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军统最后的暗杀名单_陶朱问【完结】(17)

  此时,桂系手中尚有数十万装备精良、建制齐整的大军,蒋介石一直心怀忌惮却又不能不用.两难之下,他弄得自己都举棋不定,是一劳永逸地"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还是继续忍让迁就?

  恰在这时,世所瞩目的国共和谈已拉开帷幕,李宗仁苦撑危局,一直遣使南来北往,交替穿梭.至于和谈结果与内容,蒋介石已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和谈幌子下的三个月时间.因此,为了争取他的所谓时间,蒋介石觉得李宗仁似乎是共产党惟一可接受的和谈主人.

  蒋介石明白,他需要3个月和谈时间,可和谈的操作又离不开李宗仁,权衡利弊,他渐渐收敛起了杀心.

  恰在这时,又公开传出桂系内部李宗仁、白崇禧不和的苗头.白崇禧桀骜不驯,是桂系内一直领兵的人物,深为蒋介石所不容,但他又是强硬的反共中坚.他和李宗仁在和谈底线上产生严重分歧,他认为李宗仁想全盘接受共产党的主张,甚至有了出任未来联合政府副主席的想法是一种软弱,完全是一种牺牲桂系集团利益的做法.白崇禧坚持认为,无论如何,共产党不能过江.

  两人默契配合数十载,这是惟一的一次公开分歧.

  一贯与白崇禧交厚的何应钦窥出了端倪,他径去溪口,向蒋介石报告了李、白二人争论的前前后后.蒋介石大为高兴,桂系不和,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振奋之余,蒋介石又重新考虑起了他的暗杀李宗仁的计划.本来,桂系铁板一块,自从北伐一来,一直拥兵自重,与他作对.在那张暗杀名单上,李宗仁位列第一,而其他桂系头目,如白崇禧、黄绍竑、黄旭初、李品仙、夏威、程思远、邱昌谓、韦永成等,亦应俱在制裁之列.但要暗杀掉这么多桂系骨干,那也是一种玉石俱焚似的豪赌.弄得不好,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桂系数十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何况他还需要他们替自己固守中南和华南.

  蒋介石尽管将李宗仁、白崇禧恨得咬牙切齿,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准备实施暗杀的下作手段,但真正付诸行动,他却一直举棋不定.权衡利弊,他觉得采取军事上拉拢白崇禧,政治上除掉李宗仁的办法,是最稳妥的办法.

  而今,桂系不攻自乱,正中了蒋介石的下怀.他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何必去兴师动众.

  基于这些,蒋介石遂命令毛人凤,停止实施暗杀李宗仁的任务.

  上穷碧落下黄泉.李宗仁虽然阴差阳错地躲过了蒋介石的谋杀,但最终却被逼得流亡美国.由堂堂的"代总统"到"贫居闹市无人问,门前冷落车马稀",他在美国过得很是落魄.时常是身穿一件舒适的旧羊毛衫,足登一双皮拖鞋,坐在安乐椅里看书报,面前的咖啡桌上摆着一摞当地或香港出版的报刊杂志,旁边有一杯茶.这种生活对于习惯了政治、军事生活的李宗仁来说,自然感到百无聊赖和难耐的孤独与寂寞.

  后来,蒋介石多次敦促他离美返台,但都为李宗仁坚拒.于是风声越来越紧,有好心人传言给李宗仁,台湾的越洋杀手随时对他虎视眈眈.1965年,在共产党的多方争取下李宗仁由美国归来.他在答记者问中,对蒋介石以及有关暗杀他的传言作了这样回答:"一个朋友提出关于台湾与蒋先生的问题,他提出问题时说'蒋介石',我觉得我很尊重蒋先生,应该加'先生'两个字.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对于台湾问题如何解决,中国早已宣布中外.我觉得目前蒋先生的处境很难过,我深望蒋先生同台湾的国民党同志好自为之."

  时逢特赦后的沈醉也出席了这天的记者招待会,他听完李宗仁的这番话很为感动.他以悔过自新的口吻向李宗仁谈及当年暗杀他的惊心动魄的那一幕,李宗仁大吃一惊.若非沈醉解密,他自始至终尚蒙在鼓里.垂垂老矣的李宗仁,直面已被雨打风吹去的半世风流,苍然叹道:"蒋先生喜欢打打杀杀,总爱用些江湖手段."

  1968年,李宗仁在北京谢世,得以善终.

  军统广州站站长郭旭大喜,如此天气,真是上天安排.皇冠酒店沿途的巡警、保安还不早就龟缩进了家门?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对于李宗仁,蒋介石虽将他视为头号暗杀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最后被迫放弃.可在心中,他对新桂系集团却恨之入骨.恰在这时,从香港传来了令他更加沮丧和愤怒的消息.

  2月初的溪口,雾游剡溪,云绕丰镐房.这天,心绪烦闷的蒋介石扶杖晨游归来,却见挟了公文包的毛人凤正笨拙地立在门口,张望着,满脸焦急.

  蒋介石的心陡地一沉,虽说连日来的不利消息,他已经了如指掌,但毕竟对于这位主宰华夏大地22年的统治者而言,他一直坚信自己能扶挽国民党这座将倾的大厦,重塑他东方大国领袖的形象.现在,见了毛人凤那副神情,他知道必定又有什么坏消息.于是,他用满口的家乡土话对身旁的蒋经国道:"看来又有啥事体了.不然,以毛人凤的性格,他不会一大早就来报告."

  说着,他加快步伐,漆风黑脸地迅速闪进了丰镐房.

  毛人凤亦步亦趋,跟入内室,待蒋介石坐定后,便战战兢兢地从公文包中一面取出一纸军统台北本部发来的电文,一面硬着头皮检讨道:"报告总裁,学生无能,辜负了总裁和党国的信任.今天早上,我刚接到台北的报告,叛变投敌分子李济深已被共党接往北平,我们的同志没有完成制裁任务."

  "什么?李济深跑了?"蒋介石将手中的拐杖猛地摔在了地上,一巴掌拍在桌上,"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名单上早就有了这个人,为什么不行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