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他们虽然不用种田,但是他们的家人,父辈,兄弟,妻子,孩子,多数人都是土里刨食,辛苦到了极点!
好容易有了改变处境的机会,没有人愿意放弃。
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苏州几十万的百姓,组成十万人的队伍,简直太容易了,愤怒的百姓冲出了城市,前面的厢军已经冲散了漕帮的叛军。
就连厢军都玩命了!
娘的,在老少爷们面前,丢得起命,丢不起人!
老子拼了!
童山,还有其他的大龙头,都被吓坏了。
温吞水一样的老百姓,真正爆发起来,居然胜过滔天洪水,他们只觉得好像要被淹没了一般。
什么美梦,什么幻想,童山都忘了,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跑,跑得越远越好!
叛军溃散了,他们甚至没有遇到正式的朝廷军队,就彻底败退。
有些叛军落后了,被老百姓追上来,不由分说,当场杀死,有的甚至被无数双大脚踏成了肉泥,只是在地上留下一块暗红的斑点,还有几块破布。
死里逃生,张筠松了口气。
他突然想起了那个老者,还有三个年轻人,是他们带头反戈一击,才促使厢军哗变,接着全城都被动员起来,他才活下来的。
“老英雄,你的尊姓大名?”
老者呵呵一笑,“什么老英雄,俺叫江剑晨,是漕口的功夫教头。”
张筠愣住了,漕口的,那怎么会站在他这一边,这也太有趣了?
“那个……江老英雄,我是真糊涂了。”
江剑晨呵呵一笑,“大人,这事说起来也简单,你是俺姓江的遇到的第二个好官!”
听到如此赞誉,张筠不好意思摸了摸下巴,貌似别人都骂他是混蛋呢!
“对了,那第一个人是谁?”
“他可是大大有名,就是咱大宋的第一才子!”
张筠皱眉吃惊,江剑晨干脆直接说了,不是别人,正是苏大才子,苏轼!
王宁安在来江南之前,曾经安排了几个人,去接触漕帮成员,了解他们的心声,好对症下药,彻底解决漕运的问题。
苏轼就是最主要的一个,他最初还乐颠颠的,信心满满。苏轼很清楚,铲除了漕帮,对普通的劳力是有好处的,能够增加很多收入,而且还不用低声下气,到处磕头孝敬,多好的事情!
傻瓜才拒绝!
可下去之后,他才发现,几乎所有的苦力脚夫,都抵触朝廷的策略,他们甚至懒得听你解释。
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一个理儿!
漕口再不好,里面都是本地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他们虽然挺狠的,但是大家伙还能活着……如果落到了朝廷手里,哪还有好下场吗?
这些年朝廷干了什么事情?
青苗法逼着他们借钱,不借都不行,方田均税,结果方了他们的田,均了他们的税……现在又要修铁路,抢他们的饭碗子,朝廷这么可恶,他们宁可相信漕口里面,师父,师爷,大龙头的话,也不信朝廷的话。
更何况因为不识字,大多数人也不知道朝廷要干什么!
苏轼观察之后,哀叹连声,他不得不承认,庙堂和江湖,真的是两个世界!
难怪姐夫一直坚持,要摧毁世家,解决帮会……不处理这些人,朝廷永远没法取信于民,看似天下一统,实则天下是被分成一个个小格子的,地域、门户、帮会、世家、地主,宗族……就是一个个坚固的堡垒,顽强抵御着一切变革。
比如要推动工业,就要施行普遍的教育,结果教育经费下去,地方上有这么多的势力,他们去分配资源,肯定不会平均分,所谓的普遍教育,根本实现不了……这还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还有征地,还有产业发展,还有农业转型,乃至对外移民开发……任何事情,都推不下去,或者到了地方,就严重扭曲变形!
大苏第一次认真思考起来,看明白了没用,还要真正解决问题!
他沉思了三天,还真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苏轼好吃,厨艺也好,他就在码头旁,支起了一个摊子,专门做烧肉,他做的肉别具一格,不用水,而是用黄酒炖熟,然后放到锅上去蒸。
蒸出来的肉不但颜色红润,更是入口即化,妙不可言!
往来的力巴,只要花20个铜子,就能买到拳头大的一块烧肉,实惠好吃,一时间轰动开了,每天都有几十人排队,眼巴眼望等着。
大苏终于在运河边打出了名声,也终于有了和力巴脚夫坐下来谈心的机会……苏轼没有直接告诉老百姓什么,而是选择了一个很奇怪的办法,他骂人,不停地骂,骂得花样百出,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个人能跑得掉。
码头的苦力脚夫,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吃一大块烧肉,最大的乐子,就是听苏轼骂人!
大苏完美地实现了我骂故我在!
他穿得邋里邋遢,满身的油渍,又一嘴的粗话,和力巴坐在一起,几乎分辨不出来,谁也不敢相信,眼前这家伙是大宋的第一才子,翰林的侍读学士!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开始接纳苏轼,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苏轼也有机会将朝廷的国策告诉大家伙。
“修铁路也不是废了运河,运河照旧,你们的日子也没什么影响,只是没有了漕口盘剥,你们都是正儿八经的工人,会受到朝廷的保护,谁也不敢克扣你们的工钱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