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司马光冷笑了两声,“你这么说,我也就这么听,但是,你别打量着这个案子和你们没关系,如果真的查下来,谁也跑不了!”
“我们明白。”
杨时谈过之后,就匆匆告辞。
司马光靠在椅子上,显得十分无力。
拿不到老师的支援,又和新政学会决裂,加上失去了议政会议的强援,他唯一还有点优势的就是朝廷百官。
可问题是这帮当官的都是墙头草,随风倒,关键时刻指望不上……司马光熟读经史,太清楚了,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退一步,退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等着风向变了,他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他随手拿起了桌上的一卷几年前写的书稿,这是他在几天前找出来的,当时上面还满是灰尘,自己有修书的念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是却迟迟没有机会……或者说,他还舍不得权力的滋味,没有当过首相,怎么忍心隐居修书呢?
可眼下这个局,他的确想走了,如果再继续下去,搞不好就连他都陷进去了。只是吕诲的案子非常糟心,司马光也没有把握,到底会牵出多少事情。这帮畜生背着自己,在下面做了太多的坏事,最后却要自己给他们擦屁股。
“哎,真是进退两难啊!”
司马拿不定主意,可是刑部那边已经找到了至关重要的证据,而且还是让人触目惊心的铁证!
韩宗武邀请都察院,御史台,包括章惇和吕惠卿等人,到了刑部的后堂。
在地面上,摆着几十具担架。
“这,这是什么?”大家惊讶道。
“你们自己看吧!”韩宗武黑着脸道。
章惇走过来,掀起之后,立刻皱眉头了,他连着看了好几个,全都是骸骨,而且是肢体不全的骸骨,已经腐烂非常严重。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别卖关子了?”
韩宗武道:“这是汝州的一个村子,一共200多口人,被一场山洪淹没,全村仅有5个人生还,这些尸骨就是刚刚挖出来的!”
曾布立刻道:“这个事情我知道,户部为此拨了专款,怎么,这个案子和吕诲有关系?”
“这个村子的后山是煤矿,我们批了两个工厂进行开采……但是在一年之前,两个工厂突然合并,开采量增加10倍还多,为了运输煤炭,他们把周围山上的林木悉数砍光,准备开山建路,结果路没有修成,一场暴雨来袭,就把一个村子给淹没了!”
苏辙大惊,“这么大的事情,当地就没有人能管吗?”
“呵呵……大理寺卿的生意,谁有胆子管!”
第1082章 朝廷的大阵仗
这个案子是韩宗武几乎连轴转,费了无数心血,才彻底掀开的。
而真正掀开之后,也使得所有人大惊失色。过去还有人不断发出疑问,认为以大宋的国势,已经是历代之冠,还要折腾什么,好好偃武修文,弄点文化工程,编撰书籍,传流后世,也就足够了。
剩下的都是标新立异,危言耸听!
可是当这个案子爆发,大家伙才真正震撼了。
要说最冷静的人,那就是大苏了,他一点都不奇怪。
你要经济的数字,要对外动武,要大建工程,各种需要狂增,眼看着利润那么丰厚,当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手段都拿出来。
这些士人老爷,捞钱也是一把好手,不服都不行。
“子瞻,你怎么看这个案子?”
苏轼把胳膊一抱,微微一笑,“这个案子我没参与,半点也不清,没法说什么,我只是提醒诸位,现在地方的贪墨,打着开发的借口,官商勾结,草菅人命,所在多有。汝州这种情况,在任何矿业城市都有!记得上一次火车站被烧死那么多奴隶吧?我可以告诉你们,有些地方,大宋的子民也参与了挖矿,结果遇到塌方,死在里面,老板为了避免赔偿,居然谎报逃跑,这样的荒唐事,十几年,就没有断过!”
大苏口若悬河,说的慷慨激昂,把许多大家不知道,或者被忽略的事情,全都掀了出来。让这几位听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你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把功夫都放在了和理学,还有司马光争权夺势上面,有几个人,把心思放在朝政上?”
说到这里,章惇终于忍不住了。
“苏子瞻,我们的确有错,但若是不把那伙人干掉,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受害呢!朝局要清理,吏治要整顿。百姓更要顾,地方的贪墨也要处理,这本是并行不悖的事情,你如此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大苏还想和他吵,不过一转念,他冷笑了声:“章天官,你的话我听进去了,但愿你们能知行合一!”
说完,大苏一甩袖子,直接去了王府。
以往苏轼是不能进府的,但是小彘南下了,家里只剩下王宁安一个人,三位夫人全在幽州,那么多儿孙,都是她们教育,也脱不开身。
小彘不忍心老爹一个孤老头子在家,只得请舅舅过来,他寻思着苏轼为人滑稽,乐观开朗,正好给老爹解闷。
可小彘哪里知道,乐观的大苏早就消失了。
现在的苏轼,真是一肚子牢骚,说话比谁声音都大。看什么都觉得的不合理,天天嚷嚷着要处理正事,弄得王宁安都想把他赶出去了!
“子瞻,你现在真有点学者的范儿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