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更证实了孙立人的判断,由于苏军坦克不能行动,就是固定的靶子。他命令从侧翼展开进攻。随着坦克重机枪的连续射击,苏军步兵的阻击阵地很快就被突破,苏军步兵迅速向村外撤去。前面出现了一座石头房子,孙立人命令冲过去。
攻击似乎变得简单了,我从侧翼展开后,随着照明弹的再次升起,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苏军的坦克兵纷纷打开炮塔门,争先恐后的跳到地面上,接着拼命地向村外跑去。孙立人命令无须再浪费炮弹,而是改用机枪扫射。随着极枪的哒哒声,跑得慢的苏军坦克兵倒在血泊中。一场意外的,孙立人缴获了8辆苏军,因为没有油料而趴窝的坦克。
占领这个小村庄后,孙立人向上级汇报了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刚才的战斗。上级命令他们停止前进,说已经接近车里雅宾斯克的外围防线,让他们在此待命。这场持续一个白天的中苏坦克大战,终于告一段落。是役,苏军坦克被击毁和缴获700多辆,而我军只损失了不到200辆坦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在这场坦克大战的较量中,我重型坦克发挥了无可比拟的装甲优势,正面攻击,苏军的坦克炮,根本无法击毁正面装甲的防护,而我重型坦克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反观苏军的坦克,虽然是美国生产的,其机动性能不逊色我方,但是在坦克作战的认知方面,要相差甚远,因此导致了苏军坦克装甲防护的薄弱。再加上苏军坦克训练手段和火炮的差异,因此招致如此惨败,也许命里早已注定。
据说苏军两个坦克军的军长,于坦克大战第二天,被斯大林下令给枪毙了。理由是他们指挥失误,造成损失惨重。这听起来是否有点可笑。几天以后,我军便发动了对车里雅宾斯克外围防线的进攻,孙立人和他的战友们,又将踏上鏖战的征程。
第五部走向辉煌 280章合围计划
经过十几天的艰苦鏖战,我军在整条战线上不断推进,开始对托博尔斯克、伊希姆、库尔干、车里雅宾斯克,奥伦堡的外围阵地展开攻势。形势似乎变得很明朗,各战区为了完成第一阶段作战任务,不断的调整作战计划,保证达到预期目的。
然而,苏军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也在采用各种手段,进行顽强的抵抗。开战近半个月,苏军各个战区,精心布置的防线,依然抵挡不了我大军的滚滚脚步。为此,斯大林严厉责成战役指挥部图哈切夫斯基司令官,在这危难时刻,司令官大胆的枪毙了几名,作战严重失误的师长、旅长,虽然情况略有改观,但是形势依然严重。
进入7月初,在西部战区,朱可夫防守的奥伦堡外围防线,却传来了好消息,他们一举重创了我两个陆军师。虽然和整个防守战线相比,不算什么辉煌的战果,但是给焦头烂额的司令官带来了唯一的安慰。为此,司令官图哈切夫斯基,专门在伏尔加河沿岸的战役总指挥部所在地,喀山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并责成朱可夫介绍一下他的作战经验。
此刻,指挥部里气氛十分压抑,托博尔斯克、伊希姆,库尔干、车里雅宾斯克,面临崩溃的时刻。尤其是担任东部防守重任的叶戈洛夫司令官,心情更加郁闷。由于朱可夫在奥伦堡,有效地遏制了我军的进军势头,他成了这次军事会议最耀眼的指挥官。可是朱可夫毕竟年轻,无论资历、阅历,都和在座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他的发言,把握的很有分寸。
“同志们,我们无论在武器、战争准备、士兵素质,和中国军队相比,都有很多差距的情况下,依然顽强的阻击中国军队的进攻。尤其是战场形势对我们十分不利,我们的士兵几乎是在用血肉之躯,和武装到牙齿的中国军队作战。一句话我们的顽强防守,能坚守到今天,已经创造了世界军事世上的奇迹,这一点大家因该有充分的认识。”
朱可夫扫视了大家一眼,见在座的各位将官,包括司令官图哈切夫斯基,脸上神情有了些许变化,并对他的话,基本持赞同的态度。这时一名兵团司令插言道:“朱可夫同志,你说的情况,我们都了解,这是事实眼下无法改变,你就奥伦堡外围作战,谈谈你的看法。”
朱可夫拿起指挥棒,走到军用地图前道:“你们看,开战之初,中国的第一方面军,在奥伦堡防线,集中了25个师,三个坦克师,三个炮兵师,500架作战飞机,近三十万兵力,对我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势。而我在奥伦堡防线,只有30万地面部队和布琼尼的10万骑兵,而我们的身后萨马拉一线,是意大利援军的50部队担任防守。北部有30万预备兵团。相对而言,似乎我们的兵力十分充足。但是不然,目前中国的空地一体化作战模式,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谁也无法否认,中国人把这种战术运用的淋漓尽致,甚至无懈可击。”
明显看出,在座的所有将官基本持相同的看法,他接着说道:“我在奥伦堡整个纵深,虽然摆上40万兵力,但是面对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和连续作战的能力,我们依然难以抵抗。尤其是中国的空军部队,对我的威胁最大。他们不仅有力的配合了地面部队作战,还牢牢的把握战场上的制空权。虽然中国的空军部队,对一线堡垒威胁不大,但是他们把握了大兵团作战的规律,就是对我后勤补给能力和反击部队集结地,进行连续的空中打击,我想在座的恐怕都有切身体会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