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有那么多人不相信,也不希望王宁安退下去,但是在新年的第一份贺表里面,王宁安就明确表示,他和先帝有约定,绝对不能违背先帝的旨意……而且王宁安也提出,要让大宋长治久安,新陈代谢就是必须的选择。
如果仅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身上,那是行不通的……朝政要有延续,要薪火传承,大宋要生生不息,跳出治乱循环的圈子。
这些话王宁安不止一次提过,但是这一次他讲得最明白,也最清楚。
王宁安一定会退位的,新的政事堂该谁来接掌?刚刚被击败的契丹,还有那么庞大的土地,要怎么处理?
事情千头万绪,全都压在了赵曙稚嫩的肩头,很难!
经过了几天的思考,赵曙终于拿出了主意!
师徒坐在了中军帐,几天之前,他们在这里探讨战局,部署围攻耶律洪基的策略,而这一次他们又坐了下来,要去商讨接下来的走向!
“弟子不会停止脚步!”
赵曙开门见山,“拿回云州,灭了契丹,还只是第一步,还要继续征战,要向西,灭了塞尔柱,一直打到大海的尽头!要向南方用兵,要把天竺变成大宋的粮仓……一息尚存,绝不停息,哪怕花几十年,几百年,也决不退缩,日月所照之土,都是大宋的疆域,普天之下,皆是大宋的子民!历朝历代,都是在秦始皇留下的基础上,增增减减,弟子要打下更多的疆土,超越汉唐,我们有这个能力!”
赵曙急促说着,显得斗志昂扬。
王宁安含笑,“陛下有此雄心,臣真是欣慰,臣相信,陛下一定能够做到!”
“不!”
赵曙摇头,“靠着朕一个人,绝对做不到,朕没有那个本事!”
没有那个本事,你还吹什么牛皮啊!
赵曙憨笑道:“师父,你必须帮我,所以,你不能撂挑子!”
“臣绝不会留在政事堂!”王宁安不容置疑道。
“可以!”赵曙竟然答应了,“师父,朕已经想好了,你转任平章军国重事,同时兼任辽东总督,负责把这块比大宋还要辽阔的土地变成汉家乐土,再也不要沦落到蛮夷的手里……师父,你的本事弟子万分相信,文相公尚且能治理好西夏,师父可不能让弟子失望啊!”
“等等!”
王宁安立刻道:“陛下,这个主意是不是文宽夫给你出的?”
赵曙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认真道:“不以人废言,弟子觉得这样做是合适的!”
君臣两个人对视了好半天,全都不说话,赵曙努力挺直胸膛,屏住呼吸,就在他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王宁安突然哈哈大笑。
“陛下果然有了圣君之姿,臣恭祝陛下,成就霸业,做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
师徒君臣,四只手握在了一起!
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刻,一直以来,王宁安都是那个最后拿主意的人,而这一次赵曙采纳了文彦博的建议,让师父去治理辽国,他没有征求师父的意见,而是以皇帝的身份下旨意。
虽然,王宁安继续坚持,赵曙就会认输,但是王宁安选择了服从,如果说过去是师徒多余君臣,那么从此之后,君臣就要多余师徒……王宁安没有什么失望,相反,还很欣慰。
就好像一个父亲,把孩子拉扯大,送进学校,走向社会……终究有一天,孩子能自己养活自己,能自己做主,家庭的权力,总会有交接的一天。
哪怕来的有点快,王宁安也坦然受之。
他曾经一度担心,自己会走上权臣之路,篡夺徒弟的江山,虽然王宁安敢确定,他一定会成功,毕竟有那么多穿越前辈,珠玉在前!
但是这一刻,王宁安可以很自豪。他约束了自己,没有走上那一条路。他可以问心无愧了,不管是赵大叔,还是师父范仲淹,还有千千万万,对他寄予厚望的人,没有让这些人失望!
……
这场谈话不长,但是却直接决定了大宋的命运,新君和权臣,最大的危机化解于无形,值得庆贺!
但是也别高兴太早,内外都是烂摊子,还等着他们收拾呢!
“师父,弟子准备立刻出兵云州,把耶律洪基给抓过来!”
王宁安点头,“军国大事,自然由陛下决断,只是臣以为再等一等为好。”
“等?”赵曙沉吟了一下,笑道:“果然应该等……师父,你可要经常提点弟子,不然又要犯错了。”
面对一条受了重伤的野兽,直接追上去,会遭遇垂死一击,而等一等,等到血流的差不多了,精气神也没了,再来捡便宜,那可就容易多了。
一个好的猎人必须会把握时机。
此时的耶律洪基,比起受伤的野兽还惨。
“陛下,收拢士兵,不足4万人,加上云州的留守人马,只有7万不到!”耶律乙辛的一条手臂吊着,脸哭丧着,跟吃了苦瓜似的。
败了,败得太惨了!
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各地众叛亲离,有家回不去,这对君臣输光了所有的赌本……“朕还有机会,还有……”
耶律洪基碎碎念着,“云内州还在,战马调运也差不多了,我们立刻就走!从云内州进入草原,这是最后的一条路了,朕一定能成功!”
耶律乙辛立刻道:“陛下,臣赞同立刻撤走,只是耶律仁先,还有他的三万人马要怎么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