J19 密码播发的。由于
这种电码在译电顺序中不占优先地位,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才同“魔术”小组截获
材料一同送出。其中规定了广播密码用语,“以便在紧急时刻(有断绝我们的外交
关系和切断国际通讯的危险时)使用”。实际上有两套密码用语,但是第一组谈到
气候,准备在东京电台短波广播里连播两次,这些密码引起人们极大的兴奋。东风
有雨是指日美关系处于危险状态;北风多云是指俄日关系受到威胁;西风晴朗是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