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安突然很想笑,如果不是后世的经验,他也会和其他人一样,高看三哥一眼,奈何一个靠自残,靠下跪求尊严的地方,怎么也让人提不起兴趣。
懒散马虎的阿三根本不是对手,或许最大的敌人就是瘟疫和疟疾吧!
不过自从赵曙感染疟疾之后,大宋的医生已经把攻克疟疾当成了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成绩。
金鸡纳霜成了军中的标配,准备充足。
“给柳羽和王宗翰下令,3个月之内,把叛军的头目米依灭了,杀不了这个女匪,就要他们的脑袋!”
嚯!
好严厉的军令,那可是你的儿子,就不怕万一失误,到时候不好下台吗?
从大宋到天竺,坐火车,乘轮船,按照最快的速度,也要一个月,一来一回,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能对付几十万的叛军吗?更别说把女匪的脑袋送来了。
王韶都犹豫了,“王爷,兵部的意思是宽限三个月,调动一万精锐过去,把握更大一些……”
一项虚心听从意见的王宁安,此刻却无比固执。
“天竺有一万多驻军,还有那么多水师,我已经给了他们这么长时间,如果不能立刻平贼,我就要追究之前贻误军机,踟蹰误国之罪!不要再废话了,就按照我的意思去传令。”
王韶无可奈何,师弟啊,不是你老哥不照顾你,是你爹太倔了!
就这样,一份军令,只用了27天,就送到了天竺,放在了狗牙儿的面前。
提前一天,就多出一天备战的时间,王韶真够意思!
倒是狗牙儿,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对人家的好意没有太多的感激,反而不停盯着柳羽的肩头,上面有两颗闪闪的金星,相比之下,自己肩头只有一颗,实在是太寒碜了。
柳羽气哼哼的,“看什么,还不是你爹不让出兵,结果兵部追究下来,把我的三颗星变成两颗星,这事怪你爹!”
柳羽身为驻天竺总督,原则上是上将,但是因为天竺叛乱,他处置不力,被降了一级,肚子里都是怨气。
狗牙儿突然笑了,他拍了拍柳羽,得意道:“别埋怨了,这回保证让你官复原职,没准我也能混个上将当当!”
“你?”
柳羽撇着嘴道:“我说大侄子,你才30出头啊,就想当上将?我们活不活了?”
“那有什么?”狗牙儿不服气道:“我爹这个年纪,早就是西凉王了,和他比起来,我还差好远呢!”
柳羽翻了翻白眼,也就是你小子,动不动就拿你爹说事……我们这些人哪个不把你爹当成了神仙,别说较劲儿了,连比较的心思都没有。
“你还真是有志气!只是光有志气没用,好些日子了,你一不练兵,二不备战,下面文恬武嬉,拿什么去平叛?我怕这一世英名,都要陪着你打水漂了!”
狗牙儿呵呵一笑,“你那么推崇我爹,殊不知我爹打仗的本事简直惨不忍睹,他只是善于在暗中用功夫而已……不巧,他的绝招我早就学会了,你瞧着吧,十天之内,米依的脑袋就会被砍下来!哈哈哈……”狗牙儿得意地狂笑着!
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张方平
治平13年,入夏以来,各地的粮价均出现了飙涨,户部和各省先后投放了库存粮食,平抑物价,但是依旧没有遏制住上涨的势头。
其中两京,幽州,杭州,应天等地,至少上涨了两成,民间怨气很大,朝廷承受的压力也不小。
衣食住行,民生所系,谁也马虎不得。
户部搜集了各方情况,做了详细分析,目前粮价上涨,是非常多的因素杂糅在一起的结果。
首当其冲的就是天灾!
大约从15年前,六艺学堂,皇家书院就专门建立起气候观测研究的小组,累积十几年的数据,情况很清楚了。
温度普遍降低,尤其是北方,寒冷,缺少降水,粮食减产明显,就算是江南,苏杭一代,也出现了大范围降雪降温,积雪持续十几天,压坏冻死的树木不计其数,更是历年少见。
毫无疑问,气候进入了小冰河期,幸好大宋连年投入,整修水利工程,挖渠引水,修筑道理,推广肥田粉,才能勉强保住北方的粮食产量,不至于出现大面积饥荒。
只是相比天灾,另一个问题却更加严重,那就是工业发展。
各地投资增加,建工厂,挖矿山,修铁路,全都要占用土地,而且还是最好的土地,前面提到过,因为开矿,甚至造成整个村子被泥石流吞没的惨况。
耕地流失,用水被工业挤占,经济作物取代粮食作物,从北到南,风潮不可抑制,大宋的粮食缺口已经达到了百分之20左右。
今年更是会达到破天荒的百分之25,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海外普遍抵制大宋的新币,加上叛乱层出不穷,商业贸易停止,外来的粮食运不进来,本土又生产不足,累积起来,粮价只涨两成,已经算是控制得力了。
“目前户部,还有各省的仓库,经过盘点,存粮足够所有百姓半年之用。即便没有外来粮食,靠着本土生产和存粮,我们也能维持两年以上,只要在这段时间内,扫平叛乱,重新恢复商业贸易,就能高枕无忧!”
曾布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兵部这边信心十足,两年平叛,时间不算短,整军,推行军衔制,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年内就能全部结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