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世家和地方衙门联手,密切合作,才维持了地方的稳定安宁。
现在倒好,直接将世家砍掉了,等于断了一条手臂,能不出事吗?
等到地方乱成了一锅粥,你王宁安处理不了,到时候各种指责就会落到你的身上!
变法,变法!
说着好听,几千年的规矩,能没有道理吗?
你想变法!
老夫倒是觉得你变着法的作死呢!
这天晚上,韩纲多吃了一大碗饭,家里人却没有他那么高兴,因为朝廷的限期到了,立刻就要上路了。
听说西夏那边都是蛮子,吃生肉,喝凉水,遇到事情,只认拳头,不认道理,妻子儿子,都挺担心的。
“怕什么,不是有韩福和韩通吗!他们两个都是好功夫,一个人打十个八个很轻松的,让他们跟着一起走,区区毛贼,不用放在心上!”
“爹,韩福怕是去不了了!”
“什么?”
韩纲气得豁然站起,“韩福那个兔崽子,他还有良心没有?几年前三天三夜的大雪,他和他老娘两个,没有吃的,都要饿死了,是老夫赏他一口饭吃,让他到韩家当了家丁。当时他可是跪在我的面前,说什么上刀山,下油锅,绝不皱眉头,怎么,他敢说了不算?”
儿子无奈点头,“爹,儿子听说了,韩福的老娘有病了,他要照顾娘亲,脱不开身,实在是没法陪着老爹了!”
“哼!借口,都是借口!”
韩纲气得拍桌子,“这年头有胆子的不少,可有良心的不多!你爹就是瞎了眼睛,才救了那个白眼狼!对了,那韩通呢?总不会他也要照顾老娘吧?”
“那倒没有,不过也有好几天没见到他了,也不知道是找了什么差事,估计也不会来了。”
韩纲气得翻白眼,正在这时候,有人前来拜访,走进来一个身高体壮的大汉,他老脸通红,见了韩纲,直接跪在了地上,二话没说,先磕了三个头!
“大老爷,韩通对不起你,韩通该死!”
“呸,你要是知道该死,就出去跳河,投井,没良心的东西,何必来恶心老夫?”
夫人看不下去了,主仆一场,好聚好散,何必闹得没脸!
“韩通,你可是有差事了?”
“回夫人的话,小的参加了应聘,侥幸当了副参军,负责法曹的事情。”
韩纲眉头紧缩,怒道:“你也吃上衙门的饭了?”
“回老爷的话,是王爷下的令,地方的衙门扩编了,小人侥幸选上了,没法继续给老爷效命,请老爷勿怪!”
第895章 狠人吕惠卿
在宋代的地方,以县衙为例,通常有一个知县或者县令,一个主管文书的主簿,还有两个辅佐知县的县尉,然后下设六曹,负责一县的事务。
这种官吏配置,从秦汉一直到明清,都大同小异,最多名称改变一下而已。
如此单薄的配置,怎么能承担起一县的事务,没有法子,只能将老百姓“外包”,采取间接管理的模式,说穿了,就是把老百姓交给地主士绅,然后官府跟士绅直接打交道,通过士绅,来控制百姓。
为什么韩纲笃定,王宁安要倒霉呢!
因为他心知肚明,韩家能掌控的百姓,把所有佃户,商家都算进去,足有几十万之多……甚至超过了地方衙门控制的人口!
你把这么多人释放出来,就跟洪水一样,如果管理不好,还不出乱子啊!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就在要把韩家迁走,民心混乱之际……出现了严重的乱象。
有人成群结队,抢掠偷窃,胡作非为,老百姓刚分到的耕牛,就被拉走,宰了吃肉,刚刚给他们的房舍,就被人一把火给烧了。
乱七八糟,乌烟瘴气。
很多人都会有个误解,以为古代不许杀牛,市面上就没有牛肉了,所谓大侠套餐,也是扯淡!
其实情况没这么简单,法令的确摆在那里,但是能落实几分,却是值得商榷的……比如眼下,韩家的人要走了,那么多的事情,也没人拍板了,就算再多的人胡作非为,也没人约束,连衙门都歇菜了,完全失去了秩序。
这也是世家大族对抗朝廷最好的办法。
没有了我们,地方就要乱套,朝廷想要秩序,就必须向士绅妥协,请求他们出面帮忙……以往历代,尤其是大宋,都选择了低头。
可偏偏这一次遇上了吃生米的!
王宁安根本不在乎!
别说你们小小的韩家,益州的差役不配合,老子都给罢黜了,京城的官员闹事,连三元及第都给罢官了。
区区地方的一点乱子,还能难得住我!
王宁安直接接管了雍丘县衙!
“知县,还有其他的书吏差役,你们都可以卷铺盖回家了。”
知县姓房,他仗着胆子,陪笑道:“王爷,你虽然贵为首相,但是要罢免朝廷命官,也要经过吏部,要有圣上的旨意,就这么办,不合规矩吧!”
王宁安懒得看他,而是冲着章惇和吕惠卿微微一笑。
“你们俩都瞧见了吧!兴利除弊,多数时候,就不能讲究规矩,不能遵循朝廷法度……比如说,要罢免这个知县,要通过吏部,通过圣人,公文往返,就要一个月,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地方的乱子丛生,都要算到我们头上,是我们没改好……假如一个人耗费一个月,十个县就是一年,试问……这么拖延下去,还怎么推行变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