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把罪责算到了王宁安的头上,那王宁安也就不客气了。
“武陵先生,我听闻因为一句无友不如己者,便要责打太子殿下,老先生以为这句话当如何解呢?”
考验学问,龙昌期相当自负,他抓着胡须,微微一笑。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荀子曰:择良友而友之……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世上,择友,交友,必须慎重,交友必有益,要请教高人,正人,与君子为友,才能不断精进学问,砥砺品行……这是圣人的交友之道,理当人人奉而行之。老夫以为交友择师,皆是如此,如果交友不慎,择师不明,则会害人害己,误人子弟。”
龙昌期摇头晃脑,引经据典,赵祯和曹皇后听着,居然都忍不住点头,此老还是有些功力的。
王宁安听在耳朵里,突然呵呵一笑,“武陵先生,你著作等身,学问高山仰止,比在下强多了,在下愿意和先生结为朋友,不知道先生能否答应?”
龙昌期只觉得王宁安被自己折服了,要请教学问,虽然他很矜持,但依旧面带笑容。
“如果王大人愿意,老朽自然愿意和大人结为忘年交。”
王宁安听完,哈哈一笑,随后转身,笑道:“陛下,武陵先生愿意和臣交朋友,他已经违背了圣人的交友之道,臣不知道是圣人错了,还是武陵先生错了?”
龙昌期还没转过弯,文彦博那边就变了颜色,心说师父啊师父,你可真是老糊涂了,怎么不自觉就掉进了王宁安的套儿啊!
不等文彦博插话,王宁安就说道:“陛下,交朋友是互相的,不能像馄饨儿挑子一头热,既然如此,那所有人都只交比自己强的朋友,但比自己强的人,又想交更强的人,人人都仰起头,往上看,羞于回头,不肯搭理比自己差的人,如此,这世上岂不是再无朋友二字可言!一意媚上,说是势利眼,也不为过啊!武陵先生,你意下如何?”
龙昌期好容易转过来,顿时怒道:“王大人,莫非你也要质疑圣人吗?”
“哈哈哈,武陵先生,莫非这就是你责打太子的原因吗?未免太草率了吧!”
王宁安冲着小太子微微一笑,“殿下,你能不能告诉先生,告诉父皇母后,你为什么说孔夫子是势利眼——你是怎么想的?”
小太子歪着脑袋,想了想,认真道:“我,我不想没朋友。”
“殿下为何如此说?”
“狗牙儿比我聪明,小彘比我聪明,他们不和我做朋友了。”小太子抬起头,眼泪汪汪的,“先生,你不是说对待所有人,都一样吗?为什么要找比自己厉害的朋友,不是巴结吗?我,我,不想做势利的人……”
小太子低着头,盯着自己红肿的手心,他觉得即便挨了打,也是值得的,他没有错……在下一秒,小太子突然被抱了起来。
赵祯把儿子放在了大腿上,说来惭愧,他也仅仅知道小太子说了圣人是势利眼,便觉得应该教训,打手板也在所不惜。
可是听完小太子的话,他突然觉得儿子太冤了,孩童之言,比起一些大人要真实多了……
第494章 要修改孔孟之道
文彦博向来是不要脸的,他虽然和王宁安合作不少,但是老家伙也不想让王宁安专美。他成了太子师,等新君继位,以帝师之尊,无论文武两班,谁也压不住王宁安。
老东西就找了比自己更老的龙昌期出来,让他跟王宁安打擂台,至少要分去一半的光荣。而且龙昌期已经太老了,于朝政一途,没有丝毫的野心,他想的不过是立地成圣,传播学说,成就一家之言。
可以说,文彦博和龙昌期,是珠联璧合,最好的伙伴。
至于王宁安,他总不好跟一个87岁的老头争,可以说文彦博把算盘都要打上天了……但他万万想不到,因为责罚太子的事情,竟然闹成了这个样子,虽然赵祯没有说什么,可是瞧皇帝那个后悔的劲儿,心里头一定是恨死了龙昌期。
如果老师倒了霉,身为学生兼推荐者,一定会跟着倒霉,更要命的是这事情圆不回来,太子说孔夫子是势利眼,流传开那可就热闹了……
老文一肚子气,却也没有地方发泄,只能快速转动脑筋儿,还好,他找到了台阶。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圣人所言无友不如己者,应当指品行而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人都有长处,都有可以学习之处,夫子是教导我们多注意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这才是夫子的真意,王相公,你以为如何?”
还真别说,文彦博先替孔老夫子洗白,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王宁安笑道:“文相公学问精深,我读的那点书自然比不了文相公……不过我想请教文相公,既然这话值得商榷,如何能奉为交友之道?成为金科玉律?再有,殿下有疑问,师父讲解就是,为何要体罚殿下,是不是太过分了?所谓诽谤圣贤,非议孔夫子,这等罪名,加不到殿下头上,殿下小小年纪,受了无妄之灾,窃以为应当给殿下一个公道。”
文彦博老脸微红,他刚才替孔夫子洗白,也是想引诱王宁安和他辩论,一旦谈论经学,以他,还有龙昌期的功力,足够秒杀王宁安了,而且赵祯也是好学之人,让他看到龙老师的水平,怒气也就消了,云彩也就散了。
只是王宁安这家伙更滑头儿,他居然没有接招,而是直指核心,逼着他们认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