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英依然不依不饶道:“你们男人呀都是一路货色,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哪嘛我问你,今天这般高兴到底为何?你必须和我讲清楚。”云龙无奈道:“夫人不瞒你说,我老刘这次是吉星高照,我……。”他突然意识到这是军事秘密便撒谎道:“我……去南方视察军事设施,恐怕得呆上一段时间,你给我准备些换洗的衣服。另外我出门的事,不许告诉别人。”
孔繁英疑惑的望着吞吐的丈夫,仔细观察他的表情道:“我大哥捎信来,他们各大药厂今年军队的订单突然增加了三倍,他让我问问你,咱们大军是不是有什么重大行动?”云龙不高兴道:“告诉你大哥,不要瞎打听,做好自己的事情。至于军队订购药品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你去准备酒菜,我今天要好好喝一顿。”一脸雾水的孔繁英转身张罗去了。
几天以后,山东军区集结的第一批两个军,在连云港秘密上船,前往福建沿海。云龙和他的作战班子搭载运输机飞向福建,他要先期到达布置驻防事宜。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身是天津武备学堂。自从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军不得不撤出天津小站,武备学堂也被迫迁往保定。1903年袁世凯奏准,先由冯国璋总办后由段祺瑞接任,在保定东关正式成立‘北洋陆军将弁学堂’,后改名北洋陆军武备学堂。随后又改称北洋通国陆军学堂、陆军随营学堂。1907年更名为陆军大学堂。民国改元后{1912年},改称陆军军官学校,一直沿用至今。
自从卢一鸣上台以后,保定军官学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眼下他和哈尔滨陆军军官学校、云南陆军军官学校,形成了三驾马车。出保定城东北5华里,你会看到一个占地1800亩,东西长两公里多,南北长1公里的的建筑群。保定军校原来是一座殿宇百间的关帝庙,建军校时又征用了附近的不少土地。它的练兵场和靶场就占地300多亩。它的建筑格局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建城,四面有高大的围墙,墙外有河环护,河两岸古柳成行。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最显著的建筑是尚武堂。高大的尚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门庭两侧有副楹联:“尚父阴符,武侯韬略,简练揣摩成一厅;报国有志,束发从戎,莘莘学子济斯望。”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魂略见一斑。
此刻,四位年轻人站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门前,正在依依惜别。从他们年轻的身上,能看到年少的张狂和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沉稳。四位年轻人年龄最大的叫蒋先云,今年20岁。次之的一个叫陈赓,另一位叫陈明仁,今年十九岁。最小的叫杜聿明,只有十八岁。他们四人都是去年考上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军校生,是第九期学员。经过一年多的军校学习,四人都表现得非常优秀。本来他们应该明年毕业,但是不知什么原因,陆军部来了一纸调令,在第九期军校生中选拔优秀学员提前毕业。恰巧他们四人位列其中。
即将告别之时,四个年轻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此刻年龄最小的杜聿明道:“各位学兄,我有些搞不明白,我和陈赓分到山东军区。为什么要到福建去报到?”陈明仁先说道:“这个问题吗不好说,我也没搞明白。”陈赓插话道:“蒋兄,平时你点子最多眼光也独到,你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三个人的眼光不约而同的望向了蒋先云。
蒋先云收起笑脸,目光变得深沉道:“为什么让咱们提前毕业,这就很说明问题,我猜测可能要打仗了。”其他三人闻听大吃一惊,陈赓问道:“学兄,凭猜测不足以服人,你有什么根据?”蒋先云胸有成竹道:“三位学弟你们想想看,从第六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开始扩招,截止到我们去年入学以经扩大了三倍,这说明国防军一直在扩编。今年让我们提前毕业,足以说明底层军官的缺乏。还有陈赓和杜聿明为什么要到福建去报到,这说明你们俩所在的部队在那里。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作战对象就是日本人。因此我认为,你们所在的部队恐怕要参与对台湾的进攻。而我和陈明仁去东北军区,显而易见一定是朝鲜了。”蒋先云的话音刚落,两辆风尘仆仆的吉普车停在四人面前。
第三部大国博弈 153章战前小插曲
吉普车停稳后,一名三十多岁的军官从车上跳下来,看神情似乎很着急。正在热议的四人被这突然的变故搞得有些发懵,懵懂的望着跳下车的军官。倒是蒋先云反应过来,他见来人着少校肩章忙立正敬礼道:“报告长官,请训示。”其他三人也慌忙敬礼。
少校军官见四位背着行李、挎包,像要出远门的样子严肃问道:“请报出你们的的学籍、姓名?”四人依次报出了自己的大号。该军官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道:“哈哈,我以为赶不上你们了,没想到碰个正着,四位请上车吧。”说完这名少校军官带头上了车。
四人迷迷糊糊的分别上了两辆吉普车,吉普车立即像箭一样窜了出去。在颠簸的沙土公路上。陈明仁压着嗓门小声问道:“蒋兄,你判断一下我们这是去哪里,去干什么?”蒋先云双手一摊道:“我也不是神仙能掐会算,我怎么知道去哪里,行了别胡思乱想了,到地方你我不就知道了。”陈明仁碰了一鼻子灰,躲到一边不吱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