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雄关漫道_欧阳黔森/陶纯【完结】(15)

  全体与会将领一齐回答:“是!”

  蒋介石又问:“贺龙匪部如今在哪里?”

  陈诚答道:“还在黔东。”

  蒋介石思忖片刻,道:“电令王家烈,加紧围剿。另外,追剿萧克匪部的桂军和湘军,不要撤回,继续追击!如敢抗命,一定严办!还是从前的方案——决不能让萧克和贺龙合流!”

  雄关漫道 第一部分(8)

  众人高声回答:“是!”

  蒋介石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他踌躇满志地说:“诸位,赤匪之患在我中华大地已有十几年之久,历经多年进剿,耗费无数国力,才有如今这大好局面!诸位都是党国栋梁,都誓与共匪势不两立,希务必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齐心合力,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夷平匪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腾出手来防止外国入侵,才能顾及国计民生。如果无法抓住这一难得的机缘,让共匪翻过身来,那么,将会成为党国永远的遗憾!”

  这次会议确实给各路人马打了气。原本不大热衷剿共的桂军,也派出主力第七军紧紧尾随红六军团,进入了贵州境内。第七军军长廖磊中将骑在马上,命令部队不能冒进,但也不能落后。同时,在黔东南另一条山路上,湘军大队人马也在行军。这两路人马,加上堵在贵州境内各要道上的黔军,三路地方武装正悄悄地合围红六军团。

  湘军十九师师长李觉手拿望远镜观察远方,他的得力干将胡青银旅长吐口痰,骂道:“他妈的!我们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快两个月了,总也寻不到他们的主力痛痛快快打一仗!”

  李觉放下望远镜,沉思不语。胡青银又说:“有时两军相遇,他们马上将前卫变作侧卫或后卫,主力突然就隐匿不见了。留下掩护的部队,人数虽极少,但他们拼死抵抗,没有上司命令,决不撤退。”

  李觉问:“胡旅长,匪军俘虏是怎么说的?”

  “报告师座!匪军俘虏交待,他们经常是每天只吃一餐饭。”

  “我们每天吃三餐饭,人家每天吃一餐饭,可我们就是追不上人家。”

  “这些匪,都是走火入魔,才不怕死的。”

  “光凭我们一师兵力,是不可能消灭这支共匪的。”李觉意味深长地说。

  “师座,那怎么办?”

  “只有把共匪引到一个理想的伏击地点,然后我们湘桂黔三省部队携手,才有可能消灭他们!”李觉胸中正酝酿着一个计划,此时先行透露出来。

  “那我们只能追着看了。”

  李觉道:“我们希望萧克早一点入黔,我们又怕他入黔后和贺龙联手杀回湖南。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消灭不了萧克,也决不能让他与贺龙合股!”

  贺龙到底在哪里?

  站在汹涌的乌江边上,任弼时、萧克和王震深感忧虑。自离开湘赣苏区后,有关贺龙的一切情况都是中央转述的,他们没有探到一点有关贺龙部队的消息。近两天,中革军委接连发来电报,一再肯定贺龙已到印江,督促他们迅速向江口前进,经江口再到印江。但是来电对江口的位置都没弄清楚。王震愤愤地说:“他们又是图上作业!”任弼时说:“萧克同志,把你的宝贝地图拿出来看看吧。”

  萧克从怀里拿过那张地图,铺在膝盖上,几人围过来看。任弼时分析道:“很显然,中央希望我们尽快与贺龙同志会合,两军联手,打出一片天地来,接应中央红军下一步的行动。”

  萧克忧心地说:“我担心他们情报不准。如果我们出敌不意,从这附近抢渡乌江,甩开敌人,再隔江设法与红三军联系,可不可以?”

  王震说:“但是,军委明令不让我们现在渡江啊!”

  问题就出来了。

  其实这个时候,贺龙已经率红三军主力离开了黔东,转移到了四川境内的酉阳县南腰界。中革军委的错误情报,正一点点把红六军团引向深渊。

  更要命的是,几个小时后,龙科长又拿着一封电报赶来报告,军委刚来电说,桂军已经向南开动。这个消息太重要了!萧克欣喜地说:“这么说,一直追在我们屁股后面的桂军第七军,往回撤了?”

  龙科长说:“电报上就是这么说的。”

  任弼时释然了:“这样的话,我们的压力就小多了!”

  他突然咳嗽起来,头上冒出冷汗。王震问:“弼时同志,你是不是病了?”

  任弼时抹一把脑门上的汗珠:“不要紧。”他指着地图,语气坚定地说,“萧克、王胡子,我们暂不过江,马上掉头,向东北方向前进,经石阡,到江口、印江一带,找贺龙!”

  雄关漫道 第一部分(9)

  萧克说:“好!”

  任弼时看一下怀表:“萧克同志,你下命令吧!”

  中革军委的这一封电报,直接把红六军团送上了毁灭之路,因为追在他们屁股后面的桂军主力第七军,不仅没有撤退,而且打定了与红军决一死战的主意。桂军、湘军、黔军一共动用了二十四个团,在红六军团的必经之路上设好了埋伏。

  大战一触即发……

  雄关漫道 第一部分(1)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