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安德海_刘学慧【完结】(119)

  “阿哥登基之时,一定要说两句话,第一句是:封皇额娘为母后皇太后。第二句话是:封亲皇额娘为圣母皇太后。”

  “亲额娘,什么是登基?”

  “就是大臣们,如六额附景寿,还有载垣、肃顺他们向你跪下,称你为皇上的时候,就叫登基,记得吗?”

  “记住了。”

  小皇子又照母亲的话重复了几遍,载淳极端聪明,就这么简单的两句话,他忘不了。

  帮贵妃带着载淳回到了灵堂,八位顾命大臣已商议好太子即位的问题。按清朝惯例,历朝皇帝都在北京紫禁城太和殿行即位大典。但热河距京城路途遥远,回京无期,“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子一日不即位,八位顾命大臣就一天不能以“上谕”的名义向全国发号施令。正在他们焦急万分的时候,还是精于典故的大学士杜翰想出了办法。他说:

  “固有一成例,可以遵循。”

  原来41年前的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也是在热河行宫宾天的。王公大臣遵照谕旨,在大行皇帝柩前请道光帝即位,然后恭奉梓宫回京,八月二十七日在太和殿行登基大典。因此,八位顾命大臣当即决定效仿先帝,让载淳即刻在柩前行即位礼,回京后再行登基大典。

  八位顾命大臣中,只有六额附景寿与小皇子相熟,于是派景寿去教小皇子“告祭即位”的礼节,尤其要让载淳明白自己的身份,他已经是万民之主,当今的皇上。无奈,景寿教了半天,小皇子也没听进去几句,他在心里默默地背诵着亲额娘教给他的两句话。景寿急了,又不便发火,便喊来张文亮,一起教小皇子。

  张文亮自从载淳一落地便侍奉他,作为太监谙达的张文亮,不仅仅是个奴才,更重要的是,他是小皇子的朋友。经张文亮一说,小皇子明白了:

  “哦,你们说我是皇上,那么我的话就是圣旨了。”

  “对对对,大阿哥真聪明。”

  “好,我现在颁布一道圣旨:从此以后,大阿哥不用再读书

  载淳的先生李鸿藻为人正直,治学严谨,他对特殊的学生载淳要求十分严格。当载淳背不出书时,他也责备过载淳,甚至还处罚过载淳。载淳又敬他,又畏他。小皇子以为不读书,便可以天天让张文亮陪着他玩,特别是捉蝈蝈等有趣事。

  载淳的第一道圣旨立刻引起了六额附景寿的反对,此时,他并未登基,景寿还是把他当成内侄来看待的:

  “不读书怎么行,不认字,以后何以治理国家?”

  载淳本来还想下第二道圣旨,即把亲额娘的话说一遍,今天,他已经背了很多遍了,他生怕忘了怎么说。可是一见到六额附不高兴,第二道圣旨他又咽了回去。

  “六额附,当了皇上有什么好处?”

  载淳心想,当皇上要是没什么好处,他就不当了。景寿回答:

  “皇上是九五之尊,万民都是皇上的臣民,都要听皇上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小皇子听到这句话,高兴得直拍手:

  “那我当皇上,当了皇上我就可以杀人了。”

  景寿和张文亮一听这话,都大吃了一惊,不想小小的孩子竟说出这句话。景寿沉下脸来,严肃地说:

  “阿哥可不能说这话,皇上爱民如子,怎能顺便杀人。”

  一席话说得小皇子不敢再吭声。景寿走向张文亮,凑近载淳,问他:

  “阿哥想杀谁?”

  “小安子。”

  张文亮知道小皇子平时最恨安德海,但没曾想小皇子竟有杀安德海之心。因为有几次,懿贵妃教训儿子时,安德海总在一旁帮腔。张文亮忙劝载淳以后不要再说这些话了。载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正午,在承德热河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的正厅里,早已摆放好明黄椅披的宝座。大臣们忙着给大行皇帝咸丰行“小殓”,小殓后,王公大臣们从东暖阁走出,按各品级排好队,由肃顺和景寿引着皇太子升座。然后是群臣行三拜九叩大礼,拜贺皇上即位。从此,爱新觉罗·载淳正式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

  大臣们拜贺之后,是皇太后及各嫔妃出来,拜贺皇上即位。

  载淳一见生母出来,不由得想起今天早上亲额娘吩咐的两句话,他刚想下“圣旨”,无奈哀乐响起,“大殓”仪式开始,即把大行皇帝咸丰遗体装入棺柩。人们忙乱了一会,大殓仪式结束,肃顺请新帝节哀顺变,入内休息。这可急坏了懿贵妃,她在心里骂着:

  “该死的肃顺,你坏我好事,等我一旦得了势,我要你人头落地。”

  帮贵妃急切地看着儿子,儿子也急切地看着生母,他似乎在问:

  “该说了吧?”

  无奈嫔妃又是一阵哭嚎,载淳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个劲地跺脚。

  “皇上,哪儿不舒服?”

  张文亮上前抱住小皇上,他还以为小皇上哪儿不舒服。问了半天,载淳也没说什么,还是一个劲地跺脚,急得张文亮不知如何是好。这一切,懿贵妃全看在眼里,她猜想小皇上一定是想说那句重要的话,可是大厅里乱糟糟的,无人顾及到小皇上想干什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