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介这才恍然大悟,“果然是热血少年,有冲劲,相比之下,我们这些老的都不成了。我会据实上表,不会让他受欺负。只是武溪兄,他这么干,万一弄得和谈黄了,怕是不妥吧?”
“子方兄,你放心吧,王宁安此子做事还是有分寸的。”
唐介信以为真,可刚过了两天,就连唐介都撑不住了,王宁安可真能折腾啊……原来刘六符气得离开新城,他并没有真的走了,身为特使,如果无功而返,辽主也不会放过他。
刘六符只能端着架子,硬撑!
这边王拱辰也闹得老大不高兴,王宁安实在是太狂妄了,嚣张跋扈,偏偏又是地头蛇,拿他没办法!
想了半天,王拱辰决定甩开王宁安,他以自己的名义,请刘六符过来,接风洗尘。刘六符也是科甲出身,当然辽国的科举没法和大宋相比,但好歹也算是文人,和王拱辰聊得挺好。
“刘大人,这边新城木已成舟,要想完全毁了,那么多百姓,我们也承受不起。要不这样,把新城限定在一丈五尺高,不许再修了,另外,在其他方面,再补偿一二?”
王拱辰觉得能多赚一座城池,已经很不错了,哪怕再让点岁币,多给些银子和绢帛,也说得过去。
刘六符自然不愿意,但是好容易有个能讲道理的,只能继续谈着,总不能撕破脸吧!
一顿酒喝完,王拱辰脸上也有了光彩,立刻让人叫来戏班子,给刘六符演出几段。刘六符早就知道大宋的风华不同寻常,在京城要处处小心,免得被人说私通大宋官员,到了沧州也就无所谓了。
“那就却之不恭了。”
刘六符满怀的好心情,第一出戏是花木兰,前一半十分精彩,他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十分享受。
哪知到了后一半,戏突然变了,有个白脸的武将从里面走出来,一张口就念道:“割让燕云不心疼,甘做契丹儿皇帝!某家——石敬瑭,卖国归来,求见老母啊!”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老妇人,穿戴着凤冠霞帔,在众人搀扶之下,从后面走出来,老太太面前有两道小门,一面写着“六”,一面写着“离”。
老太太悲痛欲绝,厉声怒斥:“凡卖国求荣之人,祖先不认你为后,父母不认你为儿,妻室不认你为夫,子女不认你为父,兄妹不认你为亲,黎民百姓不认你为人!六亲不认,众叛亲离!”
王拱辰没听过这段,起初还觉得慷慨激昂,可往旁边一看,刘六符脸色铁青,嘴唇颤抖,突然直挺挺倒下去……
第173章 教你们办外交
骂人是一门学问,士人之间对喷,可不能像泼妇骂街那样,只会凭白丢人失身份,惹人嘲笑。
千古偶像诸葛亮就是个会骂人的,跑到东吴,舌战群雄;六出祁山,骂死了王朗,又给司马懿送了女人的衣服,谁知人家坦然而受,诸葛丞相的骂人本事也仅仅到此为止,遇到了更厚脸皮的,丞相焉能不败!
古人还是很老实的,骂人的花样一直停留在诸葛亮的水平上,直到王宁安横空出世,把这门学问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出卖燕云十六州。正是他的无耻行径,拱手将阻挡蛮族的天险让给了辽国,从此中原大地,门户洞开。
可以说,整个两宋的悲剧,都源于石敬瑭的无耻举动。
在大宋,骂石敬瑭的人车载斗量,但也仅仅是贴标签而已,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段子。
王宁安记得上辈子看过一个传闻,说是福建的民居新欢在大门外面增加一道小门,叫六离门,还有个故事,说是大汉奸洪承畴投降之后,回到老家,洪母就把他挡在六离门之外,说出了那段千古绝骂!
六亲不认,众叛亲离!
这就是无耻汉奸的下场!
谁还试图给汉奸翻案,那就先去问问洪老夫人答不答应吧!
虽然洪承畴是五百年后的人,但是这段话却不妨留给任何一个汉奸,出卖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当之无愧!
至于刘六符,他本是汉人出身,为了高官厚禄,就投靠辽寇,成了辽国的高官,反过头来,又代表辽国,威逼大宋,耀武扬威,置祖宗于不顾。如此行径,不是汉奸又是什么?
哪怕刘六符有再多的理由,再动听的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这出戏是演石敬瑭不错,可是也在告诉所有的燕云汉人,你们给辽国卖命,就会落一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别管刘六符怎么自欺欺人,他也是读孔孟之书长大,心里还是把契丹当成蛮夷,当然辽国也根本没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说起来这就是汉奸们的尴尬,刘六符的年纪大了,没事的时候,总会想想后世子孙会怎么记自己?
是光耀门楣的宰相重臣,还认贼作父的走狗鹰犬?
这一出戏,彻底勾起了刘六符心中的痛,残酷无情地告诉他,你就是汉奸,就要遗臭万年!
怒极攻心,刘六符直接就昏死过去,手脚都凉了。
可把王拱辰吓坏了,要是辽国使者死在了大宋,那两国想和平也和平不了了!
“到底是谁,谁换了戏码?”
王拱辰大声狂叫着,像是暴怒的狮子,愤怒踱步,突然用手一指,大叫道:“把所有戏子统统下狱,给本官严刑拷问,让他们说,谁是主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