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将门_青史尽成灰【完结】(533)

  晏殊和梅尧臣的功夫都白费了?怎么一个人都没有说动?

  哪怕他们保持中立也好啊,上来就是四门当头炮,还怎么推下去了?

  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欧阳修愤然站起,“陛下,所谓渤海国,不过是借助曾经的名号而已,关键要在辽国的侧后插进去一把刀,只要渤海国的旗号打出来,就能吸引数万辽兵,此时辽国内外交困,正应该主动攻击,削弱对手。不然,一旦辽国储位之争结束,就失去了天赐良机!臣恳请陛下三思!”

  “不见得吧!”

  韩琦突然呵呵一笑,“醉翁,辽国内外交困,我大宋的局面就好了?这几年连年灾荒,连年用兵,前些日子,为了重建静塞军,三司一下子就拿出了1500万贯!朝廷有多少钱,能随便浪费?更何况去岁一年,宋辽贸易,光是从平县榷场就贡献了670万贯。”

  韩琦说到了这里,还看了眼王宁安,“说起来也算是王大人的功劳,可老夫要请教王大人,如果辽国知道我们支持渤海国,他们会不会关闭贸易?这几百万贯的税收怎么办?”

  没等王宁安说话,赵宗景突然按捺不住,跳了起来。

  “韩相公,你说的是什么话?是几百万贯的关税重要?还是燕云十六州重要?”

  韩琦把脸一沉,“小王爷,扶持所谓的渤海国,就能收回燕云吗?如果能做到,韩某当然支持,可是如果做不到,老夫也不能眼看着那么多钱打水漂!王大人,你还曾经担任过平县知县,总不会忍心看着自己的百姓失去生活来源,孤苦无依吧?”

  说实话,王宁安很诧异,他本以为范仲淹和晏殊出马,总能说服一位两位,只要政事堂分裂了,赵祯就可以强行推动复兴渤海国。

  可是谁能想到,这几位相公居然比之前更加坚决,一起跳出来反对,真是让人无比郁闷。

  王宁安不得不说话了,“韩相公,你说要花费许多钱,可有什么根据?要我说,不但花费不多,相反还有利可图!”

  “你胡说八道!”

  “韩相公,光靠着拍脑门,是找不出正确答案的!”王宁安同样不客气道:“辽国那么多的百姓逃亡,可见国内已经乱了,这时候只要把渤海国的旗号打起来,就能聚拢一股力量,不拘多少,只要能把辽兵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疲于奔命。至于榷场那边,我们赚了六七百万贯关税,辽国赚得更多!这些关税对大宋的财政收入不到十分之一,却是辽国的三分之一!他们敢和大宋撕破脸皮吗?”

  ……

  双方越吵越激烈,弄到了最后,赵祯脑袋都要炸开了,他只能对着贾昌朝道:“贾相公,你的看法呢?”

  贾昌朝迟疑了一下,偷眼看看王宁安,而后微不可察摇头,“老臣以为应当以修源固本为要,支持虚无缥缈的渤海国,损耗国力,祸及百姓,实非大宋之福!”

  第330章 兵行险招

  欧阳修的书房,几个人面面相觑,已经坐了大半个时辰,谁都没说话,范仲淹,晏殊,几个老家伙的脸上火辣辣的,自从听到御前会议的情况,大家先是吃惊,接着愤怒,到了此刻就剩下无奈了。

  范仲淹先长叹一声,揉了揉眼睛,抓起桌上早已经凉了的茶水,自嘲道:“茶凉了——百姓都说人走茶凉,是老夫不自量力,图惹笑话了。”

  他打破了沉默,晏殊更加懊丧,富弼可是他的女婿啊,老岳父不远千里,到了京城,又苦口婆心劝说,结果倒好,富弼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不亚于在晏殊的老脸上打了几十个嘴巴子,把老相公弄得十分尴尬。

  但是好在满屋子人谁也没劝说成功,全都碰了壁,包括王宁安在内,就连赵祯都没有鼎力支持,弄到了这一步,大家还不知道反省,那就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首先欧阳修斟酌道:“我们是盲目乐观了,自从皇家银行建立起来,狠狠打了那些人一个嘴巴子,我们就以为自己无往不利,想干什么干什么,现在看起来,判断失误了。人家已经从最初的不利当中走了出来,开始反击了。”

  不得不说,欧阳修事后诸葛亮的本事还是不错的,他把问题看明白了。

  光复燕云,不只是王宁安喊得口号,很多文官也经常说。

  但是,文官们对于光复燕云,仅仅停留在要行仁政,修吏治,富国强兵,安居乐业……显然,这些话都是放屁!漂亮空洞,只能高谈阔论的时候,喊两句自己爽,根本没法落实。

  这么多年,针对光复燕云,唯独王宁安提出了三策,算是切中要害,第一是贸易通商,第二是整军经武,养战马,重建静塞军就是其中之一,第三呢,就是支持渤海国重建。

  前两条已经在做了,如果第三条也通过了,大宋的战略就要彻底扭转。

  自从雍熙北伐之后,大宋的战略就是消极防卫,被动应付。

  如果支持渤海国通过,整个战略就会变成积极进取,来一个一百八十度转弯。

  防卫的事情文官在行,打仗进取,就要交给武将,交给皇家银行这些人,等于把朝廷大权拱手于人,他们能答应吗?

  “昔年,汉武帝甫一登基,就要振兴国势,任用赵绾,王臧等人,刷新吏治,大刀阔斧改革,结果就触动了旧党势力,他们鼓动窦太后出手,逼得贤臣自杀,新政戛然而止,武帝险些被废。所幸窦太后几年之后去世,汉武帝重掌大权,提拔了一大批锐意革新的臣子,才能把朝局扭转过来,从无为保守,变成积极进取,北伐匈奴的壮举才能真正落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