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这两派之外,还有一些大氏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大宋皇帝的藩属,是大宋天子的臣下,而不是政事堂的臣下。
大宗的官吏没有资格在渤海收税,他们只愿意向赵曙纳贡称臣,而不容易接受大宋的控制,这一派的人虽然不多,但是多为渤海王的亲信,也不容小觑。
……
“小小的渤海,竟然如此错综复杂!”王宁安眉头紧皱,派遣小彘去调查,这一步还是正确的,若是冒然反应,肯定会惹麻烦的。
王宁安思索了一阵子,才缓缓开口,“宽夫兄,这是你惹出来的麻烦,你该去收场了!”
“我?”
老文正看着小彘的报告,手一哆嗦,差点把文稿给掉下来!
他直觉就是王宁安又要害人!
“你,你想干什么?”
“不想干什么……现在渤海的情况你也看出来了,总该拿出一些策略吧!”王宁安呲着牙一笑,“你要是没办法,我就上书弹劾!请求砍了你的头,挽回渤海的民心!”
“你!”文彦博气炸了肺,拳头握紧,几次想要暴打王宁安解气,但很可惜,他毕竟是七十来岁的人了,根本没有那个力气。
沉默了半晌,老文缓缓道:“没有别的法子了,只能先杀几个,挽回民心吧!”
文彦博也挺生气的,奶奶的,老夫只是让你们收印花税,居然敢增加到两成,这帮畜生也太不要脸了!
正好把他们宰了,相信这些家伙也捞了不少,拿他们的钱填窟窿,正好!
这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文相公简直溜的飞起!
“那理学呢?他们该怎么处置?”
老文眼睛转了转,突然道:“二郎,这个理学着实坏事,要不都杀了怎么样?”
王宁安翻了翻白眼,轻笑道:“当然可以,宽夫兄只管下手,我没有意见。”没有意见,可不代表支持,老文当然听得出其中的差别。
姓王的又要甩锅!
老文恨恨咬了咬牙。
“那这样吧,凡是宣扬反叛大宋,辱骂君父的,一律严惩不贷,至于其他人,暂时放过,不过再随便胡说八道,一样要付出代价。”
王宁安想了想,颔首道:“就按宽夫兄的意思,你立刻去渤海,教育和舆论这两块,必须拿回到朝廷手里!”
……
5000士兵,50艘船只,文相公整装待发,直扑渤海,重新掌握了权力,老文还是有点雀跃的,如果没有讨厌的王宁安管着他,那就更完美了!
半个月之后,文彦博出现在了渤海的大地上。
他上岸之后,第一道令子下去,就是抓了十几个民怨最大的税官,并且连同他们的爪牙,一共三百多人。
都给推到了码头,直接枪毙,连辩驳的机会都不给。
文宽夫还假惺惺满脸流泪,向所有百姓拱手抱歉。
“乡亲们,老夫给你们赔罪了。天高皇帝远,这帮畜生胡作非为,老夫没有给你们做主,老夫愧对大家伙啊!”文彦博说到了激动处,声泪俱下。
不得不说,面对演技派的祖师爷,渤海的百姓就像是小白兔一样好哄,甚至有人跪下,感谢文相公大恩大德。
老文暗暗松了口气,两大任务,第一个已经完成了,就剩下第二个……他稍事休息,派遣人去调查理学的私塾,10天之后,老文果断出手,一口气封了7所,包括那个杨巡在内,全都被抓了起来!
第1055章 匆匆三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不会因为是帝王,就给你调慢,也不会因为你是穷苦人,就增加岁月……总而言之,大宋这个当世最庞大的帝国进入了治平九年。
这是个很重要的年份,远征西域三年的皇帝陛下要携着胜利的威风,回归阔别已久的京城了。
大街小巷,到处都在议论这一场战争。
三年的光景,算是大宋最长的一次战争,比起灭契丹和灭西夏都要长得多。
万里远征,时间又这么长,打的不是前方的将士,而是打的后方供应,打的是国力!司马光在这三年之中,头发白了三分之一,刚刚年过不惑的曾布,鬓角也出现了白发,他们一个执掌金融,一个主管户部。
算是付出心血最多的两个人,不过此刻他们都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千斤重担,总算扛下来了!
赵曙这一次远征,最初只带了5万人,后来陆续调兵轮换,总计差不多30万人参加过战争,基本每个人在前线停留半年的时间。
赵曙始终将自己的兵力维持在5万人上下,他没有追求什么百万大军,毕其功于一役……相反,赵曙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默默关注着战场,他只是把自己的人马放到适当的位置,给予对手泰山般的压力。
绝不打赔本的仗!
这是赵曙始终牢记的一点。
就在过去的三年里,塞尔柱帝国风起云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首先是皇帝艾尔斯兰离奇死去,本来这个庞大的帝国还不会立刻瓦解,艾尔斯兰是个很有才略的人,他给自己的皇太子留下了一个能臣。
此人叫穆勒克,他是塞尔柱的丞相,并且是皇太子马立克沙的师父,尊贵的太傅……他还有一个身份,早年他是山中老人霍山的同门师弟。
虽然出自同门,但是师兄弟两个却针锋相对,穆勒克一心一意辅佐塞尔柱皇帝,压制霍山的力量,维持着帝国的稳定繁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