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什么都不想,只有一个念头,干活,分田,娶媳妇……
有了奴隶充当开路先锋,接下来的移民工作就相对容易了。
朝廷还定下了赏格,能拉到一千人移民,直接授予知县位置,如果是武人,可以授予统制……这道令下去,刺激了无数热衷功名的人,很快就掀起了一轮移民浪潮。
有人要问,既然怎么都要走武装移民之路,为什么不早点走,何至于拖到今日?
其实移民一直在做,而且数量不少,只是外移的速度赶不上人口的增加。
当年就移民,只能向外转移穷苦的佃农,他们没什么技能,两眼一抹黑,扔到外面,等同让他们自生自灭……君不见历史上闯关东,走西口,死了多少人!沿途都是累累白骨!
如今经过了均田,经过了普及教育,再向外面移民,情况就大为不同。
很多人都有目的。
他们圈占土地,抵押购买拖拉机等机械,招募同乡同族,一同开发耕种。收获的高粱、大豆等等,又可以返销回大宋。
要知道王宁安的作为,还让大宋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内需市场,整个移民,变得更加有效率。
辽东的铁路不断向北延伸,每增加一段铁路,就会聚集成批的移民,村庄集镇,像是雨后春笋,迅速冒出来,势头非常喜人。
按照新政学会的预估,未来10年,向辽东迁徙的人口就会超过500万,再加上去西域,还有下南洋的,大宋能转移出去1000万人。
虽然阻止不了人口增长的趋势,但是往外移民,能增加许多商机,提升就业,还能促进产业升级,吸收更多的工人。
总体来讲,情况还是乐观的……
赵曙很欣慰,他在出发之前,决定看看儿子。
皇帝来得很突然,没有惊动任何人。
正是上午的时候,赵顼一个人,正襟危坐,在那里摇头晃脑,不停念着……王宁安并没有盯着,但是有个更好的监督员。
一只接近成年的大熊猫,瞪着一对眼睛,一边往嘴里塞胡萝卜,一边看着小小的赵顼。
其实人家滚滚根本不在乎什么太子,只是喜欢胡萝卜,真正该怪那个放胡萝卜的人!
赵曙不明就里,只是看到儿子乖乖读书,简直心花怒放,开心飞起……还是师父有办法!
他一时激动,直接来到了赵顼的身后。
“皇儿,你念的什么诗,能不能给父皇背一背?”
第1070章 工程师和循吏
赵顼发誓,他第一次觉得父皇挺好的,至少相比那个师父强多了,而且和宫里比起来,简直是水深火热,虎狼环视……没错,虽然没有老虎和狼,但是有熊啊!
滚滚坐在那里啃萝卜,很多人都会觉得萌,唯独赵顼,他怕得汗毛都竖起来了。这家伙咬萝卜的声音,就跟咬骨头一样,嘎嘣脆!
赵顼甚至觉得这家伙会随时扑过来,把他给吃了,就像萝卜一样!幸好滚滚不会读心术,不然知道赵顼这么看,保证笑死了。
熊家是乖宝宝,从来不吃生肉的,虽然熊家有尖牙利爪,但是靠着卖萌就能吃饱,何必费力气呢!
至于那两条狗,纯粹是找死!
要知道在小时候,滚滚还是个小团子的时代,狗狗造成了多大的阴影,熊家只是报仇雪恨,刚刚好而已!
放心,以后熊家只是乖乖吃萝卜……
赵顼不知道这些,他迫切想要离开这个鬼地方。
小家伙打起十二分精神,居然奶声奶气,真的背了起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赵曙越听越开心,简直笑开了花,等到4句结束,急忙追问道:“后面呢?”
赵顼眨了眨眼睛,努力想着,“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城……”小家伙背不下来,急得眼泪都出来了。
赵曙倒是没有责怪的意思,《芙蓉楼送辛渐》一共两首,相比而言,第一首更广为流传,他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念完了诗,赵曙更是感叹道:“皇儿,这首诗很有趣的,夜里的寒雨落在吴地,第二天送客望着楚山,这就有两个国,吴和楚,全都是春秋列国之一,也都强盛一时……王昌龄是在吴楚分界的地方送别客人,那里有一座关城,叫做召关,就在现在的润州治下,还有一出戏,讲的是春秋时候,有个叫伍子胥的人,为了过召关从楚国逃到吴国,一夜之间白了头……”
赵曙柔声讲着……他想起了父亲赵祯,那时候他还不到十岁,比赵顼大不了多少,父皇就拉着自己,从一首诗,讲一段故事,论一朝兴衰,听得亲切有趣,入情入理……赵曙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拿父皇讲的历史,去问师父,然后再用师父讲的东西,反问父皇。
两个人讲东西完全是不一样的套路,最初赵曙还困惑过,不过了解多了,他也就明白了,这世上没有什么完全的对与错,只是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而已……
“皇儿,别人能教你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学到多少……等这一次父皇灭了天竺,我就带你去润州,到江南看看,我们也去芙蓉楼,登高望远……昔日的吴楚两国,皆是大宋疆土,还有更多的国家,也会纳入大宋版图……父皇会给你打一个好大好大的天下,你说好不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