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淮洲带领以投诚战士为主整编组成的一万两千人的红十九师部队居然只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一举全歼了敌中央军精锐,主力师第四十九师一万两千余人,并且取得了俘虏九千余人的战绩。
这样辉煌的战果,让主席在震撼之余也实在觉得不可思议。
因此,还主席还特意回电给寻淮洲和粟裕进行了确认。
而这时,因为寻淮洲已经带先头部队赶往旌德,因此主席的电报是粟裕收到的。
粟裕随即就将战斗情况详细地向主席做了汇报。
从粟裕的汇报中,毛主席得知寻淮洲直到此次战斗结束才知道自己恢复了十九师师长的职务。
而这次战斗是寻淮洲在背负着停职审查处分的压力下,完全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带领十九师创造的奇迹。
而且,寻淮洲在大战结束后知道自己已经被恢复师长职务,却来不及庆祝,就又投入到奔袭旌德县城的战斗了。
按粟裕预计,旌德那边很快就能传回战果,
看到这里,毛主席的双眼变得湿润了。
多好的娃子啊,他那封检讨书所体现出来的战略高度和理论水平,加上这一连串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天才指挥能力,实在是让人感觉钦佩啊。
这可是我党、我军近年来难得涌现地智勇双全、对党无限忠贞,党性又无比坚强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我党高级人才啊。
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被埋没和压制啊,必须给他一个合适的平台让他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个时候,主席终于下定了决心,而他这几天在脑中筹备的事情也酝酿成熟了。
二十二日深夜,中央根据毛主席地建议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中,除了研究部队起转移遵义途中地一些重大问题,还特地将红十军团十九师取得的全歼敌第四十九师的辉煌战果做了通报。
毛主席在会中,分析了红十九师此次连番胜利对战局的影响,并且预见到,红十九师的动作将会极大地减轻当前中央红军面对的压力。
同时,主席分析,若是红十军团能在寻淮洲的带领下,在国民党统治地核心区域,再打几个更大的胜仗,对敌人的南京、杭州、合肥等大城市形成威胁。
那么蒋介石不得不调重兵回防。
因为这些区域的特殊性,蒋介石只能调他的嫡系,剿共最积极的中央军回防,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中央红军的压力。
为中央红军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能完全实现当初组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略目标。
最后,毛主席在会上提出了最近他经过反复酝酿、并且已经与政治局主要领导做了沟通的关于整编红十军团的设想。
在与会政治局领导反复磋商后,大家一致认可了毛主席提出的关于加强东南四省我党、我军领导的提议。
并且肯定了改组红十军团方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会议最终通过了成立中央东南分局、组建红三方面军、筹建苏皖浙闽抗日民主政府以及苏皖浙闽军区的决议。
会后,毛主席根据会议决议,以中央中央政治局、军委的名义于二十三日凌晨六点给苏区中央分局和红十军团、红十九师下达了特别指示电文。
第四十四章 皖南局面开一
更新时间2010-8-16 0:24:16 字数:3216
新周新气象,感谢上周各位大大的支持,《铸剑天下》取得了不俗的表现,新的一周开始了,请各位大大继续给与青山,推荐、收藏、点击支持,青山会继续努力,力争为大家奉上一部值得一品的历史。今日第一更,冲榜用,如果今日继续表现良好,将三更回报。
电文中,中央政治局、军委作出了成立中央东南分局、组建红三方面军、筹建苏皖浙闽抗日民主政府以及苏皖浙闽军区的指示。
指示中明确,新成立地中央东南分局负责领导苏、皖、浙、闽等东南四省党、政、军各项工作。
中央东南分局应与苏区中央分局紧密合作,为开创我南方苏区坚持斗争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中央政治局决定任命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寻淮洲为中央东南分局书记,中央委员方志敏、苏区中央特别委员刘畴西任东南分局副书记。聂洪钧、粟裕、乐少华、刘英为东南分局委员。
指示特别指出,在当前条件下,中央东南分局由寻淮洲主持全面工作,分管红三方面军工作,方志敏分管东南抗日联合政府工作,刘畴西分管苏皖浙闽军区工作。
原红十军团分拆为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并且由红十军团和红十军团共同组建为红三方面军。
同时任命寻淮洲为苏皖浙闽军区司令兼红三方面军总司令、总政委。
粟裕任红三方面军参谋长。
彭干臣任红三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红三方面军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军的名义开展活动。
指示中,同时任命寻淮洲兼任红七军团军团长兼政委,王蕴瑞任红七军团参谋长,粟裕兼任红十军团军团长、聂洪钧任红十军团政委、曹仰山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红三方面军部队具体构成和人员编制,由红三方面军主要领导共同商定,寻淮洲主持起草,报中央批准后执行。红三方面军应成长为我军强大的野战集团。
指示还指出,红三方面军应在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区域积极展开运动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灵活战术,为建立稳固的苏皖浙闽苏区根据地而作出贡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