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之足足哭了三天,没有一个人替他说情,案子也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
三天之后,陈升之被押着离开了洛阳,直接送到海州,在那里有船只,会把陈升之送到千里之外的荒岛,不出意外,陈相公的余生只能和猴子一起渡过了!
……
“唉,真是好狠啊!”
文彦博身在开封,陈升之路过的时候,他还偷偷去看了看,回来的时候,路上就有百姓兴奋谈论,简直大快人心,没有一个部拍手称快的。
老文真真正正感到了恐惧,什么叫千夫所指,什么叫众口铄金,什么叫积毁销骨……老百姓早就心中有气,充满了怨言。
谁要是还觉得自己是靠着真本事考上进士,十年寒窗苦读,颜如玉,黄金屋,都是应得的,那就是脑残了!
瞧好吧!
陈升之才是个开始,还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霉呢!
老文回到住处,干脆也不闭门修书了,这位把他的书局改成了学堂,亲自招生讲课,他还开了几片土地,种上蔬菜。
幸好在儒州练就了一身本事,弄起来驾轻就熟。
文相公是想好了,必须以恬静示人,安贫乐道,自给自足,不然谁知道什么时候一阵风,刮到自己的头上,他可不想去和猴子为伍。
其实世人要都像文彦博这样精明,也好办了。
偏偏就有一大堆不信邪的,他们觉得朝廷之前也整顿过吏治,这么多年,不还是过来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尤其是王陶,他觉得自己清正廉洁,无可挑剔,谁也没法子把他怎么样!
只是他低估了这一次整顿的力道!
“王大人,我们接到了举报,你任用私人,将自己的侄子塞进了国子监,请你立刻到都察院,把事情交代清楚!”
第1116章 儿子也跑不掉
“老夫行得正,走得端……我的侄子也都是饱读诗书,所谓内举不避亲,老夫没有什么错!”
王陶一口咬死,根本不承认。
章惇也不生气,他扔出了一部账本,重重摔在王陶的面前。
“王大人,这就是你的两个侄子,他们进入国子监之后,一个负责采购,一个招生……你看看他们都干了什么?采购劣质笔墨,谎报工程物料,大吃工程款项,一个学生宿舍,愣是建了三年,还没有完成……私自招收生员,败坏学风,这些事情你难道一点不知道?”
王陶双手颤抖,他捧着账本,越看脑门的汗水越多。
这世上本就没有天衣无缝的事情,更何况就是两个贪心不足的小吏,他们怎么可能做到滴水不漏。只要审计司动起来,他们就无所遁形。
以往是看着王陶的面子,政事堂也没有决心,才让他们潇洒自在。
现在可不同了。
王宁安的严令不是开玩笑的,你们要是查不出来问题,一样送到海外荒岛,渡过下半辈子。
王爷可不是开玩笑,办事的人格外卖力气。
王陶看清楚了,这些账目不但明明白白,还有两个侄子的印章,铁证如山。
“这两个畜生!”
他破口大骂,“他们让猪油蒙了心,丧尽天良,贪赃枉法,老夫不能饶了他们,我要在祖宗祠堂严惩,让他们知道家法的厉害!”
听着王陶的话,章惇仰面大笑。
“王大人,他们犯的是国法,可不是你们的家法!”
“这……章相公,既然如此说,那就请你按照国法处置吧……只是老夫不清楚他们的作为,他们全都是瞒着我的……”说到底,王陶还是在乎他自己。
“哈哈哈……”
章惇笑得更开心了,“王陶,你也是饱学之士,居然如此推脱,你不觉得惭愧吗?”
王陶表示不解。
章惇直接点破,“去岁你抱怨自家的花园破烂不堪,你的两个侄子就出了10万块砖瓦,还给了那么多的太湖石,给了造了假山凉亭,铺了甬路……这些东西可都是他们从国子监贪来的!”
“啊!”
王陶的脸色瞬间煞白,他嘴唇都青了。
“我,我真不知道,我冤枉!”
章惇不屑道:“你冤枉?我怎么记得假山建好的时候,你还请了许多好友,一起吃酒唱和呢?王大人,你快活高兴的时候,就不问问钱从哪里来?”
王陶被怼得没话说,但他心里还是不服气。
当然,他的作法未必合适,但是这么多年了,往上说,历朝历代,哪个当官的不是吃喝不愁,声色犬马。
相比那些人,他够自律了。
因为这么点事情,就想治他的罪?
不服,就是不服!
他梗着脖子,一肚子委屈。
章惇也不管这些,立刻公布处置意见。
王陶被罢官,追讨赃物,勒令回家,同时取消所有优待……就这样,又一位大臣,以凄凉的方式结束了宦海生涯。
王陶走得狼狈不堪,连一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官场上终于感到了恐惧,陈升之和王陶,如果拿他们做标杆,只怕大宋有一半的官僚都要被换掉。
王爷,你到底是要干什么?
你就不怕大宋彻底乱了?
……
王宁安的强力行动,引起了很大的波折,但是在民间,却是一片叫好声。
包括原来经常批评朝廷的报纸,也转变了风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