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的话,迎来了不少附和之声。
哪知道赵祯突然一笑,“要说青年才俊,大殿上不就是有一位吗!”
说着,赵祯抬头,看了看坐在末位的王宁安,此刻的王宁安正在啃荔枝呢,虽说吃多了荔枝上火,但是要想从岭南运来鲜荔枝,至少要跑死几匹战马,王宁安还舍不得,倒是老爹这次带兵南下,什么荔枝啊、芒果啊、香蕉啊,柚子啊,都能吃个够,要是能杀进安南,还能尝尝臭烘烘的榴莲……
对于一个吃货来说,不能亲自去尝尝,该是多大的遗憾!
“王卿,这里有个对子,朕等着你的答案呢!”
王宁安被问得突然,连忙把嘴里的荔枝咽下去,含混道:“请陛下赎罪,微臣光顾着吃东西,没听清。”
赵祯也不恼怒,笑道:“他说的是三光日月星,王卿可有妙对啊?”
王宁安转了转眼珠,自言自语道:“三光,要有数字相对,如果对四方,那就是四方东西南北,六个字,如果对两仪,两仪阴阳,是四个字,怎么都凑不上五个字,是挺难的。”
有一位文相公的党羽怒道:“这谁不知道,还用你解释吗,陛下让你对对子,没有本事就不要丢人现眼!”
“等等!”王宁安突然灵机一动,哈哈大笑起来。
“启禀陛下,微臣倒是想起一个下联,只是怕陛下不高兴。”
赵祯眯着眼睛笑道:“对对子吗,文字机巧,朕怎么会在意,你只管说就是。”
王宁安点头,“那微臣就说了,我这个下联是——四德亨利元。”
还没等别人说话,张孝杰突然跳了起来。
“错了,大错特错了,天有四德,乃是亨利贞元,你随便隐去一个字,就想蒙混过关,简直不知所谓。”
他这么一喊,文彦博和富弼等人眉头紧皱,随后又舒展开了。
还真别说,这的确是个妙对,王宁安对上了!
元亨利贞,乃是易经之中,天道四德,偏偏皇帝叫做赵祯,避讳贞字,就剩下元亨利——三个字。
“妙,妙极!”
赵祯也明白了过来,拍着手大笑,“王卿,难为你怎么想到的?”
“回禀陛下,臣读书之时,遇到避讳的字,常常跳过,久而久之,四德只念三个字,惭愧,惭愧得很。”
“哈哈哈,你这是把朕记在心头了,果然是世代忠良,朕心甚慰啊!”
好嘛,又让王宁安抢了风头。不但对上了对子,还搔到了赵祯的痒处,也不知是这小子是真有才学,还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
张孝杰好容易酝酿出来的绝杀,稀里糊涂被破解了,这算什么?
分明是马屁精啊!
“不行,两个字只是同音而已,写的时候却不需要避讳。更何况我乃是辽国大臣,不必避大宋的讳,你这个投机取巧,对不上!”张孝杰恼羞成怒,大声嚷嚷道:“你要是换一个对上来,我才算服气。”
王宁安白了他一眼,揶揄道:“亏你还是状元呢,输了就是输了,连对子输赢都承受不起,难为你还能干什么?罢了,就当是哄孩子吧,我再送你一个下联。”
“你说!”张孝杰咬着后槽牙。
“四诗风雅颂,这个总行了吧!”说完,王宁安又自顾自坐下来,继续剥荔枝吃,丝毫不理会傻掉的张孝杰。
第213章 宋辽新关系
张孝杰很受伤,他从小就是个天才,父亲是辽朝的大官,自己一路顺风顺水,年纪轻轻考上了状元,而且以辽朝变态的升官速度,他没用几年就混到了参知政事。
年少多金,才华横溢,身居高位,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是代表辽国的脸面跑到大宋炫耀的,结果呢,让人给打成了猪头。
他苦心焦思,弄出来的绝对,被王宁安给随手对上了,最气人的是还对上了两个,第一个是拍马屁,投机取巧,可第二个呢,诗经的确分成四部分,而雅又分成大雅和小雅,合在一起,正好是风雅颂,对的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听说这小子连科举都没考,按照当世的学历标准,就相当于学龄前儿童,把他一个北大博士生给秒杀了,最可气的是这小子比自己年轻多了,还特么比他帅……让不让人活了,难不成宋辽的教育差距这么大?
张孝杰觉得人生观都要崩塌了……其实他也不用这么沮丧,这一联的确号称千古绝对,只是遇上了万古奇才,让苏大胡子给对上了,后世广为流传,弄得臭大街了,王宁安才轻轻松松想到答案。
当然了,眼下的苏轼兴趣不在这诗词歌赋,文字机巧上了,让王宁安对上来,也算是弥补了遗憾。
不管怎么说,接待辽使的宴会办得很成功,这是一次友好的交流,这是一次成果斐然的盛会,双方在坦诚热烈的氛围当中,进行了深入愉快的交流,充分交换了意见……说句人话,就是吵得很激烈,啥成果也没有。
辽国方面还是以往的那一套,坚持敲诈勒索,而大宋这边也寸土不让,一连吵了好几天,脑袋都大了。
文彦博和庞籍感到心力交瘁,无可奈何。
“要不让那小子去和辽使谈?”庞籍建议道。
文彦博黑着脸,道:“老夫或许看走眼了,那小子的确有些门道,若是他再把辽使给摆平了,咱们这些人的脸往哪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