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家卫士_周荣钧【完结】(135)

  朱钢吩咐张华堂和赵祥:“你们再准备准备,八路军战士文化低,讲课尽量由浅入深,参谋和训练队伍一两天调来。”又说:“抽空再教参谋沙盘制作。”

  回鲁城的路上朱钢问陈建国:“爆破队情况怎么样?”

  “这两天也在训练,还编了教材。”

  “军械修理所呢?”反扫荡结束朱钢就想到军械所看看,几天实在抽不出时间派陈建国去了一次。

  “军械所原来做好转移的准备,鬼子扫荡还沒找到他们就被打跑了,军械所现已开工,这次战斗损坏的**和收集的原料都送去了。”

  “好,”朱钢点点头又问:“地雷研制进展如何?”

  “造了几颗,人手不够数量不太多。”

  “上次和爆破队的工兵交谈过,有几个是专门从事探雷拆雷的,会探雷拆雷应该会造雷,至少懂地雷构造,调这几个工兵到军械所造雷。”

  陈建国笑了起来:“以前让骑兵教步兵打骑兵,现在让拆地雷的去造地雷,这种点子只有司令员想的出。”

  朱钢也笑了:“这是被逼的,可能是军史上的笑话。”

  “不,是奇迹。”陈建国说。

  傍晚朱钢一行回到鲁城,潘龙带侦察队从屯楼、康源回来,汇报道:“屯楼和康源在鲁城西北面七八十里,屯楼在西,康源在东,两县相隔三十多里,属于山区。屯楼目前沒有地方政府,只有一个六七十人的民团驻扎县城,康源有一个旧政权的副县长在主事。”潘龙说着走到挂地图的墙壁前,用教棒指点着:“鬼子从顺县的公路深入山区,扫荡屯楼和康源这一路是一个联队,康源旧政权和屯楼民团在鬼子到达前就不知去向。现在大部分鬼子已撤退,屯楼和康源各留一个中队。”

  “屯楼和康源的乡村有沒有鬼子?”朱钢问。

  “这次鬼子的目标主要是县城,在扫荡途经的几个乡村大肆烧杀,老百姓损失不小,有一个村被杀害几十口人,目前鬼子在乡村沒有驻兵。”

  朱钢断然决定:“立即攻打屯楼、康源,扩大根据地,开辟新的兵源和粮税基地,建立以八路军为主的抗日民主政权。”

  俞胜华和陈建国都表示同意,着手组建作战部队和地方工作组两个梯队。作战部队计有两个大队各一个半步兵连和直属队,正在训练的骑兵、炮兵,县大队和两个乡中队,人数五百多。地方工作组是姜大海和廖天培分别任县长的两套县政权班子,若干乡镇工作组,还有陈海远和陈蓉带的医疗队、宣传队,鲁城由顾国华和吴强林任正副县长。

  朱钢强调:“战斗结束后,骑兵、炮兵和机枪排就地以训练为主,同时起威慑作用。作战部队组建县乡地方武装,对新区实行立体的占领。教导队从杨家滩返回鲁城,边训练边担负县城的防务。”

  一个侦察员说:“鬼子有撤退迹象,不如等鬼子撤了再去。”

  “不,”朱钢微微一笑:“就是要鬼子在的时候去,赶走鬼子建立政权。鬼子有撤退迹象,更要抓紧行动。”

  朱钢召集侦察队介绍学日语的安排,潘龙说:“这一阵化装侦察只能装老百姓和伪军,有鬼子的军装也不敢装鬼子,就怕一说话露馅。”其他侦察员也表示有同感。

  朱钢一笑,心想还是侦察队有体会,说:“为了不影响战斗,侦察队分两批学习。”

  当下朱钢和俞胜华带侦察队到日语班,文化干事的几句日语已学会,分到连队教战士,金翻译挑了八人留下来作为翻译培养。

  俞胜华说:“战士们都在苦练杀敌本领,你们的杀敌本领是学好日语。”

  朱钢补充道:“学会一句日语就象消灭一个鬼子。”

  一个干事开玩笑地说:“学会一句鬼子话就象消灭一个鬼子,这算不算立功。”部队对消灭鬼子的战士都记功。

  “算立功,”朱钢说:“学习结束由金翻译和陈大夫考试,优秀学员记功。”

  俞胜华在大学里学过外语有些体会,指出:“学外语重要的是环境,你们先学日常用语,一两个月后学员在这里互相之间不许说中国话,只能说日语,上课、吃饭、走路,甚至睡觉都想着日语。”

  朱钢灵机一动:“这样好,实行封闭式学习,学习期间不能离开驻地,吃饭叫炊事班送。每个人临时取一个日本名字,封一个军衔,还要学习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走路姿势,除了不穿军装把自己当成鬼子。”说着拉过一个侦察员:“驻顺县的日军大队长叫犬养,你代替他。”

  那个侦察员嘴一咧:“司令员给我取个好听点的名字,犬养犬养不是狗养的吗。”

  侦察员的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朱钢也笑了起来:“那么叫龟田。”

  “龟田也不好,是王八。”他的话又引来一片笑声。

  朱钢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好名字,潘龙骂开了:“小鬼子名字怎么都是狗啊王八的,没有一个象人样的。”

  俞胜华笑道:“名字以后让金翻译给大家取,随便叫叫,又不是真鬼子。”和朱钢鼓励大家一番匆匆离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