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师同样为三旅编制,原红八师二旅改编为第一四一旅,主要发展方向,仍然为海军陆战和岛屿攻坚为主要作战方向。
新增第一四二和第一四三旅。
第一四二旅主要发展方向,也为海军陆战和岛屿攻坚为主要作战方向。
第一四三旅为空降旅,利用这次重庆缴获的机场和部分飞机进行空降作战训练。以适应未来空降作战需要。
调任刘亚楼出任第十四师师长。
原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直属的炮兵一旅、工兵一团、防化团、辎重团、警卫团等部队,均在进行补充整编后,并入第一集团军。
以上各师和直属部队均有中央红军抽调大量骨干人员充实补充,使其政治觉悟和精神风貌、部队作风均得到较大提高。
第一集团军编制达到了惊人的十五万人,而且几乎为全德式装备配置,可谓当前红军中最战斗作风最为彪悍、武器装备最为强劲的一个集团军。也是军委手中最犀利的一把绝世宝剑。
第一集团军和贵州方向的第二集团军以及新组建的特战部队一样,属于军委的直属兵团。
第一集团军几乎是为寻淮洲量身定做的,从诞生一开始,就作为军委的战略打击部队,得以名扬海内外。
和第一集团军同时成立的,还有直属军委的特战总队。
特战总队由原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特战一大队大队长周刚山出任司令,红军特种作战的缔造者寻淮洲兼任特战总队政委。
特战总队和人民海军、人民空军一起组成解放军特战部队,直属军委领导,特战部队总司令由寻淮洲兼任,总政委由主席兼任。
根据规划,全军各野战军和军委直属集团军均可配置一到两个特战大队。
和各级军队的特务团等特战部队不同的是,各野战军特战大队均归特战总队直接领导。
特战总队肩负着全军的特战部队领导、调配、管理、培训、考核等重任。
各特战大队,在行政上由特战总队统一管理,统一领导。
其他野战军特战部队,由特战总队统一配给,派驻。
特特战大队队员在特战总队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可以配备到各野战军特战大队中。
各野战军在特战总队授权下,有权指挥派驻到各野战军的特战大队,命令特战大队直接配合野战军作战,接受各野战军指派任务。
若无特战总队授权,各野战军无权指挥特战大队的任何行动。
通过全军筛选,经过层层选拔,此次,在全军选出了一千五百多人,新组建了五个特战大队,并且从特战一大队、特战二大队、特战三大队中抽出了不少的特战队员骨干,加上原来特战大队的教练班子,组成了新的特战总队教练班子,云集到重庆周边地区,对这五个特战大队经行极其严苛的训练。
军委还根据在重庆地区俘获的部分军用和民用飞机,以及俘虏投诚的航空兵和大量地勤人员,组成人民空军。
同时将在黄石成立的红三方面军海军部队升格为军委直属的人民海军。只是因作战环境需要,人民海军暂归第三野战军代管理。
远在贵州的红军第二集团军在对红七师捕获的贵阳俘虏经行改编,并且在当地征召了一批新战士后后,已经发展到了十一万多人。
红军第二集团军,正式改名为解放军第二集团军,下辖第二一师、第二二师、第二三师、第二四师。负责贵州方向作战任务。为军委直辖集团军。
同时,由中央红军一军团、红二军团主力为基础,整编了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六个师,加部分直属部队,组成第一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编制为三个集团军,分别为第一一集团军,第一二集团军,第一三集团军。
每个集团军暂编为两个主力师编制,等条件成熟扩编为三个主力师编制。
各师编制分别在集团军编制后面编排数字,如第一一集团军下辖两个主力师分别为第一一一师和第一一二师,第一二集团军下辖两个师分别为第一二一师和第一二二师。
其他集团军下辖主力师均安此类推。
第一野战军人员当前编制为十三万人。
第一野战军司令部主要成员几乎由红一军团原班人马组成。
第一野战军司令为林帅,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左权。
由中央红军军委纵队和红三军团等其他中央红军部队为骨干,组建第二野战军。
第二野战军编制同样为三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暂编为两个主力师编制,同样需要等条件成熟扩编为三个主力师编制。
第一野战军人员当前编制为十三万人,其中整编的投诚战士,主要以此次重庆战役中捕获的川军为主。
第二野战军司令为刘伯承,政委杨尚昆,历史上在攻克遵义时牺牲的红三军团参谋长,因为寻淮洲的到来改变了时局,现在邓萍仍为红三军团参谋长,此次被调任第二野战军参谋长。
除了对中央中军和红三方面军外线军团进行了整编外,军委还对红三方面军内线军团,红四方面军等全国其他红军部队提出了整编计划。要求两个方面军按照次方案执行。
将原红三方面军外线兵团整编为第三野战军。
下辖四个集团军,分别第三一集团军,第三二集团军,第三三集团军,第三四集团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