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崛起在黑土地_自由的老枪【完结】(454)

  由于苏军在巴尔瑙尔,根本没有建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没有大纵深防御体系。坦率说苏军根本没有时间在此布防坚固的防线。因此朱可夫把主要兵力放在城内,准备和我打巷战。所以朱可夫在外围布置的三道防御阵地,但是不到两天时间就被我突破。

  朱可夫更没想到,仅一天时间巴尔瑙尔就被占领了三分之一。此刻他站在城内的地下司令部里,脸色阴沉。一名参谋正在报告:“朱可夫同志,情况已经很危急,我建议你立即撤退,放弃巴尔瑙尔是我们唯一的选择。目前中国军队已经开始向两翼发动进攻,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被中国军队包围请司令官三思?”

  朱可夫的精明完全想到了这一层,他长叹了一口气道:“中国军队的攻坚战术堪称完美,士兵作战又如此勇敢。但是我没有想到,中国军队的巷战,完全是有备而来。并且战术运用得如此娴熟,使我军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尤其是中国军队连续作战的精神简直难以想象。”

  接着朱可夫命令部队,立即向城北收缩,巩固两翼。当天晚上他的司令部撤往城北郊外。眼下朱可夫的10万大军,经过残酷的战斗,剩下不足5万人。在两军交锋时刻,若想立即撤出战斗,简直比登天还难。

  林彪带领他的连队,攻占了一所中学,俘虏了150名苏军。天黑下来部队停止了攻击。林彪检查战损情况,有10人战死15人负伤。战前他的全连人马有150人,4个排的建制。经过连续、残酷的战斗,他仍然有一百多人完好无损。

  可以说林彪的连队,是所有参加攻击部队,损失最少的部队。同时也是取得战果最大的部队。林彪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他实施的每一次局部战斗从不莽撞,而是用脑子在打仗。他以班组为单位,实行三三制。即三人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互相支援、互相掩护。

  同时他又提倡,只要出现机会便猛打猛冲,就是后来在全军实行的三猛战术。可以说快速成熟的林彪,在攻打巴尔瑙尔的作战中,他的指挥艺术渐渐崭露头角。攻占这所中学,面对200多苏军,截止到战斗结束,林彪的连队只有25名士兵伤亡。

  又经过两天的的鏖战,由于我攻击部队在巷战中,采取稳打稳扎的战术,又辅助先进的战法。因此苏军的防守阵地不断的被压缩,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座又一座楼房、一个街区有一个街区被我军占领,巴尔瑙尔攻坚作战即将进入尾声。

  恰在此时,我一支后方增援上来的迂回部队,在东侧和朱可夫的侧翼部队交上了火,在这万分紧急时刻,朱可夫带领两万苏军撤往新西伯利亚,剩下的苏军迅速被我军包了饺子。经过几天休整的坦克部队,抓住时机,尾随朱可夫撤退的大军,向新西伯利亚进军。与此同时,我后续赶来的大军,越过巴尔瑙尔,加入攻击新西伯利亚的序列。

  攻占巴尔瑙尔的战斗结束后,鉴于林彪的出色表现,擢升为营长。

  第五部走向辉煌 237章伊尔库斯科战役2

  中国首都国防部,卢一鸣听完战局的例行报告,没有像往常一样默默地离开。而是站起身走到前台,目光严峻的扫视了在座的所有人道:“伊尔库斯科战役如期打响,一切按我们的计划正常进行。我希望东西战场紧密配合,要紧紧咬住布留赫尔集团、伏罗希洛夫集团,发扬我军连续作战的精神、寓于歼灭之,争取7月底结束伊尔库斯科战役。然后挥师西进,在冬季到来之前,把战线稳定在秋明一线。”

  国防部的高级参谋,纷纷把卢一鸣的话记在本子上。随后国防部长段祺瑞、陆军总长张作霖等相继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新就任国防部副部长的朱的也做了相应的发言。大家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后勤补给上,就如何保证大军连续作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随后卢一鸣驱车前往情报部,了解其它方面的事情。在情报部里伟峰对卢一鸣道:“日本局势趋于稳定,日本的各大兵工厂、海军造船厂、各海军基地,在逐渐恢复之中。目前横须贺海军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另外根据国防部的计划,我们雇佣了1500名前日本空军人员,15000人的海军人员,组建了5万陆军部队。

  新组建的5万日本陆军部队,正在陆续开往西南军区。下一步他们将进入缅甸作战。还有南洋武泰民总统发来电报,是否容许他们在日本雇佣10万日本陆军部队。”卢一鸣笑着道:“消息到挺灵通的,转告他们,只要日本政府同意,我们没有意见。”

  5月下旬,激烈的空战仍然在进行。经过半个月的空中较量,我军损失500架战斗机,苏联损失700架战斗机。大规模的空战情景不再出现,每天几百架次的对决,依然在不停的上演。这期间彷佛商量好似的,双方的轰炸机都没有投入大规模的空中打击。

  莫斯科苏联统帅部,斯大林几乎一筹莫展。眼下处于全线防御阶段,面对中国军队的疯狂进攻,苏联上下虽然众志成城,可是它薄弱的战争潜能,还是很快显现出来。虽然欧美全力援助,但是前线的消耗,远远超过援助的速度。眼下他急速扩充的预备兵团,只能是装备一批、投入一批,捉襟见肘已经不可避免。

  苏联后世对德作战,完全靠乌拉尔工业区苦苦支撑,顶住了德军的疯狂进攻。眼下苏联人想开发乌拉尔工业区,恐怕门都没有,一是他没有充足的时间,而是乌拉尔太靠近交战区域了。况且面对我的空中打击,它的工业区根本无法生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