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国家卫士_周荣钧【完结】(170)

  骑兵排过后,手枪排、神枪队、侦察队和全大队拿短枪能连发武器的战士跃上公路消灭残敌,机枪排迅速向和阳城方向警戒。几十支驳克枪不停射击,没有喊声只有枪声,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一声枪响世上少一个恶魔,一声枪响日军一分转弱八路军一分壮大。

  朱钢神情严肃地注视着战场,整个战斗安排得紧凑严密,每一轮打击之间没有空隙,使日军几乎没有喘息和还手的机会。眼前的情景使他想起东进支队的成长,想起军人的责任和抗战前程。“仗天天这样打,要不了多久,就能把鬼子赶出中国。”

  又是十多分钟,邹军再次命令:“吹冲锋号!”战士们涌上公路继续消灭残敌,一会忙着收缴武器,炊事班从村里拉来几辆大车。

  邹军奔上公路大声说:“机枪分到各连,迫击炮给炮兵排,多余的**放到大车上,每个战士补充弹药,随时准备战斗。”

  朱钢初步估算了一下,弹药消耗和缴获基本持平,但增加一百多支枪和不少机枪、迫击炮,更重要的是在弹药实际不减少的情况下,日军一个中队在地球上消失,再也不能在中国作恶,而一大队伤亡只有十几个,敌我伤亡十比一。朱钢心里笑道:“这是赚钱的买卖。”

  这次战斗主要由邹军指挥,朱钢很少下达命令,只是在制订作战计划提些建议。朱钢感觉各级指战员成熟了,指挥员考虑问题全面,战士作战勇敢战术动作熟练,领会上级意图准确,各部战术配合默契,东进支队己成长为抗战的铁军!

  结束公路上的战斗一大队在和阳绕了几个弯,一转身向顺县开去。半夜到达顺县高河地区的大张村,虽然以前来过,还是包围村庄封锁消息。第二天部队休息,派出侦察队寻找孙勇刚游击队,文化干事在村里走访群众,朱钢通过电台了解各方面的动态。

  傍晚侦察队和孙勇刚来到大张村,大家见面十分亲热,介绍敌情时孙勇刚说:“鬼子不但在公路沿线据点增加了兵力,还组织有铁甲车的巡逻队,大部队活动有困难。”

  朱钢和邹军决定部队分散活动,分六七个组每组兵力不少于一个排,侦察队和炮兵排分到各组,每组派几个游击队作为向导。朱钢和邹军在一组带电台作为指挥机构,以大张村为集合点,十天半个月集中一次。

  “破路骚扰杀鬼子,怎么好打怎么打。”邹军命令。

  朱钢和邹军带一组埋伏在顺县公路边,这个埋伏点地势好,侦察员找了好久才找到,离公路二三百米,身后不远是片茂密的树林,可进可退。

  部队隐蔽了半天,路上两次开过铁甲车巡逻队,铁甲车浑身用厚厚的铁皮包着,车头两门机关炮可以辗转射击,车内能坐四五个人,朱钢寻思还真不好对付。

  接近黄昏公路上远远驶来四辆车,举起望远镜一看,车上载的既不是日军士兵也不是武器弹药,而是刚开采的原木。

  邹军问朱钢:“打不打?”他的意思埋伏半天只打四辆车有些不值得。

  朱钢看看天色说:“打,只要是军车都打,再不打今天没机会了。”

  一通机枪扫射和手榴弹爆炸,四辆车瘫在公路上,每辆车两个日军士兵根本不经打,大都在驾驶室饮弹身亡。一个战士赶来击毙逃出十来步的鬼子司机,吹了吹枪口的硝烟撅着嘴说:“小仗真不过瘾,枪还没怎么放就结束了。”

  邹军一笑:“小仗也好,四辆车八个鬼子,积小胜为大胜。”

  朱钢关心车上的木料,难道鬼子运回日本,问孙勇刚:“鬼子运木料派什么用?”

  “最近鬼子在山里到处伐木,运到铁路做铁轨枕木。”

  原来如此,用来铺铁路围困根据地和八路军,邹军兴奋起来:“今天不是小仗,缴获四车军用物资。”

  一个排长跑来问:“汽车和木料怎么办?”

  “烧,都烧掉,叫鬼子铺不成铁路。”邹军大声说。

  朱钢冷冷地说:“再烧也是中国的物资,不是日本的,白白烧掉多可惜。”

  “那么不烧了,这些木料重不好拿。”

  朱钢一笑也不答话,绕着车看了一圈说:“打了运输车鬼子肯定来救援部队,再打一个伏击。把车里的汽油抽出来倒在木料上,让这些木料发挥作用。”

  “好。”邹军一点就通。

  大家七手八脚在木料上浇上汽油,每辆车里放一捆手榴弹,手榴弹拉弦绕在原木上,又把车厢档板放下,只要稍一震动原木就会滚动带动手榴弹拉弦,驾驶室也放了两颗手榴弹。

  部队仍然隐蔽在埋伏点等鬼子来,不一会开来两辆铁甲车,车一到先向四周扫射,看看没有动静日军士兵从车上跳下来,走到运输车前一个鬼子拉开驾驶室门,“轰”的一声引爆里面的手榴弹。

  “开火!”朱钢命令炮兵,他们这组有两门迫击炮两门掷弹筒,事先己瞄准目标,其它机枪步枪也一起射击。

  四轮炮弹打完部队立即转移,跑进树林回头一看,炮弹在车厢爆炸,那些浇过汽油的原木燃起大火又蔓延开来,几根原木滚下车拉动手榴弹爆炸,鬼子死伤一片。

  战士们笑道:“中国的木料为鬼子火葬,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