拢共算起来,这一战下来,汝南王府损失了1500万贯,其中一百多万贯让一赐乐业人赚走了,剩下的全都落到了皇家银行的手里!
想当初,王宁安和赵祯吹牛,说皇家银行的股本要达到1000万贯,当时赵祯还不相信,结果现在好了,光是一个汝南王府,就贡献了一千多万贯,还不算更肥的大相国寺!
天底下做生意,就没有王宁安这么狠的!
你会遭天打雷劈的!
赵宗仆和赵宗楚简直想撕碎了王宁安,生吞活咽都不解气,可俗话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你有胆子不答应,咱们就这么拖着,看谁能拖得过谁!
赵祯已经发话了,取财无度,就取死有道。
再扛下去,等着掉脑袋吧!大宋不杀士人,还不是被王宁安弄死了一百多!区区两位小王爷,更不在话下。
赵宗仆和赵宗楚只能忍痛点头,签了城下之盟。这两个小子又在开封府待了三天,终于可以回家了。
只是赵允让已经把大门关闭,禁止他们入家门,还发誓要把他们逐出家门,不认这两个儿子。
幸好老十三赵宗实暗中帮忙,把两个哥哥安排到了城隍庙,暂时安身,天天粗茶淡饭,听着佛经,连门都不敢出了。
“演戏,纯粹演戏!”
难得赵宗景聪明了一回儿,赵允让父子被榨出来一千多万贯财富,虽然赵祯没有降罪,但是事实具在,他们费尽心思,营造的贤王形象,一夕之间,荡然无存,彻底破功了。
赵允让此时狠罚两个儿子,向外面表示治家严格,赵宗实又秀了一把兄弟情深,妄图挽回形象……但是有些东西完了就是完了,就连赵宗景都看得出来,更何况是天下人。
如果说,之前赵宗实夺嫡的希望在七八成,经过这一次,连一成都不剩了,几乎打落地狱!
汝南王府上下,只能打落牙往肚子里咽,等待虚无缥缈的翻身机会。
比起对付汝南王府,大相国寺这边就没有这么温情脉脉了。
他们的财产早就被查封了,寺庙上下,全都抓了起来,上千号僧人,一个没跑了!
其实他们也别想跑,皇城司,殿前司,开封府,御史台,那么多双眼睛都盯着,一帮大秃头,能跑到哪里去!
最初查封相国寺的时候,还要好些百姓不理解,过来替他们说话,妄图阻拦开封府办差。
包拯也没客气,直接下来,把相国寺藏的财富都拿出去,足足装了两三千驾马车,运了五天五夜,才彻底清查完毕。
大相国寺,最重的一尊弥勒像,居然有了3万斤重,光是外表的鎏金,就有了几百斤的金粉,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天下为什么会有钱荒,说白了就是铜不够了,除了百姓日常使用,铜器最主要的去处就是寺庙,僧人不爱财,越多越好!
用泥胎不过瘾,就用铜的,还有金的,玉的!
宝贵的社会财富,都变成了一尊尊的神灵,不能吃,不能喝,也没法进行流通,光是大相国寺的各种铜器,清算下来,就多达百万斤不止。每年还有大量的法器卖给善男信女,光是佛寺浪费的铜料,就难以计数,假如把这些铜都用到刀口上,大宋朝就不会这么窘迫。
包拯看到了这些,简直义愤填膺,他上奏赵祯,要求立刻降旨,大凡寺庙,不准以铜,银,金,玉等材质做佛像,违者斩!
第308章 韩琦回来了
包拯查抄大相国寺,非常果断,所得之物,贵金属一类的,全数充公,土地不动产则是以700万贯的价钱,转给了皇家银行,这笔钱偿付一赐乐业人的借款。
各种复杂的交割结束,王宁安用售卖票据赚来的钱,反手吃下了差不多3500万贯的各种资产,这些东西全数记到了皇家银行名下,作为银行的股本。
一夜之间,王宁安的腰就比水桶还粗了。
人要有了钱,如同上了弦,王宁安到底没法做到真正宠辱不惊。
他想了半天,先来开封府,找到了包黑子。
老包这些日子熬得瘦巴巴的,眼睛通红,连眼屎都顾不得擦,惨兮兮的,好不可怜。
“我说包大人,你怎么这样了?要不要请几天假,你可不能垮了啊!”
包拯放下毛笔,苦笑着摇头,“没事,我还撑得住,就是白天黑夜不消停,有点疲惫了。”
说完,包拯起身,到了一个木盆前面,捧了凉水,洗了一把脸,顿时精神了不少。又回到了座位,王宁安眼珠乱转,低声道:“老大人,回头我给你送点海马过来,那东西大补啊,很有用处的。”
包拯愣了一下,随后气急败坏,伸手指着王宁安,怒骂道:“你个臭小子,就算当了一国财相,也不是好东西!你太龌龊,太让人失望了!”
包拯把王宁安骂得一头雾水,“我说包大人,你自己说的,白天处理公务,晚上交皇粮,鞠躬尽瘁的。”
“你给我闭嘴!”
包拯脸都青了,“老夫说的是这些日子,天天晚上有人到我的家中,替大相国寺的人求情!弄的老夫不得安宁。”
“原来如此啊!”
王宁安一吐舌头,赶快赔罪,见老包不买账,他只好说道:“包大人,你准备怎么处置那些和尚?”
“当然是秉公处置!”
包拯怒气不息道:“二郎,你是不知道,公孙先生整理了一些大相国寺的账目,发现他们每年放高利贷,光是皇佑二年,就有13个人还不上钱,被他们活活逼死了!还有侵吞田产,囤积居奇,扰乱朝廷钱法,高价出售铜料……各种罪行,不胜枚举,就算把他们都宰了,也不为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