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迁都,原来花成千上万贯买下来的房子,立刻就贬值,3000贯的小四合院,可能连300贯都不值。
几乎所有在京的官吏都面临一个状况,要么忍痛割肉,换一点小钱儿,重新去新的都城奋斗,要么,就选择辞官不做,守着京城的房产……可即便守着也没用,房产还是会贬值的,而且就算现在想要出手,人家也不会接盘。
“二郎,不光是文官如此,还有那些宗室,将门,甚至宫里的太监……谁不是一大堆的利益,房产,铺面,田亩,这都是搬不走的东西。这两天就有人找到我哭,说原本一间铺面,1万贯不愁卖,自从迁都的风声传出来,3000贯都没人要!”
王宁安脸很黑,“你和我说这些干什么?”
贾昌朝探着身体,“二郎,你理财有道,看看能不能拿出一点钱,补贴一下……”
“呸!”
王宁安气得站了起来,“贾相公,你想什么呢!光是迁都,建皇宫,动用人力物力,就要几亿贯,这是你们算过的。如果再补贴这些,就算10亿贯,20亿贯,也不够用!你看看,是皇家银行有这些钱,还是我有这些钱?”
贾昌朝也料到了这个局面,他把手一摊,“二郎,这不过是迁都诸事当中的一项,其他的事情更麻烦。你让我怎么办?”
老贾说的可怜巴巴,王宁安竟然有些同情他了。
的确,迁都不光代表着权力重心转移,也代表着财富重心转移,的确是太麻烦了。
历代几乎只要定都之后,就不能迁移,除了朱棣从南迁到北方之外,其他人都没做成过,而且当时朱棣还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在一帮将领的支持之下,才压制住了南方的士人集团。
大宋皇帝素来软弱,赵大当初尚且没法迁都,到了赵祯这里,权威所剩无几,利益纠葛却大了无数倍,究竟该如何迁都,真是千头万绪,没有一点办法!
“老贾,你琢磨着要怎么办?”
贾昌朝满脸的不好意思,真是难得,这个老货也会羞愧!他的良心不是早就没了,什么时候又长出来了?
诧异之中,很快王宁安就清楚了,这位不是羞愧,而是心虚了……
“那个……二郎,我们想了个主意,能不能在大内的右边,辟出一块土地,建造一处新的园林,作为皇家休养游乐之所……平时呢,朝廷有什么庆典,朝会,依旧在大内举行。等到没事的时候,就去园林休息——这样一来,又能照顾圣上的龙体,还能减少扰动,二郎,你以为如何?”
不得不说,老贾还真能憋出办法来。
王宁安想了想,其实也有道理,他在京城投资的产业可是不小,如果迁都,损失也是难免的……当然了,他不在乎,新的都城不管迁到哪里,都离不开皇家银行的帮忙,王宁安损失多少,都能成倍补回来。
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本事,人家反对迁都,也不能说他们错……只是这事还要赵祯下决断。
“老贾,你要是觉得行得通,你就去找陛下说,反正我是不会管的!”
“你?”贾昌朝把眼睛都立起来了,“你不去,陛下能听吗?”
老家伙情急之下,把心里话都说出来。
王宁安气得昏过去,“你个老东西,还想让我背黑锅,你休想!”
说完,他一甩袖子,直接就走,谁也拦不住。
回到了家中,王宁安就下令府门紧闭,除了宫里来人,他谁也不见。钻进了儿子的房间,专心逗孩子玩。
其实王宁安也没有料到,迁都居然会如此复杂,的确是有些冒失了,反正也不管了,就看赵大叔怎么办吧!
反正是他住,又不是自己住。
……
赵祯很喜欢妥协的,他向文官妥协了几十年,没准这一次也会妥协……所有贾昌朝只能带着几位相公,去面见赵祯,想要劝说他回心转意。
赵祯面对着几位重臣,只是微微一笑,“诸位爱卿的难处朕心里知道,朕也想了一个主意,你们帮着参详一下。”
“恭请陛下圣训!”贾昌朝谦卑道。
“你们看这样行不,学学邻居。”
“邻居?”
赵祯笑道:“没错,就是辽国,他们虽然设了五京,但是却采取四时捺钵,皇帝居无定所……朕想着,我大宋不妨也如此,诸公留在京中办公,朕呢,绕着京城各处巡视,遇到了紧急公文,朕自会亲自处理,你们意下如何?”
噗,噗,噗……
几位相公全都吐血三升,直接被击倒!
我的陛下啊,开什么玩笑,大宋的事情比辽国复杂一万倍!每天各种政务,多如牛毛,皇帝到处游逛,天下还要不要了?
再说了,大宋可不能是马背上的民族,四处迅游,要花费多少钱?浪费多少人力?
那是断然不可行的!
赵祯呵呵两声,“诸位爱卿,你们不认同朕的办法,想必有更好的办法……只是谁再敢让朕,还有朕的家人回皇宫,朕就办谁谋逆弑君之罪!”
嚯!
天雷滚滚,雷到了一片。
贾昌朝带着内伤,从军营回到了政事堂,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赵祯的坚决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这么多年了,这是赵祯最拧巴的一次,他是断然不会听大家的……这可怎么办是好?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奏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