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社会学者的角度,这就是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也就是民怨的来源……而放在工业化初期的大宋,情况更加糟糕,因为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士农工商的等级还存在,一些士绅从事工商业,种植商品作物,他们占有等级的优势,又有经济的优势,双重压榨之下,老百姓想增加一点微薄的收入都做不到,甚至经济情况更加恶化。
一边是左拥右抱,奢侈无度,一面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这样的情况,等于是一堆干柴,只需要一粒火星,就会引燃!
注意到了这些之后,王宁安的心中,就越发笃定,绝对不能让文彦博上位,未来的首相必须有苍生之念,必须能照顾大多数的百姓……如果不然,大宋这艘巨轮,随时可能倾覆……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白了,鄱阳湖的水贼和摩尼教能走到一起,如果我猜测不错,应该是东林的余孽,还是世家大族的残余,他们在中间牵线搭桥,钱暄已经供认了,他们曾经筹措3000万贯,去上游买粮食,就在我们查抄钱家之前,钱暄又拿出500万贯,给了郑侠,让他做殊死一搏。”
王宁安的判断,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罪魁祸首,我们不能放过,但是这一次务必治标治本,一起做好!”
王宁安看了一眼张筠。
张筠立刻起身,“王爷,卑职愿意率众前去,落实分田,从根本上釜底抽薪,铲除病根!”
“嗯!”
王宁安颔首,“章楶,你现在率领水师,立刻进驻湖口,封锁鄱阳湖,剿灭水贼。”他又看了看章惇,“你带领禁军,分成三路,围攻睦州,歙县等地的摩尼教……记住了,不要光顾着打仗,更不要追求杀多少人,能砍脑袋,算不得功劳。那些百姓都是大宋的子民,多数都要争取过来,拿出三分的力气打仗,七分的力气扫清弊政,落实分田,自然能挽回民心,让更多的百姓相信朝廷,悬崖勒马!”
……
王宁安一锤定音,抽调了3万人马,1000多名官吏,还找到了本地因为分田而改变命运的老农,组成了一支很奇怪的平叛大军。
人马沿着新安江逆流而上,所过之处,兵马在前面开路,驱赶了叛贼之后,张筠就立刻安排官吏下去,和百姓沟通,落实分田。
有些时候,这些官吏甚至跑到了大军的前面,他们早就轻车熟路,联络当地的农户,找出为富不仁的家伙,立刻处决,然后重新分田,发给地契。
当老百姓拿到土地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懵的,等到他们适应过来,立刻狂喜大笑……更有很多百姓组成了民兵,他们自愿充当大军的先导。
一路上也会遇到摩尼教的人马,根本不用朝廷出手,这些老百姓就会主动过去,呼朋引伴,招呼他们回家种田。
章惇督着大军前进,经常会遇到滑稽的一幕,当摩尼教集中人马,想要和朝廷拼命的时候,不用打,只要等一两天,他们的兵马就会逃跑大半……被裹挟的青壮,多数都是当地人,有了土地,有了生活来源,又不追究罪责,干嘛还跟着你们掉脑袋!
这是一支最不像平叛的军队,没有名将领队,也没有复杂高明的兵法,可就是一往无前,谁也挡不住!
只用了大半个月的光景,兵马的前锋已经直指睦州。
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土地的百姓,大力支持,在军队的后面,有上万的民兵,以及更多的民夫,他们驾着船,推着小车,提供军需物资,保证大军顺利开进!
“民心在我!”章惇指着睦州,大笑道:“今晚我要在睦州喝庆功酒!弟兄们,攻城!”
第955章 摩尼教灭
章惇下令攻城,在他看来,小小的睦州,根本不是挡不住朝廷的大军,只要一走一过,就能拿下。
可事实上章惇想错了,此时还留在睦州的,大约有两种人,一种就是摩尼教的死忠信徒,他们已经不在乎生死,不在乎一切,和他们讲道理不管用,给他们利益也不成,问这帮人想要什么,他们说想要朝廷去死!
跟这帮疯子是没什么谈的,也没法谈。还有一帮人,他们对朝廷有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哪怕朝廷分了田,他们也会认为这是假的,骗人的,只是暂时收买人心,等到放下了武器,朝廷又会加倍欺凌他们。
不管是哪一种,全都非常顽固,而且是真正敢拼命的。
章惇先是让人用火铳攻击,城墙上死伤很多,渐渐没了声息,他以为人都跑光了,就大喇喇下令攻城。
可是当人马到达城下的时候,突然从女墙后面冒出无数的人马,他们向下抛石头,扔标枪,还有弓箭,滚木,灰瓶……虽然是原始的守城武器,但是杀伤力却不小,一转眼,有几十个士兵受伤,或者死去。
吓得章惇立刻鸣金收兵。
当朝廷的人马退下去,城上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每个人都拍着手大喊大叫,发泄着心中的兴奋……
被打了一棒子,章惇终于清醒过来,原来一路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几乎让章惇迷糊了,他觉得所有人都已经归附,甚至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解决摩尼教。
现在看来,顽固的死硬分子还是不少,他沉吟一下,立刻下令,士兵分成三路,去攻击睦州,还拿出了手雷,火箭一类的大杀器。
摩尼教的这些人,远不如北方百姓凶悍,尤其是他们的弓箭太少,缺乏远程攻击的能力,面对宋军的攻势,只能被动挨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