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首都柏林,在总统府宽大的办公室内,兴登堡总统手里拿着一封展开的信,对坐在对面的情报头子纽曼道:“中国总统的来信,深刻分析了我们现在的情况。如果继续向法国发动进攻,其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一旦打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其巨大的损失和消耗我们难以承受,因此我决定接受中国政府的和平宣言进行政治谈判。”
纽曼点点头道:“总统阁下,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们办?”兴登堡总统道:“目前法国国内反战情绪十分强烈,而国内的政治势力又分成了两大派。因此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大的利益。昨天从苏联国内传来的情报显示斯大林已经下台,即将上任的列夫、托洛斯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此人主张一切矛盾都可以通过政治协商来解决。我建议你立即启动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乌克兰独立的计划,目前正是好时机。”
纽曼道:“如果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在独立过程中,发生内乱怎么办?是否出兵?”兴登堡总统道:“可以考虑出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诺,平叛以后我们会立即撤军,绝不在其国土上留一兵一卒。我会把这个计划提交国防部研究。”
纽曼转身欲离开,兴登堡又叫住了他道:“这是我写给中国总统的一封信,请你立即发往中国。待和平条约签订后,我想邀请中国总统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德国。不瞒你说,我要当面向他讨教很多未解的问题,以解我的困惑。”
第六部中华世纪 390章谋划未来
9月初的北京,鸟语花香。满大街的瓜果梨桃,似乎能看出秋日的早早光临。走在北京街头,你可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喜庆。诚然中国人对结束战争的感受也许更浓烈一些,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写在每一个人脸上。
一大早卢一鸣晨练回来,妻子宝珍把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和早点端上来。卢一鸣一边吃早点一边顺手拿起当天的早报阅读起来。宝珍坐在对面仔细审视丈夫道:“一鸣,全北京人都在欢庆战争结束,你怎么无动于衷看不出一点高兴的样子?”
卢一鸣没有搭腔,眼睛依然盯在报纸上似乎沉寂在其中。宝珍不满道:“我说你听到没有,我和你说话那?”卢一鸣眼睛离开报纸有些诧异道:“你刚才说什么?”宝珍气恼道:“我在你身边就好像不存在一样。我问你:不打仗了大家都挺高兴的,唯独你例外。自从停战宣言公布以后,你依然还是老样子不急不躁的。”
卢一鸣笑道:“战争结束了,你以为就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不瞒你说以后的事情更多、更牵扯精力。这么大的国家若要治理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关民生问题、意识形态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算了不和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
宝珍刚要张嘴反驳,这时电话铃响了。卢一鸣拿起电话,他接听完对宝珍说:“一会儿李开山、许中环来。你张罗一下我让他俩在此吃中饭。”宝珍嘟着嘴有些不情愿的走了出去。接着卢一鸣把秘书叫了进来,吩咐他上午的一切应酬全部取消。
秘书出去后,卢一鸣走到墙边,刷的拉开蒙在墙上的布帘,一张硕大的世界地图出现在眼前。他的眼光开始搜索地图上的各个角落,最后他把眼光停在南洋某一片海域,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此时他好像胸有成竹,掏出一支香烟美美地吸起来。
上午9是左右,总统府外面响起汽车声。李开山和徐中环的轿车几乎同时到达,二人一前一后走下车,彼此打了一下招呼,便结伴走进总统府内。二人不知总统紧急召见有何事,因此二人未免有些神色匆匆。
“哈哈!好久不见了,二位兄长可好?”卢一鸣一见面便热情地打招呼,接着上前和他们拥抱。许中环道:“我说老弟,你身居高位、日理万机,我们哪敢来叨扰。”徐中环依然是中华总会会长,不是政府官员,所以在卢一鸣面前无拘无束。
李开山身为国府大员,明显有些拘谨道:“是呀!总统我们也好久没见了,不知今天找我们二人有何事?”由于这两年卢一鸣一心扑在战事上,李开山主管的份内事情,几乎都和主抓经济建设的唐绍仪总理商讨,因此他和卢一鸣的见面机会也不多。
“来来来!先坐下再说,今天找你二人来,主要是为咱们今后的打算,纯是私事,”卢一鸣招呼二人就坐,并亲手为他俩漆了一杯茶水。“今后的打算?”“私事?”二人不约而同的嘟囔着,并且相互对视了一眼,脸上现出疑惑的表情。
卢一鸣掏出一支烟点燃道:“再连任一届总统,我必须退下来。民国宪法规定总统只能担任两届,既然是我倡议的,并把这一条硬性规定写进国民大法,我必须起到表率作用。也就是说到1932年我会卸下总统的职务,届时我会把全部精力投身到商业中去。”
许中环道:“哪嘛今后的打算……。”李开山接道:“总统,你就直说吧!今后怎样去做?”卢一鸣严肃道:“和我卢一鸣一起,在中华崛起的道路上,一路拼杀并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弟兄们,我们不能忘了他们。尤其是荣誉军人、残疾军人、荣立战功者包括他们的后人,在国家保障上获得保证的同时,他们有理由生活的更好、更富有。我卢一鸣有义务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当初我的承诺永远不会改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